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线路板”、“净水剂”竟也被人拿来制毒?
其实很多制毒的原料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他们被制毒者用作制成毒品的原料,我们称其为“易制毒化学品”,而大多数人在这一块儿的知识却是“盲区”。
何谓“易制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可分前体和配剂,所谓前体是指该类化学原料在制毒过程中成为制成毒品的主要成分;配剂是指在制毒过程中参与反应或不参与反应,其成分不构成毒品的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就包含:胡椒醛、黄樟油、邻氨基苯甲酸、麦角酸、麻黄碱等物质;第二类包含诸如: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哌啶等物质;第三类有丙酮、甲苯、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等物质。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主要是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第二类、第三类主要是用于制造毒品的配剂。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本身具有毒性或者主要是在实验室使用。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运用比前两者更为广泛,在我们的生产和日常里都大量使用。
其实我们可以发觉,大多数合成毒品都是易制毒化学品加工而来,很多原料厂都会涉及到易制毒化学品。比如:造纸、自来水消毒、海产养殖、运输消毒、调制汽油、电镀;常见物:酱油、线路板、涂料、化肥、净水剂、胶水、塑胶等等。
原料易获,人人都能“制毒”?
如果是觉得发现了一条“不得了”的发家致富的“好路”,那就大错特错了,毒品并非“人人可制”。
制毒原料的管控其实也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生产、运输、经营、购买,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或是经过公安机关的备案。
比如在生产和经营环节,第一类药品类制毒化学品大多需要经过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多是要经过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在运输环节,第一类需要报运出地市级公安备案。第二类需要报运出地县级公安机关备案。购买环节亦是严格把控,第一类药品类需要经过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需要经过省级公安机关批准。
除以上之外,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还应当自销售之日起5日内报当地公安机关备案;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使用台账,并保存2年备查。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应当自销售之日起30日内报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个人不得购买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
上述只是简单叙述(了解更多可以参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其实,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十分严格,我们无需过分担忧。
易制毒化学品是合成毒品的基础,合成毒品大多人都有耳闻,譬如冰毒、麻古,这些毒品很多都是由化学加工研发制成。合成毒品大规模涌现,吸食合成毒品人数逐年递增,已远超传统毒品使用者,究其主要原因也和易制毒化学品有着莫大的联系。
易制毒化学品大多取自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常见物,还有很多是化学品加工制成,这样的毒品原料较常见,被用于制毒的可能性高。
随着合成毒品制毒技术的普通化,制毒门槛、成本降低,合成毒品产量不断增大,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化学品企业使用的麦角酸、麦角胺等原料,进行毒品合成,近年来制造合成毒品的加工作坊愈发的多了。
在2018年,中国共破获国内制毒案件412起,捣毁制毒窝点268个,缴获毒品14.7吨。
应对这样的一个情况,国家对于毒品原材料的管控也愈发严格,制毒活动开始不断向其他管控薄弱地区转移,以往较少发现制毒活动的西北、东北地区制毒活动上升明显。合成毒品和制毒物品的获取难度加大,出现掺杂掺假、多点拼货、价格上涨等情况。
“为什么我们也要了解这些知识呢?我们又不会去制毒。”可能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作为公民,我们不光要具备基本的毒品知识,还要知道毒品是怎么来的,了解更多的毒品知识以及如今的毒品形势,这样才能助力于营造一个无毒环境,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今天也要提醒大家置顶/星标康达君!
作者:普及知识的康达君|羿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