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鲁迅化”为何会兴起?到底要去什么?莫言、余华观点一致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成就与地位是其他文化名人所不能比拟的。鲁迅可以说是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标。
鲁迅的作品为现代文学作家提供了创作的基础,他的文化思想为当代作家的文学观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鲁迅的作品为乡土流派的形成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鲁迅也是当代文坛的第一人。
鲁迅的作品形式有很多,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我们耳熟能详。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文学作品在文坛的地位也很高。
鲁迅的一些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和舞台剧的形式展示给观众。鲁迅的文章还被收录到教科书中,而且所占篇幅也不少。可以说鲁迅已经成为了文化名人的一张明信片。
可是这张明信片就要被摒弃了,'去鲁迅化'的浪潮不断的袭来。鲁迅的有些作品从教科书中剔除,现在还有人来质疑,抨击鲁迅作品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会有'去鲁迅化'的浪潮?
'去鲁迅化'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去鲁迅化'的说法呢?在09年的时候,有一些地方城市把鲁迅的作品搬出了教科书。这一做法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去鲁迅化'的现象。
'去鲁迅化'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些人支持'去鲁迅化',有些人反对'去鲁迅化'。两种阵营相持不下。这种现象引起的浪潮就是我们所说的'去鲁迅化'的浪潮。
虽然反对的声音居多,但是不争的事实就是,鲁迅的文章在教科书中的篇幅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五六十年代,鲁迅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有30多篇。到七八十年代篇幅是28篇左右。九十年代就只有15篇作品,直到现在,鲁迅留在教科书中的文章,只有5篇左右了。
这位文坛的圣人,鲁、郭、茅、巴、老、曹中排名第一的鲁迅。现在因为去鲁迅化,他的作品在书本里被慢慢的删减,我们心痛不已,可是教学书本的篇幅有限。想要丰富学生的见识与思维,加入一些新的作品与篇章,我们也不可置否。
'去鲁迅化'想要去的是什么?
既然提出了'去鲁迅化',在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篇幅也被大幅删减。那么这个'去鲁迅化',去的是什么呢?
首先一部分人认为,鲁迅的文章所描述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很遥远,对现在社会的教育意义并不是很大,新的时代需要更多,更现代化思想视野的文章。
其次,鲁迅的文章有一些激进的思想,甚至有一些偏激。文笔不够平和,所以《药》、《风筝》和《纪念刘和珍君》首当其冲就被撤下了。《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对比较柔和,意境美好,就被留了下来。
这些都可以说得通,也可以接受,但是竟然把'去鲁迅化'上升到鲁迅个人身上。抨击鲁迅的文章真正的价值。说是鲁迅的文章的价值被高估了,否定了鲁迅对当代文坛的贡献。这样的说法就让人不能信服不能认同了。
鲁迅的文章的确是有点晦涩难懂,他笔下的社会环境也有些阴森冰冷。鲁迅说当时的那个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虽然这些让人难以接受,但是现实就是如此,你不得不承认。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拒绝面对现实。世界有美好的一面也有阴暗的角落,不管切换到那个年代都是一样的道理。
该不该去鲁迅化,文化名人早就给出了答案
我愿用我所有的作品,去换鲁迅的一部《阿Q正传》都换不来。这是莫言对鲁迅的作品的最直接的评价。他说他在鲁迅的影响下开始写作,一直模仿鲁迅,研究鲁迅,但是也永远不可能超越鲁迅。
莫言说自己小的时候,对鲁迅的文章只是表面意义的去诵读,并不能明白其中的意蕴。长大之后才知道了鲁迅先生的深远用意,他的一些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也是借鉴了鲁迅的写作形式,感觉受益匪浅。
不光是莫言,贾平凹对鲁迅的评价也是极高的,他的《废都》中所塑造的人物还有故事情节,跟鲁迅的《药》都极其相似。都是以批判性的眼光与手法来透视社会现实。他们在思想上有高度统一的调性。
余华的《活着》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反响不错。采访中他毫不避讳的说鲁迅对自己的影响。他说能够写出余韵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电影也是一样。鲁迅就是这样一个能写出余韵的人,他的文笔不应该受到质疑。
'去鲁迅化'是一股短暂的思想逆流,不能因为难懂,因为时代的变化,就忽视鲁迅文笔的力量,跟鲁迅文学的真正价值。所以该不该'去鲁迅化'这个疑问也根本站不住脚。
小结
鲁迅用他的笔杆子塑造出无数的文化经典,他的创作不是为自己服务获得名利,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为革命者指明方向,激发力量。
鲁迅说,那些为了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勇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向他们呐喊,哪怕是微弱的慰藉。同样我们也有一样的责任,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时代变迁,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化了,不再是鲁迅所处的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不需要像鲁迅那样奋笔疾书为革命呐喊,为社会呼吁。但是鲁迅作品的文化精髓并没有与时代脱节。
就像鲁迅《故乡》里说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它现在一样有力的警醒着我们,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培养独立,创新的眼光去看这个社会,寻找正确的人生道路。
我们不应该用'去鲁迅化'去对待这样一名革命斗士,鲁迅用他的笔杆子为革命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