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二字的来由
之前我在某篇文章里说过,有位朋友揶揄我有“弄堂气”,把我惹毛了。现在回头想想,那真不算什么事。弄堂不好吗?在七十二家房客的弄堂里居住过,冷天捂过热水袋、热天坐过竹躺椅,那才算得上真正有血有肉、有礼有节的上海人,说我有“弄堂气”,那是对我的褒扬,好得不能再好,怎么会弄得不开心起来。提到“弄堂”,不免想到一个问题:弄堂两个字,到底如何写法?汉语中明明有“村”“邨”“坊”“里”“巷”“别墅”“别业”等等众多词语用来表述居民聚居区,北方也有叫“胡同”(衚衕)的,为什么偏偏在上海,冒出个“弄堂”的名字呢?或许很多人看来这不是问题,弄,堂,简单明了。其实不然。弄是弄,堂是堂,连在一起弄堂是弄堂,还有“衖堂”的写法,不一而足。咬文嚼字地细究起来,倒也有点意思。
黄浦少年路仁成总衖
(已拆)
先说“弄”字。“弄”是个象形字,古已有之,《说文解字》中说:“弄,玩也”,两只手把玩一块玉,就是弄。生儿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儿只能弄瓦。成语“舞文弄墨”,“弄”对应的动作是“舞”,什么情况自行脑补一下即可。“弄”字有小巷的意思,是从南北朝开始的,有学者考证,《南齐书·郁林王纪》中有这样一段:“帝竟无一言,出西弄杀之,时年二十二”。“弄”字作为小巷在历史上的初次亮相就是个悲剧,一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钻进小弄堂,咔嚓了。两只手把玩一块玉的“弄”字怎么成了小巷?又怎么在南北朝的年代忽然在历史中出现?有专家学者经过严格考证,认为作为弄堂的“弄”,其字源不是中原汉语,而是来自古代百越。把小巷成为“弄”,不仅仅是上海,讲吴语的江苏、浙江,讲闽语的福州、厦门,讲官话的贵州、湖南,甚至壮族和瑶族的语言中,都有类似“弄”的表述。“弄”在《南齐书》中首次出现并非偶然,当时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是他们与南方土著“文化融合”的体现。
老西门肇方里后衖
说完了“弄”,再来说“堂”。江南人家有头有脸的,大多有个堂名,如南市乔家路有个宜稼堂。但弄堂之堂和堂屋之堂,此堂非那堂。弄堂之堂,原来写作“唐”,清代文人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中有这样一段:“今堂屋边小径,俗称衖堂,应是弄堂之讹。宫中路曰弄,庙中路曰唐,字盖本此”。原来是百越底层人用来称呼巷子的“long”字,到清朝时已经成了宫中道路的名称,而“唐”,则是庙中的路。和“弄”字相比,“唐”字是不折不扣的古汉语,《诗经·陈风》中就有“中唐有甓”的句子,唐者,堂途也。或许“唐宋元明清”的概念深入人心,或许“唐”字除了唐朝、唐姓以外,还有夸口说大话的意思(如可以组词荒唐、唐突等),所以“唐”字慢慢写成了“堂”,也就约定俗成了。
盛泽路明德里总衖
(已拆)
清楚了“弄堂”二字的来源,再来说说“衖”。这个字经常出现在老弄堂的门头上,很多人认为“衖”即“弄”,其实未必对。“衖”在《康熙字典》中有,发音是“胡绛切”,其实就是“巷”字的异体字(吴语“巷”字读音类似“杭”),也有写成“𢕁”的,虽然中间有个“弄”,也应该读成“巷”。弄是弄(long),衖是衖(xiang),不是一回事。但时间长了,衖成了弄的异体字,甚至有了“衖堂”的写法,既然“唐”可以写成“堂”,那么“弄”写成“衖”,也就那么约定俗成了。
同心路同济里一衖
有意思的是在导航搜索引擎上
同济里一到四衖显示的是“衖”
五和六衖写的是“伍街”和“陆街”
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说完了“弄堂”,再来说说“衚衕”的“衕”字。“胡同”是蒙古话水井的意思,宋朝的白衣卿相柳三变,所谓“有水井处皆唱柳永”,意思是条条弄堂都在唱他的词。胡同因为是音译,所以写成“胡同”还是“衚衕”,只有审美意义上的差别,意思是一样的。但“衕”是古字,《山海经》里已经有,呕吐腹泻的意思:“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这个“衕”,发音是dong。而作为通道的“衕”字,见于南宋诗人楼钥的《小溪道中》诗里:“后衕环村尽溯游,凤山寺下换轻舟”。近代以来“衕”字主要和“衚”字组成固定搭配“衚衕”,也就是“胡同”的意思。但在上海,我看到一处地方,还在用“衕”字指代巷道,即四川北路大德里恒安坊,弄内有当年的开发商“天德公司”留下的字迹,后在特殊年代被水泥覆盖,前些年弄堂整修时重见天日。我原来以为“衕”字系“衖”字之误,后查阅相关资料,才明白当年写“一衕”“二衕”的朋友,确实是用了心的。
四川北路大德里
“天德公司一衕”
出入要道
不许小便
禁止招贴
如违送局
公共卫生
均宜注意
公(共)卫生
注意清洁
禁止招贴
如违送局
敬惜字纸
延年益寿
倾倒垃圾
切勿狼藉
恒安坊和大德里是同一条弄堂
这里用的是“衖”
现在不少弄字的拼音
被写成“nong”
对此我只有说一句
不要瞎弄(n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