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期/往期回顾 童年印象*宜川 梁剑清读
梁剑说:发了多篇朋友与家人的作品,一直害羞不敢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示人,所以老有朋友催问。今天拿出一篇旧作,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将自己的美文拿出来,梁剑一定认真、用心读出来,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美丽的原创生活。我这人写东西,还老收不住笔,今天这篇有点长,看看你有没耐心听读完。
我籍贯陕西三原县,由于家里成分不好,60年父亲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延安地区的宜川县做了一名中学老师。
姐姐大我6岁,她特别爱学习,所以小时候我几乎没有没有和她在一起玩耍的印象。总是记得她一吃完饭就拿着书去教室了,那时候大家都吃两顿饭,所以早上我还没起来时她就走了,晚饭后她还要去上自习,往往是我睡了以后她才会回来。
到我78年上小学时,刚刚年满14周岁的姐姐初中毕业,按照当时人们的选择习惯,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去西安上了一所初中专(为这事母亲后悔终生,说是她的不明智耽搁了姐姐上大学,因为当时父亲下乡了,母亲在其他老师的鼓动下作出了让姐姐放弃高中上中专的决定)。
母亲那时对我的限制是不许出校门,但这条禁令又怎能阻止得了我贪玩的心呢。出学校过一条马路,就是一个大操场,那是全县的文娱中心,操场边上有个戏台,什么批判会、公审会,都在那里举办,当然还有物资交流会时,会在那里唱大戏。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76年的毛主席追悼会,大家都哭的痛不欲生,但是没过多久,粉碎了四人帮,哪里又成了欢乐的海洋。
长大后每次看到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里的原西中学,我都会不能自已的泪流满面,因为觉得那就是我小时候生长的宜川西郊中学。西郊中学建在一个坡地上,校园前面临着马路,围墙里面东侧有一大溜核桃树,西侧有一小块菜地。
北窑东边因为有一眼水质非常好的泉眼,所以那一带就叫水泉沟,西边的花篮沟就不知因何得名了,印象中花篮沟并没有什么漫山遍野的烂漫山花呀。
不过还好,过了没多久,少先队成立了,偏爱我的袁老师又让我当上了少先队中队长。
西河的水很清,大操场边上那一段也很浅、很缓,所以它就不但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夏天洗澡(当地人将游泳叫洗澡),冬天滑冰,它也是县城居民的生活场,洗衣、淘菜、包括城里很多人家的饮水也是担的西河水。西河上刚开始有东西两座石桥,但我们走得最多的是一座钢丝桥,因为它几乎和我们校门是一个直线距离,当时人们都叫它洋桥。每次过洋桥时,如果没有大人,我们都会忽悠忽悠的在桥上玩一会。大约在我上二年级时,县上把洋桥拆了,开始在原来的位置修一座石桥。这样,有一个时期我们上学就得绕行东西两边的石桥了,可是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孩子是不会这么走的。因为河水很浅,在施工期间,就有人利用到处堆放的石料,在河里临时搭了一溜踏脚石,可以踩着过河,可是河北边虽然是平缓的河滩,但南岸却是3、4米高的陡峭的河堤,这也难不倒我们,因为河堤虽然壁立,但从下到上一级一级朝里,就像是十几厘米的陡峭台阶,让我们觉得更为好玩,但实际还是很危险的。所以几乎每天上学时,妈妈都要叮咛我,从西桥走啊,并且看着我超西走了才回头,但她哪里知道,看她走了,我马上就跑回老方向,和其他几个孩子继续我们的爬山涉水。终于有一次,是个初冬天气,当我过河后,顺着河堤向上爬时,河堤上已经结上了一层薄冰,越向上、越光滑,心里也越来越害怕,终于一个没把紧,把我一下给掉了下去。还好正是上学时间,几个反向而行的西郊中学的学生七手八脚的把我捞了上来。
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我应该上三年级了,妹妹也有3、4岁了。那天妈妈整理出了一篮子破的不能再穿的旧鞋子,让我去废品收购站卖了,这对我是常事,我就带着妹妹一起去了,到了废品站,我觉得里面的味很难闻,就让妹妹在门口等我。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卖废品的人比较多,我也只好先在门市上排队检验、过秤,然后开好票,再按要求把废品送到后院分类的货堆里,之后才拿着票去柜台上拿到了卖废品的、令人兴奋的一毛钱,因为按规矩这钱是归我支配的,来之前我就想好了副食品店那令人嘴馋的水果糖。当我高兴的跑出去时就傻了,妹妹不见了,她是不是进去找我了?我又返回废品站,还是没有,这下我可吓坏了,想哭又不敢放声哭,想回家又不敢回家,只好顺着不大的宜川县城一条街、一条巷的找,天也黑了、泪也没了,后来遇到一个熟人,他说:学学你咋不回家,张老师到处找你哩。他就把我拽回了家,到家一看,妹妹正在家玩呢,看见我就高兴的问:哥,你给咱买的糖呢?原来她等我等不到,就自己回来了,我可是虚惊了一大场。
在80年前后,就像现在的中国梦一样,当时喊得最响的,就是到200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那时的孩子,也是有理想的。我清楚的记得,在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和庆久、红权、前沟子小五、后沟子小五、薛俊祥等几个人疯玩之后,围坐在一个大梯子上,看着满天的星星,憧憬着到了2000年,实现了4个现代化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