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九章 得一为本-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九章 得一为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其以贱为本也,非乎?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琭,音禄。)

  大道无他,一而已矣。一者何?即鸿蒙未判之元气,混沌未开之无极,生成万物之太极。要之,元气无形,谓之无极;万物皆从无极而有形,实为天下之根,谓之太极。即此是道,圣人无可名而名之,故曰一。若无一则无物,无物便无一,得之则生,失之则没。自昔元始以来,其得一而成形成象、绳绳不已、生生不息者,大周沙界,细入微尘,无或外也。《中庸》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体物不可遗”,孰非此一乎?故综而计之,天之清也,得一而清;地之宁也,得一而宁;神之灵也,得一而灵;谷之盈也,得一而盈;万物之生也,得一而生;侯王之正己以正天下也,无非得一以贞而已。纵或大小异象,贵贱殊途,表里精粗,幽明人鬼,至于不可穷诘,孰能外此一以为包罗哉?即如天至高也,无一将恐崩裂;地至厚也,无一将恐发决;神至妙也,无一将恐不灵;空谷传声,气至盈也,无一则恐竭矣;万物负形,气至繁也,无一则恐灭矣;侯王至高而至贵也,无一以贞天下,恐位高则危,名贵则败矣,是一安可忽乎?果能由一散万,浩荡无垠,渊深莫测,则天地神谷万物侯王俱赖此一以为主宰,而蟠天际地,弥纶无隙,充周不穷,如此其极,是高莫高于道,贵莫贵于一也。虽然,自无而有,有何高焉?由微而着,又何贵焉?即使贵莫与京,亦由气之自微而显,故曰“贵以贱为本”;即使高至无极也,亦由气之自下而上,故曰“高以下为基”。他如世之位高如侯,分贵如王,知道之自下而高、由贱而贵,故自称曰“孤”曰“寡人”曰“不榖”,此非以贱为本欤?否或不居于贱,自置太高,则中无主而道不立,心已纷而神不凝,欲于事事物物之间合夫大中至正、复归于一道,盖亦鲜矣。犹推数车者不能居中制外,反不如驱一车者之尚处其内而得以操纵自如。噫!有车而等于无车,贪多诚不如抱一。又如玉之琭琭而繁多,多则贱生焉;如石之落落而层迭,迭则危起焉,均太上所不欲也。何若抱一者之自贱而自下,后终至于高不可及、贵莫可言之为愈也!

  此言修道成真,只是此一,无有二也。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然究何一哉?古人谓鸿鸿蒙蒙中,无念虑、无渣滓,一个虚而灵、寂而惺者之一物也。此物宽则包藏法界,窄则不立纤尘,显则九夷八荒无所不到,隐则纤芥微尘无所不察,所谓无极之极、不神之神,真无可名言、无从想象者。性命之道,惟此而已。太上以侯王喻人之心。心能常操常存,勿忘勿助,刻刻返观,时时内照,即不失其一。一即独也。独知独觉之地,戒慎恐惧,斯本来之至高至贵者庶可长保。然此是修性之学,故一慎独便可了得。若炼命则有为有作,倘非从下处做起,贱处炼来,药犹难得,何况金丹?下即下丹田也,贱即下部污秽处也。学者欲一阳来复,气势冲冲,非由下而升至于顶上,安得清刚之气以为我长生至宝?非从下田浊乡,以神火下照,炼出至阳之气,何以为药本丹基?古人谓“阴中求阳,鬼窟盗宝”,洵不诬也。尤须有一心、无两念,方是守一之道。到得自然,人我俱忘,即得一矣。修士到此地位,一任天下事事物物,无不措之而咸宜,处之而恰当,所谓得一而万事毕,其信然耶!倘着形着象,纷纷驰逐,与夫七情六欲、身家妻孥死死牵缠,不肯歇手,则去道远矣。莫说外物纷纭不可言道,即如存心养性、修道炼丹、进火退符、采取封固,一切名目,皆是虚拟其象,为后之学者立一法程。若其心有丝毫未净,即为道障。太上所以说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焉。夫道只一道,学者又何事他求哉?

返回目录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日课039丨与其高贵如玉,不如低贱如石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39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天无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道德经>全文朗读(原文完整版) 音乐: 中国传媒大学张鹂 - <道德经>全文朗读 <道德经> 第三十九章 -1-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最高的荣誉,是别人不评价你,又离不开你

    主播 | 笑非 修音 | 一林 图编 | 涣 很多人到处去学成功学,但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成功学只有一本:就是<道德经>.学好<道德经>,做到<道德经>,你得到的不是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三九章

    德经·三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吴澄:一者,冲虚之德,上篇所谓抱一,所谓为一,后章所谓道生一,皆指此而言.庄子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九章 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道德真源

    治人之道,即事天之道,天人固一气也,故治人所以事天,事天不外治人.莫谓天道甚远,即寓于人道至迩之中.不知天道,且观人心.能尽人事,即合天道.虽一高一卑迥相悬绝,惟在于安民为主,民治定则天心一矣.其要在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六章 将欲微明-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六章 将欲微明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天有盈虚消长,人有寿夭穷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七章 天道犹张弓-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七章 天道犹张弓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下为高基》悟读述杂【39】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下为高基》悟读述杂【39】

  • 有道明师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简版)

    第三十九篇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呴音虚,隳音恢.缓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 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天下人物之众,贤愚贵贱不等,总不外理气贯通而已.其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