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林:记者开口学皮黄 国粹传承做榜样

记者开口学皮黄 国粹传承做榜样

琴音袅袅韵悠扬,国粹传承兴世昌;

惬意舒心歌一曲,鹤龄雅趣入诗囊。

这是江都区91岁王家政老先生刚赠送记者的诗文。

80年代初期,我常去扬州市京剧团采访,观看过《赤桑镇》、《宏碧缘》、《赵氏孤儿》、《李逵探母》等传统名剧,婉转动听的唱腔,漂亮的服饰,神奇的脸谱,炽热的武打,国粹京剧的一切让我叹服,逐渐迷上了皮黄。

市京剧团的主演高凌云、徐艳芳、徐少安等演员,我多次采访,他们认为我扮相英俊,嗓音条件优越,便建议我学几段京剧唱腔,于是,我逐渐成为一名记者票友。

我第一段学的是《洪洋洞》中“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这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杨宝森的经典名段。高凌云、徐少安等老师向我伸出援手,从气口、咬字、韵味、发声等方面予以精心点拨,使我获益甚多。我去北京京剧院拜访“京胡圣手”燕守平老师时,他带我去票房玩票,巧遇著名余派艺术家陈志清老师,我斗胆学唱了杨派名剧《文昭关》中《一轮明月照窗前》,陈志清既肯定我的长处,又一一指出我演唱的不足之处,并亲自示范,让我终生难忘。

我当时在扬州日报担任政文部副主任,负责政治、政法、文教口采编,又是市委书记跟班记者,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要想抽整块时间学唱京剧,显然是一种奢望。于是,我就忙里偷闲,尽量挤时间学戏。我去武汉采访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下午和晚上观摩演出,上午空余时间较长,我就充分利用这半个月的上午,向武汉京剧院主演、优秀余杨派老生演员程亮讨教。他向我传授了《搜孤救孤》《碰碑》《洪羊洞》《乌金记》《珠帘寨》等名剧中的主要唱段。为了节省时间,我边学边录音,一有空就温习几遍,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增加舞台实践,北京湖广会馆、老舍茶馆、三庆班戏院、武汉京韵大舞台等高档舞台,济南、上海、天津、兰州、开封等城市票房都留下我演唱的足迹。

我参加京剧演唱会清唱多次,但第一次在舞台上彩唱的情景令我记忆犹新。那次,我应邀参加镇江康盛剧社举办票房成立10周年演唱会。镇江京剧团著名花脸蒋东豪说:“丁主任,你《文昭关》唱得蛮好,干脆这次扮上彩唱吧?”我有点犹豫,蒋老师不由分说,便帮我化妆起来。化妆穿戏服上台后,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冷静下来,从容地演唱了《文昭关》中“一轮明月照窗前”,“心中有事难合眼”,“鸡鸣犬吠五更天”等三大段,观众们给予我鼓励的掌声,喝彩声。

2018年10月中旬,我去北京采访工作之余,去首都新闻界京剧俱乐部欣赏京剧,有幸结识了新闻界京剧协会副会长、时任光明日报总编、小生名票翟惠生,他对国粹京剧强烈使命感、责任感,深深感染了我,使我对“记者开口唱皮黄、振兴京剧做榜样”增添了几份理解。

2001年春,根据新闻界京剧协会(原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任会长、光明日报总编翟惠生等任副会长)要求,经原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昌智同志倡导并批准,以“弘扬国粹京剧,培养新的观众”为宗旨的扬州新闻政法文教卫界京剧联合会成立,推选我担任会长。扬州新闻票房成立19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当代儒商、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下,每周固定组织票房活动,还举办了《邗中杯首都新闻界烟花三月京剧演唱会》,《金阳光杯10城市京剧名票演唱会》、《戴春林杯首届运河名城名家名票演唱会》、《扬州园林杯北京名家扬州园林“寻根”演唱研讨会、《何园杯八省市名票迎新春京剧演唱会》等大中型演唱会66场,并多次进校园、入军营、去社区演出,办小记者京剧培训班,弘扬普及京剧艺术。新闻票房先后受到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北京市振兴昆协会等全国性表彰三次,央视戏曲采风专题片报道11次,这在全国绝无仅有。由于来扬采访扬州新闻票房、央视记者还采访了扬州园林、扬州文化,2014年7月下旬,央视戏曲频道曾创下一周三条专题片报道扬州的记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扬州的知名度美誉度。

我们不靠政府走市场,对支持我们举办大中型演唱会的企业、机关,会在全国、省、市媒体上宣扬他们的文化担当,提高其知名度,企业也因此获得更快的发展。2010年9月,新闻票房准备举办首届运河名城名家名票大型京剧演唱会,但缺少10万资金。当记者找到刚恢复生产的扬州戴春琳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穆鸿骏时,他二话没说,将原来准备举办庆祝活动的10万元用来支持京剧演唱会,演绎了一段国粹京剧和国粹化妆品联姻的佳话。

举办全国性大型京剧演唱会,因为联系面广、工作量大,费精劳神,有时要掉几斤肉,有时精疲力尽,差点病倒,但看到演唱会圆满成功,外地名家名票纷纷赞扬州时,那一刻我全身洋溢幸福感,我想,我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丁鹤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