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篆书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也叫籀书,从大的范围来说,钟鼎文,即金文或古文也属大篆范畴。《石鼓文》为代表书体。另如《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都具有较佳的意趣。其书瑰异奇古,凝炼厚重,久久玩索,必能探得古意盎然的气象,对研习书法艺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
《石鼓文》石鼓,即刻有籀文之鼓形石。石鼓文为四言诗,记述秦国君游猎之事。鼓有十,大小不一,高度与直径约二尺,文字刻于中间部分,为我国最古之石刻文字,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陈列展出于该院绘画馆。石鼓所刻文字,书体在古文与秦篆之间,其字结体繁复,类似西周铭文,或称“大篆”,亦称“籀文”。
小篆亦称秦篆,以《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为最佳,世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用笔劲秀圆健,结构谨严,为秦代小篆之代表作。
又有《绎山刻石》、《会稽刻石》,早毁,现存为宋人复刻本。
此二种已无秦篆风貌,神味俱失,实不可学,但其字形结构尚可借鉴参考。
篆书,不论大篆、小篆,其笔法特点均是笔笔中锋,笔笔藏锋,纯系圆笔。运笔贵圆劲流畅,浑厚挺拔,具体运笔方法请参见“中锋”、“圆笔”、“提按”、“转折”、“疾涩”、“擒纵”等条。值得注意的是,除起笔、收笔处外,几乎全是提笔运行。
临写篆朽,也同样需要参照墨迹,如唐代李阳冰、清代邓石如、赵之谦、杨沂孙、吴大瀓、吴昌硕、何绍基等的篆书作品均可借鉴。
学习篆书,必须先识篆字,然后再写。为此,就需要了解《说文解字》以及金文、甲骨文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学习过程,可先从小篆入手,小篆写好了,再进一步学习大篆。同样,识篆字,也应先识小篆,最好先把《说文解字》中的五百四十个部首记熟,然后再逐渐扩展,就较容易了。
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小篆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小篆的基本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
(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2.竖
(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3.横弯
(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4.直弯
(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5.上弧
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6.下弧
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7.左右外弧
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8.方弧
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9.弯曲弧
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搭接笔的技法
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笔顺特点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2.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3.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小篆的结构分析
掌握篆书的结构是写好篆书的重要环节。小篆在《说文解字》中有9353字,现在常用的的也有3至4千字。每个字都各自构造,各有形态。要想在一幅作品中协调一致,达到统一,就要对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前人关于书法结体布白的论述,结合篆字构造以及自己的亲身体会,可将篆书分为几种结构类型来阐述。供初学者参酌,在联系中准确把握。
(一)独体结构
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结构的字没有偏旁,独立而自成体势。篆字的独体结构一般分直势和曲势两种。直势形正,而骨涵其中,要不偏不倚,严整端稳;曲势和婉而字形美观,要掌握好重心,稳而得势。
直势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曲势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二)向背接构
篆字中有内抱和外抱之分。弓之背向外,弦向内者,指内抱,谓之“相向”;背向内,弦向外,指外抱,谓之“相背”。两者各有体势,不可等而视同。相向者虽向内抱,但两部分皆有独存之势;相背者虽向外分,但两部分皆存联络之形。
相向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相背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三)相让结构
有的篆字由于自身的特点,两部分的字都朝向一个方向,安排不好,极易歪斜。这就要求对字作出相对的提升左侧或提升右侧的安排,彼此相让,以达到和谐统一。
相左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相右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四)附丽结构
有的篆字存在有主有次的情况,也就是说字的一部分附于另一部分,两者不可偏离。这类字一般是以曲附正,字的正势要写得端庄凝练,而旁附的另一部分要写得多姿多态,这样才会静中有动,风神飘逸。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五)天覆结构
这类字属上重下轻者,状如顶戴,欲得其势,应注意上下对准,不可偏倚,更不可头重尾轻。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六)地载结构
这类字多半是上轻下重者,状如生长之草木。承上部分要耸起,地载之笔要托住。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幅作品中,地载结构的字最下面一画要略高于有垂脚篆字的底线。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七)排叠结构
字的左右为排,上下为叠。称排的字,书写时要有收有放,宽狭得所,自成体势;称叠的字要消纳停匀,蹙缩得当,连接紧密。
排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叠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八)包裹结构
包裹结构都有围包着的体势。上包下、右包左的字宜阔,要围中有缺,有舒展秀劲之气;下包上、左包右和四包围的字宜收,使外围而不死,有静穆之感;使内布置爽然,内外有呼应之势。
上包下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右包左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下包上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左包右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四包围
小篆的入门教程(结构及笔画写法)
“字之间架,如人之骨相,务使长短相称,骨肉调匀,左右整齐,前后舒泰”(陆维钊《书法述要》)。篆字结构千变万化,必须善于随形布置。随体赋形,丝毫马虎不得,布置得当,才能使字字生动有趣,整篇血脉贯通。
根据一本字帖去阐释篆书的技法、所列字例因其字数的有限,不一定很有针对性,难免存在附会之弊。初学者叫可择其技法要领,通临原帖,做到精熟后,再从王福庵的其他作品中去体会运用。汲取真髓。在此基础上,博研众家之长.自然会登其堂奥。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