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陈楚雄、罗美銮夫妇访问记

近日,“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董事长陈楚雄及其夫人罗美銮到南阳市考察访问,笔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成立于2005年,系美籍华人陈楚雄、罗美銮夫妇倡导并发起创立的,专门吸收海外华人捐款,面向祖国大陆开展的助教助学活动。通过南阳市侨联、侨办的积极联络,2005年以来该基金会仅在南阳市已经捐助几十所小学。2010年为社旗县朱集镇许庄小学捐资兴建了“守业教学楼”,现在已投入使用。陈楚雄等爱国侨胞虽然身处异乡,但是心系祖国,情系教育,时刻都在关注着大陆教育事业的发展。

远在大洋彼岸的陈楚雄夫妇,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河南捐资建校、资助贫困学子呢?5月18日,笔者带着疑问,对他们进行了深入采访,并因此了解到一段感人至深的基金搭桥、捐资助学的爱心故事。

游大陆寻根问祖,萌生办学念头

陈楚雄先生祖籍湖北,出生于台湾。1982年,陈楚雄留学美国,在那里与罗美銮女士结婚,并双双取得美国国籍。如今,陈楚雄是一位工程师,罗美銮是一位进出口贸易公司的会计师。可以说,两人的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生活富足而舒适。

但他们总觉得生活中还缺点什么。陈楚雄坦言,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和妻子膝下无子,但更多的是夫妻俩都想做一些泽被后世的事情,让人生更有价值。

2001年,陈楚雄和妻子第一次回到祖国大陆旅游,河南南阳市贫困落后的山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里的乡村,他们看不到一栋像样的教学楼,教学仪器也相对不足,个别学校的教具还处于原始状态。除了学生上学困难外,这里的校舍严重不足,一所所屋顶坍塌、房顶透着阳光的小学校,看了令他们感到心酸。

在社旗县的一所寄宿小学,教室的屋顶全都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从屋里透过那薄薄的塑料膜可以看见头顶的蓝天白云,全校361名学生就在这样的教室里开始上课,书声琅琅。用来铺顶棚的塑料薄膜是蓝色的,外面的阳光透过塑料布射进来,让人觉得很温暖。可是教室里的温度仍然很低,潮湿阴冷,学生们全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才能抵挡彻骨的寒冷。

在看了另一所小学的老教室屋不避雨、窗不挡风时,陈楚雄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在这样破旧的教室里上学,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实在让人痛心。

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里,一扇只有一块玻璃大的小窗高高的悬在黑乎乎的墙上,屋子靠门的两边墙角放着孩子们的行李。校长说:“虽然寄宿学校要求供应伙食,可是由于经费不足,中午是萝卜块、晚上是净面条,早饭和中午的馍都靠娃娃们从家里带。我们全学区共有3个小学,可是除了这所学校外,其它都是教学点,二年级以上的孩子就要到寄宿小学继续上课。”

校长告诉他们,这个小学入学率一直都不错,今年达到94.1%。这是因为他们学校的学生每人每个月有15元的助学金,寄宿学校15元的补助,曾经是家长送孩子入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这已经是多年前的老标准了,学校又没有别的经费,这点钱根本不够用。我每年都要厚着脸皮到县民政局要上些面粉,今年要了1800斤,可这点也不够。我现在是欠了一屁股的债,这个学期1400斤土豆的300元钱,是食堂欠的;压面机的1800元是欠县农机公司的;80多个贫困生将近500元的书本费到现在还欠着书店。学校的电费还没着落。”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他们发现,老师们个个却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一次次让他们感动不已,令他们热泪纵横。与大城市现代、气派、豪华的教学设施相比,南阳农村学校的简陋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强烈的反差,很长时间在他们眼前挥之不去。他们心中隐隐有个想法,但彼此欲说还休。

2004年6月中旬,陈楚雄夫妇再游览大陆。这一次,他们由河南籍导游朱富举陪同,游览了祖国的诸多城市和名胜,历时17天。

陈楚雄很想知道国内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一路上,教师出身的朱富举向他作了详细介绍,特别是介绍了自己家乡河南的情况。交谈中,陈楚雄对朱富举逐渐有了好感。

旅游途中,罗美銮对朱富举提出一个要求,能否帮她寻根问祖。因为她出生在台湾、成长在美国,只知道老家在河南,但一直不知在河南的什么地方。朱富举听了,满口应承下来。

在省侨务办公室的帮助下,朱富举历经波折,终于帮罗女士找到了她的祖籍所在地——河南信阳市罗山县。罗女士感动万分。

“从朱富举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河南人的淳朴、热情和善良。”陈楚雄先生说。由此开始,夫妇俩把他视为可以信赖的人。

17天的旅游愉快而短暂。临分手时,陈楚雄表达了长时间萦绕在心头的一个想法:希望在河南捐资建校和资助贫困生读书。他还希望朱富举来帮他一起做这件事。朱富举听了,自觉义不容辞,一口答应了。

            说干就干,第一所“楚雄爱心小学”竣工

陈楚雄夫妇给朱富举留下2000元人民币,让他购买一部传真机,以方便联络。回到美国后,他们立即给朱富举寄来了6800美元。

在先后深入到河南10多个贫困学校实地考察、经过反复比较、并征得陈楚雄夫妇的同意后,朱富举将建校点选在了条件最为艰苦的南阳淅川县荆紫关镇。该村小学原来只有三间摇摇欲坠、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每逢雨天就“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只好给学生放假。到了冬天,教室里更是四面进风,冷得像冰窖。

金家沟村村民听说远隔重洋的美国华侨要在此建校,个个喜出望外。村支书郑书俭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喜过望,很快组织人力,清场地挖地基,运沙运砖运水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7月15日,朱富举赴距荆紫关镇20多公里的金家沟村选址,自04年7月22日破土动工至9月3日竣工,历时月余,建成了8间校舍。这所学校被命名为“楚雄爱心小学”。

9月5日,朱富举把建校的录像带寄往美国。陈楚雄夫妇边看录像边流眼泪。看着山里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他俩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陈楚雄在电话中告诉朱富举:“想为祖国做点事,想了几十年了,想不到今天区区5万多元(人民币)就能建个小学校。我感谢你,是你帮我实现了埋在心底已久的愿望!”

“楚雄爱心小学”的顺利建成,让陈楚雄夫妇大受激励,从此也将他们的心与河南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们找到了以后人生的价值所在,那就是去帮助像河南这样的落后地区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像南阳这样更多的贫困孩子完成他们的学业。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他们夫妇二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陈楚雄萌生一个想法:成立基金会,吸引更多人来捐款!   

陈楚雄先后咨询了不少律师,可是他得到的答复都一样:要成立将捐款用在国外的慈善机构,极为困难。美国对于这种基金会的审批和控制非常严格。陈楚雄奔波了好几个月毫无头绪,正当一筹莫展之际,陈楚雄在当地中文报纸上读到一则纽约华人团体帮助大陆兴建学校的一条消息。他赶紧打电话向该团体咨询申请过程。在他们的介绍下,陈楚雄的基金会得以顺利登记注册。

           心系祖国,热心华侨多

2004年底,陈楚雄夫妇正式发起成立基金会,总部在美国加州洛杉矶成立。2005年9月15日,“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正式获美国国税局核准。基金会的目的是:在中国贫穷偏远地区提供资金修建校舍,资助贫困儿童就学。成立后的基金会董事会有成员8名,陈楚雄任董事长,朱富举被任命为驻中国代表,全权处理在国内的一切事务。

2005年11月,陈楚雄又建起了基金会中、英文网站。笔者在该网站看到:基金会的宗旨是“给他鱼不如教他如何捕鱼,惟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一生。”

“基金会现阶段主要选择在河南开展捐资助学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河南是农业大省,贫困人口较多;另一方面,河南人很勤劳、很真诚,通过这么长时间接触,我们已经和河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感情。其三,河南系罗美銮的祖籍所在,那里有割不断的亲情。把华侨们的捐款投放在河南,我们很放心!”陈楚雄这样表示。

基金会成立后,为了扩大影响,陈楚雄夫妇发动周边的亲戚、朋友都来帮忙。他们的爱心也感动了当地的媒体,北美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于2005年12月10日报道了陈楚雄夫妇的爱心举动。原本不喜欢抛头露面的陈楚雄却“高调”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渴望基金会能尽快扩大影响,吸引更多人来捐款助学。  

事实证明陈楚雄这一“招”还挺管用的。自此,华人华侨慷慨解囊,捐款者纷至沓来。不仅他们居住的洛杉矶有许多人捐款,连美国中部、西部的州都有华人华侨来捐款。

罗美銮的同事宋复是第一个向基金会捐款的人。她听到罗美銮在河南建学校的消息后,立即捐出500美元。此后,她又陆续捐出省吃俭用攒下的1500美元。今年初,宋复经诊断发现患上了直肠癌。临终前,她把自己唯一的房产卖掉,并将5000美元卖房款捐给了基金会。

毛锦生女士原是护士,现虽染疾偏瘫在床,但她一次就捐出11万元人民币,为淅川县荆紫关镇二中建起了教学楼,并为该校学生定做了100套桌椅。一位不知名的华侨批发商,慷慨捐出90箱高级落地灯(总价值20多万元人民币)。一位王姓华侨已77岁高龄,他情绪激动地打电话告知陈楚雄:“明天就找律师来改立遗嘱,要把财产的一部分捐给基金会,用以支援祖国的教育事业。”

美籍华侨刘玉珍到大陆旅游时,听朱富举介绍了基金会的情况。回美国第二天,刘玉珍当即向基金会寄出了8000美元的支票。刘玉珍表示,明年准备在河南独自捐资建一所学校。

          为了孩子们,辛苦些我们乐意

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在淅川捐资建设了两所学校后,不久,第三所学校荆紫关镇五中教学楼落成,第四所,第五所……陆续破土动工。此外,该基金会另一项捐助计划也正在实施中,40名、30名、28名品学兼优的小学、初中、高中贫困生每人每期分别可获得200元、250元、800元助学金。而且,这些助学金将一直发放到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走向社会为止。

陈楚雄夫妇俩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会计师,收入丰厚,但他们生活俭朴,只想多为孩子们省一点。

“资助一个小学生,一年仅40美元,少在外面吃顿饭,少买一件衣服就省下来了,何乐而不为?”陈楚雄说。

“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我们会一直做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陈楚雄夫妇的信念。而就在2006年11月8日,陈楚雄夫妇从美国飞赴河南前,他俩重新立了遗嘱。新遗嘱规定,他们去世后所有的遗产全部都要留给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用于帮助河南的教育事业。

  为了节约开支,他们辞掉了钟点工,自己动手做饭,自带工作餐到单位去;酷爱旅游的他们取消了所有的旅游计划,自2004年回美国后至今未外出旅游。原打算60岁退休的陈楚雄,把退休年龄又往后推迟了10年……

改变的不仅是两人的生活,还有两人的一些性格。一次,一位千万富翁提出要捐款,但当陈楚雄夫妇赶到他家时,富翁又要求他俩先为他整理家务。要在以前,陈楚雄肯定会拂袖而去,但那一次他忍住了。他们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帮那位富翁擦地板、修马桶、洗汽车。“为了那些贫困孩子们,再辛苦些我们也愿意。”陈楚雄说。不仅如此,陈楚雄把国内关于贫困学生、关于资助贫困生的报道贴在案头,以激励自己。

在采访结束时,陈楚雄告诉笔者,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是一个面向中国大陆,开展支教助教活动的华侨慈善机构。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仅在南阳市已捐建20多所小学教学楼,先后资助学生1000余人次,目前捐资助学金额近500万元。

“需要帮忙的地方比较多,而我们能力又太有限。”每每谈及这些,陈楚雄的语气总是不由自主低沉下去,“无论前面的路如何难走,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地将这件造福家乡子孙后代的善事做下去。”陈楚雄说这话的时候,已是热泪盈眶,而他的妻子罗美銮,坐在旁边默默地看着他,也是泪眼模糊。

“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陈楚雄夫妇以及众多海外游子那颗赤子般的心,由此可见一斑。他们的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