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幸慧:观众与剧场之间的路障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我是很爱看戏的人, 从2 0 01 年第三届京剧节开始, 每一届的京剧节、昆剧节、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 我都到场看戏, 而且尽可能全程看完。有时候承蒙组委会接待, 有时承蒙北京老师们和当地承办单位人员的热心帮助, 有时候则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 自己买机票杀到当地, 自己订旅馆, 开演前挤在门口向票贩子买票。有些人会觉得辛苦,但爱看戏的人是乐在其中、甘之如怡的

。这几年我越来越觉得这些不同层面的经验非常宝贵, 对于内陆戏曲观众在进剧场的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状况,有了切身体会。

就我个人的观察, 内陆观众要进剧场的障碍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信息取得不易; 其次是票价超出人均所得, 使观众无力负担; 最后是购票渠道还不够畅通。

关于信息取得方面。由于大型活动牵涉的层面太广, 来自四面八方的院团

、专家学者、评委等等,人数众多, 情况复杂, 因此每次这类大型活动的节目表(演出日程) 出台都很晚, 而且发布渠道还不够全面。近年不少主办单位已经认识到网络的力量, 可惜在运用上还不太熟练。主办单位会想到要开办专门网站, 但上面的数据却没有及时更新。我就曾被某一届中国戏剧节主办单位放过两次“ 鸽子” , 事前宣传与网络信息都说某天某剧场有戏, 等我费尽周折赶到现场却扑了空。世界上重要的艺术节庆可以在一年前公布演出日程、接受订票, 而且不会更改。信息透明化是吸引观众进剧场的第一步, 京剧节、戏剧节等大型节庆在这上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即使京剧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定位为国内活动, 无意于境外观众, 但大陆幅员辽阔, 对外省或者本省的外地观众而言, 越早知道演出日程, 也越方便安排自己的时间。

信息取得之后, 就要看票价。以目前状况而言,由于年龄分布的关系, 戏曲观众的收人相对较低,这在两岸情况都一样。在台湾, 公营剧团的经费完全来自全体纳税人所缴纳的税, 并非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可以稍微不计较盈亏, 票价可以订得较低, 并且提供最高五折的团体票折扣(购买一百张以上可以打到五折)。大陆这边订的戏曲票价即使打上五折, 许多人还是负担不起。如果由官方出资补贴,推出一定数量的低价票, 让一般观众也能负担得起,戏曲不见得就没有观众。

接下来的是购票问题。由于平时戏曲市场积弱不振, 当京剧节等大型艺术节庆、数十台大型剧作在一地连续演出时, 当地戏曲市场能否消化这样大量的演出就成了问题。近年越来越多艺术节庆有分会场的设置, 这除了对剧场硬件的考虑, 对于承办人员的工作负荷量和观众的消化能力, 也有一定的分散效果。但无论如何, 主办单位仍需要通过大量赠票或者出售团体票来消化这20 来天、总共几万个观众席次。可是, 赠票对象未必进剧场, 团体票也经常流出成为票贩子牟利的来源。

出售团体票是个好办法,可以降低票价、保证上座率, 如果运用得宜, 观众与院团可以两蒙其利。但是要设法卖给想看戏的人,而不是找个单位出钱拿票发给没兴趣的员工, 否则这些票很容易就成为票贩子牟利的工具, 而实际想看戏的观众却可能找不到正常买票的渠道。

这次我就碰到一位出租车师傅, 报纸和车子后座的跑马灯让他得知京剧节正在举办, 他以为卖的都是团体票,我说门口有票卖, 师傅一听就来劲了, 详细问了好几天的演出日程, 盘算着要去看一场戏。由此我认为观众还是存在的, 只是找不到进剧场的方向, 观众与剧场之间的桥梁应该可以搭得再好一些。

关于赠票, 这实在是无法免除的, 但做法也许可以慢慢调整。台湾的戏曲演出每场赠票约占十分之一, 受赠对象有两类: 一类是剧团前任与现任领导、专家学者, 一类是剧团售票的桩脚( 细胞)。前者做法通常是提前请对方选择, 每一场限两张,所需如果超过两张, 剧团会提供优惠折扣, 但不再白送。以前会在演出前先将票送到对方手上, 但有些人拿了票却不来, 场内空着座位, 场外站着想看戏却买不到票的观众, 剧团尴尬, 台上演员也难受。后来就慢慢改成将票保留在现场, 请对方到场领取,临到开演如果没有出现, 那些票就拿来卖给现场等票的观众。当习惯养成之后, 这个“ 拿了票却不来”的问题已经削减了大半。另一种赠票是送给帮助剧团售票的人, 通常是大专院校的老师。在台湾的售票渠道有三种: 第一种是售票端点, 台北市大概跟济南市差不多大小, 据说等于北京一个区那么大, 在这样的范围内, 有上百个售票点, 全部都是网络联机同步售票, 特别各大书局几乎都是售票点, 售票点越多, 对观众越便利, 也越能扫除观众进剧场的路障。第二种是上网订票, 观众可以在家中上网联机到售票网站选位买票, 只要选定, 立时就买下了, 在线以信用卡付款, 大概类似内陆当当网、淘宝网那样的付款方式, 然后在开演之前凭信用卡和身份证件, 到任何一个售票端点取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2 4 小时都可以买票, 而且售票网站与所有售票端点1司步, 所有座位的状况都可以24 小时在网上看清楚, 任凭选择。第三种是这几年剧团努力开发出来的。

通过大专院校的老师以直销方式售票, 剧团不必被售票网站提成, 学生可以用最低折扣(五折) 买到票。比方我这十来天人在济南, 但每天还是透过互联网在处理学生的订单。大家都知道老师可以对学生发挥很大的影响力, 我们在相关课程的正式课堂上请剧团派人来作讲座, 讲座内容可能是演员作示范表演, 可能是导演、编剧或舞美、灯光设计谈创作理念, 总之就是让一片白纸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创作人员, 能知道一出戏是怎样诞生的。透过这种课堂上的讲解、示范、与创作人员面对面的沟通, 以及最后真正走进剧场, 我们逐渐培养出年轻一代戏曲观众。剧团票务表示, 这种校园直销占票房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5 %。目前我们努力培养的是戏曲观众, 不是票友,所以重点放在教他们怎么看戏。只要进了剧场, 剧场自然有它的魅力可以吸引学生, 如果吸引不住,那就是创作者该反省、该继续努力了。

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非得立刻喜欢戏曲才行, 这个世界有很多选择, 文化本来就很多样。作为戏曲学者, 我们尽力告诉学生戏曲的美, 如何欣赏戏曲, 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在吸收能力最强的阶段接触到戏曲, 让他们知道世界上有这种东西存在。种子人心会发芽,只要时机到了, 种子自会发芽。

表演艺术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世界各国都是难解的问题。在内陆, 与其他表演艺术门类,如话剧、音乐、舞蹈相比较, 戏曲市场的弱化是最严重的, 因此特别仰赖国家资源的倾注。对于发展到这样成熟精致、自成体系, 而且已经到达国粹程度的一门艺术, 政府确实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它。但保护并不完全等同于指导, 戏曲界人才济济, 尽管大环境时常令人气馁, 但就个人有限的接触范围,无论学术界或剧场实务界, 许多人都仍富有使命感。如果没有使命感, 各位不会从四面八方来到济南,在天气这样晴好的时刻乖乖地坐在室内, 花上这么大功夫为戏曲发展出谋划策。

文化主管部门其实就像种花人, 指点大方向之后, 该重点努力的是维持阳光、空气、水的充足、土壤的肥沃, 种子落土, 自然会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比方前面所说的售票渠道如何打通, 宣传渠道如何落实, 乃至演员训练与养成、演员权益与福利的保障、经纪制度的建立( 包括演员的经纪、剧目的经纪、演出的经纪) 等等, 这些都有许多既有的条文规定, 需要有人出面协调沟通。这不

是创作者个人、院团或者单一地方文化主管部门能够使得上劲的事, 只有较高层级的文化主管部才有能力承担也应该承担的事。时代不断向前发展, 在时刻变动的环境中, 为文艺院团在新世纪创造更适合发展的条件, 应当是文化主管部门责无旁贷的义务。( 作者系台湾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成功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