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专刊 山河旧影在 斯人堪入笔 2019年第62期 (总第417期)
《远去的乡愁》洪福远写生作品选
山河旧影在 斯人堪入笔
——序《洪福远写生作品选》
葛剑
奉在手中的这本精美画册,乃洪福远先生裒其早年水彩写生稿的自编集。集中收录了他1960年代在安顺、普定、花溪、黄山、苏州等地的采风写生水彩画百余幅,从中可见当时安顺诸地之风物面貌。福远先生在继承中创造,用他的丹青妙笔为今天为后人留下了新的地方文化史料,十分难得,的确珍贵。
洪福远写生作品 水城苏州 作于1982年
福远先生早已因著名蜡染艺术家之身份而享誉遐迩,而其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的身份却鲜为人知,当然也就少有人了解他关注国事、忧乐民生之情怀。我与先生之结缘,确正是因了民盟组织之原因。
20世纪90年代,我奉调进入中国民主同盟安顺市委工作。甫进时,便听老主委龙玫介绍,民盟有重视文化教育之传统,当时的安顺民盟已齐聚了包括安顺师专、农校、财校、京剧团、川剧团,以及一中、二中等众多的文化教育界精英。其后,我便陆续接触了周青明、管扬勇、王松年、王文远、洪阜、陈国光、索正辉、张顺琼、翟宏源以及洪福远诸先生。这些人皆是在各自岗位上有所建树之民盟成员。嗣后,随着接触深入,渐渐知晓福远先生为人谦和的性格和创制丰富、事功有成的人生,其仅凭一人之力创办了地方唯一一所“蜡染艺术博物馆”,且为民盟事务常年奔走。福远先生可述之事颇多,而纸短事长,此其中之情节,只有待他文另叙了。正是因了这层关系,福远先生嘱我在此写点文字。情之所在,此就算遵命走笔了。
洪福远写生作品 始信峰仙人桥 作于1982年
前几日,到先生宅中,得睹其用心剔抉搜编,只待付梓之清样集。说是震荡心脾或许过之,称为眼前一亮却是不虚!图集中展现的老街旧巷、房舍桥梁及其中人物之服饰发型、眼神情貌,无一不向我们展示出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特定的历史风貌!格古韵雅的新桥、波光涟滟的贯城河、席地摆摊的街市、轰轰驶过满是黄泥土路的汽车……一幅幅无声的画卷,却分明声情激扬地把我们拽回了渐行渐远的历史岁月。
时光飞逝,旧貌难存。昔日之今,渐演成今日之昔。天地悠长,过客匆匆。览昔伤怀,不胜唏嘘!感慨之余,极觉是集之宝贵。
洪福远写生作品 贯城河太平桥 作于1960年
我以为,福远先生写生作品,于有意无意间,用其丹青妙笔,为安顺诸地留下了昔日旧影,无疑,随着时光过去,这个画集的史料价值会更突显。交流中,先生言及出画集之动因,实缘于故友安顺考古专家郭秉红。正是秉红造访,于先生箧中发现遗珠,拂尘还光,顿为惊异和惋惜,即言这些画稿极有意义,要作者好好保存。不难想见,正是秉红先生以其考古专家特有的犀利深远之眼光,首先发现了这批写生稿艺术价值背后的历史价值。观赏之时,让人得以凭怀追思、荡心悦目。同时,此集亦为研究旧时物事提供了影像依据。
洪福远写生作品 老北街市场 作于1962年
行笔至此,突然发现,我们对洪福远先生本人之认识和研究其实还不够,从绘画艺术角度来说还没关注和开始。如前所叙,洪福远先生自荣获文化部所颁“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名号以来,名播中外,是无可争议的文化名人、艺术巨匠。不难想见,先生艺业上所能获得巨大成就,必当以其胸襟抱负、人品学识、画艺精湛为基。而这些,又绝不可以凭空而成,这其中肯定有许多当为后人知晓及借鉴之处。然囿于笔者之见闻,地方上对其人其作品之研究,当在稀缺之状态。究其由,一则相关部门应有的关注度不够,二来对先生自身成长过程之可供研究之事物亦不够丰富。《洪福远写生作品选》得以锓诸枣梨,也为研究先生提供了宝贵史料。诚想,一本读物之刊行于世,能有上述功用,亦值矣!
以上简叙,文不尽意,只当敷衍塞责,以付文债罢了。
已亥春杪
· 作者简介
葛剑:号岸石。省戏协会员,市书协会员。写发过多种体裁之文学作品,兼好摄影。出版个人专集《承认无知》,参与主持编写了《西秀区志》《黔中雄郡一一安顺》《灵性华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