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超劲爆的事件?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比起历朝历代,那些无比“劲爆”的大战争大博弈,下面讲的三桩“劲爆小事”,相信细品之后,同样有着不一样的回味。
一、羞杀正规军的“北宋大妈”
自从北宋立国,北方边境战争就十分频繁,边关百姓也饱受荼毒。可您若以为那些身临战火的边民,都只能默默挨砍?那真是大错特错。比如宋初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小畜集》里,就记录了一位有勇有谋的北宋大妈。
在王禹偁的笔下,位于宋辽边境的唐河地界,有位以开店为生的老大妈。有一天大妈刚打开门做生意,一个全副武装的辽兵就闯了进来。这饿急了眼的辽兵,进门就命令大妈给他弄水弄饭,否则就要拆店杀人。生死威胁前的大妈呢?却是不慌不忙,先假装殷勤招待,然后趁着辽兵不注意,突然一把将其推进井里去。不但智杀了这个孔武有力的辽兵,还缴了他的骏马盔甲做战利品,一下成了边境闻名的女英雄。
其实,这位被称为“唐河店妪”的北宋大妈,在当时大宋边境也绝非个例:以王禹偁的统计说,每当辽兵进犯时,北宋边地的老少爷们,各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抄家伙嗷嗷叫着往上冲。以边民为主组建的“静塞军”等部队,更是闻名北方的虎师,动辄追着辽兵胖揍。
那既然边民如此勇猛,大宋为何还会积贫积弱呢?王禹偁笔锋一转:那是因为大宋官员不给力啊!官员们任人唯亲,优质的装备待遇,全给了嫡系的禁军,可怜浴血护国的边民,有时连好盔甲都领不着,还拿着最低的工资,还受尽禁军歧视。可每当辽兵进犯时,那些享受着优厚待遇的“精锐部队”却纷纷躲猫猫,依然还是装备低劣待遇差的边民们浴血抗敌。这种“勇士被冷落,怂包享厚禄”的雷景象,让大宋怎能不积贫积弱?
北宋大妈的劲爆表现背后,是大宋军队让人“爆”到无语的真相。而比这更劲爆的是,“大妈杀辽兵”一百多年后,更凶的金兵又南下了,这时那些享受优厚待遇的北宋禁军们,却连马都不会骑,一个个趴在马背上上战场,然后被金人在黄河边追着砍——没有骨头的大宋王朝,混日子的大宋军队,最对不起的,就是以北宋大妈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可爱的边民们。
二、明朝“王爷”爱劫道
明朝中后期起,承平日久的大明朝匪患丛生,杀人越货的丑事时有发生。在好些“评书迷”们看来,这敢脑袋栓腰上干这买卖的,要么是大奸大恶的匪徒,要么是穷急生疯的民间无赖。可明朝有一类土匪身份,却让人大跌眼镜:王爷!
大明皇家的龙子龙孙们,在老朱家还坐天下时,竟然就下海当土匪了?还真是!单是《明史》《明实录》里的记载,嘉靖年间时潞州的镇国中尉府就“屡行抢劫”,万历年间时靖江王府的“龙子龙孙”们更长期劫道。发展到泰昌天启年间,有些地方王府干脆升级做贼窝,招募强盗在府里居住,双方坐地分赃。类似种种行径,倘若明太祖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狠踹棺材道。
那为什么这些“龙子龙孙”们,会青睐这门生意?答案也很实在:没钱啊。
堂堂大明宗室后人,按照明朝法律,世代都享有优厚待遇,这帮人会没钱?说来真是一肚子苦水:由于明朝宗室待遇极高,所以历代朱家子孙,主要任务就变成了生娃,宗室人口几何级数增长,发展到天启年间上,账面上的宗室人数就多达六十二人。这帮人天天不工作混日子,白吃白喝还要吃得好,大明王朝更几乎为此挖地三尺——嘉靖年间时,北京城每年收入岁粮四百万石,但养各地宗室,就需要粮米八百万石,真心养不起。
而且就算是宗室,也分个亲疏冷热,和皇室关系比较“亲”的,沾好处就多,比如明末的福王瑞王桂王之流,各个都是富可敌国。作为产粮大省的河南省,一半以上的土地都被宗室侵占,开封城里骄奢淫逸的宗室,多达七十二家。但除此以外,那些关系偏远的宗室,就养不过来了。单是嘉靖万历年间,就有很多宗室子弟哭穷说,他们有人没钱结婚,没钱嫁人,有人死了十年没钱埋,从生到死都“废”到家。
如此一来,好些穷急生疯且握有特权的宗室,自然走上了犯罪道路。就连明朝改革家张居正,都为此落下过童年阴影:张居正童年时,湖北当地的宗室们,每到年节时就呼啦啦聚一帮人,各个面带菜色衣衫褴褛,组团跑进州府衙门白吃白喝,再在衙门里白敲一笔后满意而去,是为江陵当地“一景”。
有钱的宗室骄奢淫逸,没钱的宗室杀人越货混日子,大明朝的万里江山,就在这样的“劲爆话题”里,被一代代活活蛀空。到了那个时候,等待大明朝的,可就不是几个白吃白喝的“王爷”,却是天下揭竿而起的惨景。
三、清朝升官靠“干亲”
历代的官场升迁,关系门道极多,诸如“认老师”“认干爹”之类的套路都不稀罕,但到了风雨飘摇的晚清年间,这事儿又开发出新花样:认干娘。
这招好不好使?可以瞧瞧晚清军机大臣毓朗。早年他做晚清大臣善耆的下属时,就主动拜了善耆老母做“干娘”,果然仕途一路春风,后来又抱上了军机大臣奕劻的粗腿,可已经认过一次娘了,哪能再认第二次?毓朗老婆这次出面了,又顺利认了奕劻的五福晋做干娘,这下和奕劻成了实在亲戚,官儿也越做越大。这神奇操作,连“老上级”善耆也看不下去,大骂他“裙儿底下带来的官儿”。
当然,善耆骂归骂,这“实在亲戚”却也得认,放在奕劻之流身上,“结干亲”更成了潮流。以往大清的朝堂重臣,麾下最多也就是门生遍地,到了晚清最后几年,各个都是“干儿”一堆。以《十叶野闻》的嘲笑说:“然门生不如干儿之亲也。”
“上梁”如此不正,“下梁”更歪出新花样。特别是那些猴急着要“补官”的候补官们,想做官就得先“当儿”,有点门路的,去给官员本人“当儿”,门路稍差点的,就拜官员的“枕边人”。《庄谐选录》记载,有候补官员找河南巡抚求官,先让老婆拜巡抚的小妾为“干娘”,而后干娘又做主,差点把“干女儿”送到巡抚床上。最后官儿到手了,“干女儿”差点羞愤自杀。
这都还是讲点廉耻的,更没廉耻的如河南巡抚尚其亨,他除了贪污腐败,还在外偷吃,包了个叫“红墙妹”相好。消息传开后,“红墙妹”就成了抢手货,福建当地的候补官员纷纷前来“认干娘”,大把财货送来孝敬,成了当地奇闻……
为何这些候补官如此不顾廉耻?其实也因这“候补”日子太难熬。为了多搂钱,清王朝设立了卖官制度,可你交了钱不一定就能立刻做官,所以就成了“候补官”。比如南京福建这些城市,各级衙门空缺官职三五个,候补官员却好几千个。稍好一点的地方,官员与候补官的比例,也在一比六左右。好些候补官员由于常年补不上官,落得穷困潦倒,甚至有人悲愤自尽,有人冻饿而死。
所以,只要有一线“补官”的机会,这些候补官们当然要搏一搏,哪怕倾家荡产,哪怕给人当儿,都是全然不顾。其中的辛酸,也让多少人唏嘘。
可话说回来,他们又真的值得同情吗?为了当官付出一切的他们,真的到了任上,当然也是继续猛捞,所谓失去尊严,处境凄惨的候补官,不过是一群饿坏的狼,只要找到猎物,就会张开血盆大口。以这个意义说,晚清的谢幕,就是这“群狼乱舞认干娘”的后果。
参考资料:《传记散文英华》、《晚明宗室制度变革研究》、《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明代社会生活史》、《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晚清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