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气上逆
胎气上逆
妊娠中后期,孕妇自觉胸胁胀满,甚则气促喘急,烦躁不安者,称为“胎气上逆”,又称“子悬”、“胎上迫心”。
有关胎气上逆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引自《医心方》),书中有“治妊娠胎上迫心方”,用生曲半斤,碎,水和,绞取汁三升,分二服。又方“生艾捣、绞,取汁三升、胶四两、蜜四两,合煎,取一升五合,顿服之”。以药测证,可知前方主治由痰饮、食滞所致的胎气上逆,后方主治则是由于脾胃虚寒所致者。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妊娠胸胁支满候”对该病的病因病机、症候进行了论述。书中说:“妊娠经血不通,上为乳汁,兼以养胎。若有停饮者,则血饮相搏。又因冷热不调,动于血饮,血饮乘气逆上,抢于胸胁,胸胁胀满,而气小喘,谓之支满。”唐代时贤《产经》中记载“治妊娠卒心腹拘急、胀满,气从少腹起上冲心烦欲死,是水、饮、食、冷气所为”。因此方用茯苓汤逐水饮,“当下水或吐便解”。宋代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中“治妊娠胎气不和,怀胎近上,胀满疼痛,谓之子悬”,是“子悬”病名的最早记载。书中的“紫苏饮”已成为后世治疗子悬的传统方剂。明代李梃《医学入门》对本病的分析是“妇孕四五个月以来,相火养胎,以致胎热气逆凑心,胸膈胀满疼痛”。在前人的痰饮、食滞、气郁、脾虚、血结、冷气等病因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胎热气逆凑。t2,”的火热致病论。明代赵献可的《邯郸遗稿》以阳虚而阴寒内盛胎失所煦立论,如“胎从心腹凑上者,名日子悬。此命门火衰,胎在腹中寒冷,不得已上就,t2,火之温暖,” 并拟理中汤、八味丸等方治之。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进一步指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妊娠将理失宜,或七情郁怒,以致气逆,多有上逼之证”,并结合临床指出:
“若气逆气实而胀痛者,宜解肝煎,若胃寒气实而逼者,宜和胃饮,若胃火兼滞者,宜枳壳汤,若脾虚兼滞者,宜紫苏饮。如脾虚而气不行者,宜四君汤,甚者八珍汤。若脾气虚而兼寒者,宜五君煎,若脾胃虚寒不行者,宜理阴煎。若脾肾气虚兼火者,宜逍遥散或加黄芩、枳壳、砂仁”,初步创立了辨证分型论治的基础。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强调了肝与本病的关系,提出“治法不必治胎气上逆以泻子,但开肝气之郁法,补肝血之燥,则胎气上逆自定”的治疗原则。唐容川《血证论》认为本病分水分、血分二者,“水分之病,由于气虚,水泛为痰,壅凑其胎,浊气上逆;……血分之病,由于血虚,胎中厥阴肝经相火上炎,举胎上逼”,丰富了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综上所论,历代认为本病病因为肝郁、脾虚、虚寒、胎热等,总结和强调了肝脾与本病关系密切,在治法上亦积累了一些经验,使今天研究和治疗本病有所遵循。
胎气上逆一证临床较少见,近代研讨亦少,仅散见在现代名老中医专家的著作中。《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在治验病案的“按”中指出:“妊娠后期,胎儿逐渐增大,腹部膨大,胸脘部分遭受影响,稍感胸闷胁胀,气急不舒,乃病程之常,不足为病。惟在此期内遭受情志刺激,肝气夹热上逆,则胸胁闷胀现象变本加厉,渐趋严重,似有一团气块,涌塞于胸中,以致心窝闷,烦躁不安,甚至气逆而昏厥,神识模糊,不仅有碍孕妇健康,而且妨碍胎儿的安全,应急就医,以防后患。”并认为子悬属郁热者,十居其九。《点注妇人规》一书在胎气上逼中,罗元恺注释脾肾气虚兼火者,宜逍遥散,或加黄芩、枳壳、砂仁时指出,其中茯苓用量须重,以取镇静降逆止呕之效,枳壳、砂仁用量则不觼。《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例举了2例该病医案,认为其病因多因脾胃虚弱或肝郁犯脾,胎气壅塞,气机升降失调所致。分别以傅氏解郁汤、严氏紫苏散治疗,效果较好,可供临床参考。
[病因病机]
主要由于血气不和,以致胎气上逆,气机不利,壅塞胸腹所致。诚如《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所云:“子悬是胎元上迫,良由妊妇下焦气分不疏,腹壁逼窄,所以胎渐居上,而胀满疼痛乃作”。
1.肝郁 素性抑郁,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因孕后胎体渐大,或增长过快,有碍气机升降,或恚怒伤肝,肝气上逆,胎气随之上逼,壅塞于胸胁,而致血气不和。发为胎气上逆。
2。脾虚 素体脾虚,孕后忧思劳倦伤脾,脾虚运化失职,加之胎体渐大或增大过快,气机升降不利,或因饮食失节,脾之升降功能失常,食滞气郁,血气不和,而致胎气上逆。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1.病史 平素有肝郁或脾虚病史,孕后复伤情志及过食壅中碍胃之品等,导致气机不畅。
2.临床表现 妊娠中后期出现胸胁胀满,如有物悬坠之状,甚则气促喘急,烦躁不安。偶有胸胁闷胀严重,甚至昏厥者。
3.妇科检查 测量腹围、宫底符合妊娠月份,胎儿发育正常。
4.辅助检查 一般无特殊检查。症状明显者可作心电图,心功能检查及“B”超监测胎儿等,以排除其他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等。
二、鉴别
1.胎水肿满 指在妊娠4—5个月后出现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喘息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检查可见腹部明显大于正常妊娠月份,腹壁皮肤发亮,有液体震颤感,胎位不清,胎心音遥远或听不到等。“B”型超声可显示羊水过多。而本病仅有胸胁胀闷,甚则喘息烦躁不安证,而无腹部异常增大症状及体征。
2.妊娠心烦 指妊娠期间出现烦闷不安,甚至心惊胆怯,临床表现以心烦为主。胎气上逆则以胸胁胀满为主。
[急症处理]
本病较少出现急症,若自觉胸胁胀闷,气促喘急,烦躁较重者,可给吸氧等对症处理。若由其他妊娠合并症所引起的,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呼吸道感染等,则应分别作相应处置。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妇产科临床主症 本病主症以妊娠中晚期出现以胸胁胀满,甚或呼吸迫促、烦躁不安为主要辨证要点。
2.辨病史 妊娠中晚期有精神抑郁或情志过激史,或过于劳累史,或过食滋腻碍胃之品及暴饮暴食等饮食不节史。
3.辨体质因素 多为素性抑郁、肝气郁滞型及素体脾胃虚弱型体质。
4.辨全身兼证 兼有胸腹胀满连及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者,属肝郁为患;兼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者,属脾虚之病。
5.辨舌象、脉象 舌质黯,苔白微黄,脉弦滑者,为肝郁之象;舌淡胖,苔白或白腻,脉细滑者属脾虚之证。
总之,本病主要根据胎气上逆的主症结合其伴随证及舌脉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其虚实寒热。如胸腹胀满连及两胁胀痛等为肝郁;胸胁胀满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者为脾虚。
二、治疗原则
治疗中注意结合标本缓急,因证施治。病在肝者,疏肝解郁,理气行滞;因脾虚者,健脾益气,理气行滞。务使气顺血和而胎气上逆自愈。
三、分证论治
1.肝郁证
(1)临床见证:妊娠中后期,孕妇自觉胸胁胀满如有物悬坠之状,甚或呼吸迫促,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舌黯红,苔白微黄,脉弦滑。
妊娠后机体处于阴血聚下、气逆于上状态。若情怀不畅,可致肝郁气滞,加之妊娠中后期胎体渐大或宫体增大过快如多胎妊娠、羊水偏多等,更有碍气机升降。两因相感,壅塞胸腹,轻则胸胁胀满不适,若情志过激,恚怒伤肝,肝气上逆,胎气随之上逼,则胸胁满闷加甚,上迫于肺而呼吸迫促,心烦而坐卧不安。舌脉均为肝郁气滞之象。
(2)辨证依据:
①胸胁胀满,呼吸迫促,心烦易怒。
②舌质黯,脉弦滑。
③有肝郁病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行滞。
①紫苏饮(《普济本事方》)去人参加枳壳、茯苓
组成:紫苏、大腹皮、当归、白芍、川芎、陈皮、枳壳、茯苓、甘草。
本方在《普济本事方》中主治妊娠胎气不和,怀胎近上,胀满疼痛的子悬症。由于此方与本病证治合拍,又纵观古今凡治胎气上逆而由于血气失和所致者,均用其加减并获效,故予采用。惟本方中人参恐有补气壅塞之弊、不适宜本症,故去之。方中紫苏、陈皮、大腹皮宽中下气切中病机故为君药;白芍益阴缓急柔肝为臣药;当归、川芎养血和血为佐药;甘草调中为使药。再加入枳壳、茯苓增强宽胸下气,健脾消胀之功。共使气机畅顺,血气调和,升降有常,则胎气上逆自愈。
若因气郁化火,而胎热气逆者,证见心胸烦闷,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滑或弦数者,酌加栀子、黄芩、丹皮以疏肝解郁清热。
因肾阴亏虚,水不涵木,以致肝气横逆而胎气上逆者,可用一贯煎加紫苏、山萸肉。
服上方后,若标证已除,可暂停药观察,一般复发者少。若兼有阴血虚亏者可用滋阴益血之法,以培其根本,方选阿胶养血汤(《中医妇科治疗学》),药用阿胶、生地、沙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
②苏梗下气饮(《中医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苏梗、大腹皮、杭白芍、当归、川芎、黄芩、鸡内金、青皮、枳实、炒莱菔子。
此方为丛春雨之经验方。他认为胎气上逆,大都由于“浊气举胎”、 “郁气使然”,属肝气郁逆而致。本病治疗当以疏肝理气,行滞扶脾为主,缘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务使气顺血和而胎气自安。拟苏梗下气饮即是此义也。在验案举例中,患者服上方,诸证悉平,遂告病人使用散剂冲服,即炒枳壳60g、黄芩30g共为粗粉,纱布包扎,每袋lOg,早晚代茶泡服,以缓缓收功。丛氏认为产生本病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素体肾阴亏虚,孕后重虚,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肝气偏旺,遂而乘脾,脾气壅塞,升降失常,故胸腹胀满,呼吸促迫,甚则坐卧不安。本病特点为本虚标实,故应先解郁下气以治其标,后以养阴益血以治其本。
服用上方后若标证已除,可用阿胶、生地、麦冬、女贞子、旱莲草、芦根、石斛等滋阴养血以培本。
2.脾虚证
(1)临床见证:妊娠中后期,胸腹胀满,如有物悬坠状,呼吸不畅,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四肢不温,舌淡胖,苔白腻或白,脉细滑。
素体脾虚,复因孕中晚期胎体渐长,阻碍气机,出现胸腹胀满,若因情志因素,肝气犯脾,或因暴饮暴食,过食滋腻碍胃之品等,致使中宫清浊升降功能失常,壅阻于中而逼胎气上逆。
(2)辨证依据:
①胸腹胀满,如有物悬坠之状。
②兼纳呆便溏,四肢不温。
③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
④有脾虚病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健脾益气.理气行滞。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加紫苏、枳壳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古今名医方论》中香砂六君子汤原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与本病证候之胸腹胀满等脾胃不和等诸症类同,是以取其健脾和胃,理气畅中之功。
若脾虚痰停胸膈,喉中痰多,口粘者,加全瓜蒌、薤白、生姜、厚朴宽胸化痰降逆。若湿浊上泛,胎气迫肺而喘息不安者,可酌加苏子、葶苈子、杏仁、枇杷叶等以泄肺降逆。若食少便溏者,加枳壳、白术、泽泻以行滞扶脾。出现气损及阳兼见阳虚不足,证见小腹发凉、形寒肢冷等,可酌加炮姜、乌药、高良姜、丁香以温阳散寒。若因脾胃蕴热,气机壅滞而胎热逆上,证见胸腹胀满,口渴口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
脉滑数者,酌加黄芩、栀子、白术、瓜蒌、陈皮、枳壳,以清热宽中,化痰降逆。治疗本病,应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用或久服破气耗气之品,以免损胎伤正。在治疗过程中,亦可选配桑寄生、川断、杜仲、菟丝子等固肾安胎之品。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孕前注意固护阴血,及时治疗耗血伤阴之疾。调和情志,饮食有节,以使气血安和,避免本病的发生。
二、调护
胎气上逆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壅中之物,注意劳逸适度,以使气机畅达,气顺血和。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胸胁胀满诸症消失,胎儿发育正常。 .
有效:治疗后胸胁胀满者诸症减轻。
无效:治疗后胸胁胀满诸症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