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才子看后各加几个字,成为经典

对联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历史上有关对联的小故事也有很多。比如明代的才子解缙、唐伯虎、杨慎、徐渭等人,都很擅长吟诗答对,清代的纪晓岚、郑板桥等人,不但是段子手,也是对联的高手。

对联之所以被人喜爱,是因为对联雅俗共赏,而且十分的有趣味。古人说话善于说三分,而剩下的意思需要对方自己猜想,而对联文化有着只说三分话的特点,委婉而又有内涵,因此成为大众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对联最是讲究平仄和对仗,对联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从一开始简单的对偶开始,到如今的回文、重字、重音、顶针、谐音等等,发展成了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着不同的难度。

清朝末年,在开封府有一位新到任的知县,这名知县是花钱捐的官,自然想上任后大捞一笔,他为了掩盖自己的昏庸和贪婪,上任没多久就派人在县衙门前贴上一副对联,上联是“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下联是“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自己做官是为了老百姓着想,不求钱财,舍得性命为百姓谋福利,不在乎名利。这样看来,这位知县的确是一名好官,老百姓也就奔走相告,整个县里就像过年了一样。

可是没过多久,老百姓就看出了这位知县也是一位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官员,他胡乱判案,谁的拳头大、谁的势力大谁就能打赢官司,而且私下屈打成招,大肆敛财,把县里搞得乌烟瘴气。

县里有一位才子,看到知县老爷这副嘴脸,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提起了笔在那副对联上加了几个字,上联是“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下联也加了几个字,写着“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这副对联是有名的讥讽联,暗讽县官欺世盗名,为自己的名利做尽了坏事,才子各添的这几个字,成为经典,被后人广为流传。

讽喻联是对联的一大特色,历史上的讽喻联有很多,其主题大多数是讽刺地主和官员欺压百姓,也有的说为了攀炎附势,丢掉了自己的良知与权贵同流合污之人。

明代成化年间,风气很不好,皇帝朱见深最宠信的太监汪直专权,在朝中呼风唤雨,培植了很多的势力。很多外地官员入京第一个就要去拜见汪直,然后再去见皇帝,而想要获得一官半职,也都要投靠汪直的党羽,于是朝野上下纷纷阿谀逢迎。

有一天汪直要外出巡视,所到的地方,各处的都宪和将军,都穿着铠甲戎装,到离城二三百里的地方去迎接,汪直的派头之大,在当时无人能及。

很多官员见到汪直,磕头如捣蒜,就像奴仆对待主人一样,超越常规,让正人君子所不耻,当时有人就写了一副上联“都宪叩头如捣蒜”,上联写好后另一位有才能的人续写了下联,只见他大笔一挥写到“侍郎屈膝似抽葱”,对联写好后两人相视大笑。

这副对联的奥妙在于,把都宪和侍郎卑躬屈膝的嘴脸写得淋漓尽致,而上联的“捣蒜”和下联的“抽葱”相对,都是食材,属于词性相当,而且对仗工整,嘲讽又很浓烈,堪称是讽喻联的经典佳作。

文 | 国学大观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