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黔中百年口述史 一个《亚鲁王》歌师的传奇(下) 2019年第38期 (总第393期)
一个《亚鲁王》歌师的传奇
口述:陈兴华(2016年4月21日)
采访整理:胡一平、陈明
艰难的唱诵与坚守
1966年,我首战成功正处在一片赞扬声中而感到高兴,但好境不长,灾难来了。学校被拆散,停课闹革命。民间原生态文化便成为打击的对象,纷纷走向消亡,特别是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文化首当其中。歌师们都被视为牛鬼蛇神的代表,有的被丑化,有的被批斗,灾害不断。大多数人都放弃当歌师了,精美雅致的传统民间苗族文化面临濒危。在这紧要关头,我鼓起勇气,在麻山苗人的葬礼上,当别人都熟睡之后,我便偷偷地来到灵堂,主持葬礼,举行仪式,低声地唱诵,艰难地履行着歌师的职责,没有间断主持葬礼的义务。
1969年,我们弟兄分家,各自立业。由于家乡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为尽到当好家庭主户的责任,我走出家门,到原猴场区粮管所、猴场粮站参加粮食征购工作。从此以后,我在粮食部门工作,直到2008年底退休。
口述者陈兴华
在搞粮食工作将近40年的时间里,我除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搞好本职工作外,仍没放弃当歌师。当有丧事,我白天上班,晚上就匆匆赶往丧事人家唱诵亚鲁史诗,没有间断主持丧礼。其间,我意识到史诗已面临濒危,便在工作之余,用汉字来记录苗音的方法认真作笔记,不断丰富自己的唱诵内容,还想将自己唱诵的史诗制成文本,便于传承和保护。但由于水平有限,没有成功。后来我就收了陈仕清、陈仕才、陈仕昌、陈仕文、陈小碑、陈小华、陈小安、陈小富等8个徒弟,但因多方因素,只有陈仕清、陈小华、陈小安、陈小碑等4人坚持,其余都放弃了。近几年来,陈小碑和陈小华前后又离开了人世,现只剩陈仕清和陈小安两人。由此可见,亚鲁王史诗的传承实不容乐观。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和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在40年的漫长时间里,我除了做好单位的工作,还要抓好亚鲁史诗传习,精神压力不轻。特别是亚鲁史诗的传习工作,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偷偷摸摸地举行,提心吊胆,长期处在压抑和岐视的氛围中,抬不起头,不敢说句硬话,担心一被揭穿,饭碗难保。为赢得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好感,我除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搞好本职工作外,哪里有困难,我就主动到哪里去。当时交通很艰难,大家都不愿意下乡,我主动申请下去,并在农村的葬礼上唱史诗。其间,我的行动异常,曾经不知说了多少次“假话”。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假装不知,不但没揭露我的这些事,反而给我很高的评价,曾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局机关获得独一无二的“三优”称号。我也就很知足,不得不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晚年投身于挖掘整理《亚鲁王》史诗
2008年底,上级批准我退休,但单位领导请我留下来写粮食志。但我只上班得几天,总觉得不对头,因为单位职工都是年轻人,又是大学文凭,请我这个半文盲的人来写粮食志,这有损单位的形象,也是在同志们脸上抹灰,我坚决退出。同志们为我组织了欢送会。
2009年,我已65岁,智力有些衰退,跟随儿女住在县城安度晚年,在家休息。一次偶然间,在县里的电视台上听到了熟悉的唱诵声音,看见了唱诵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视频画面。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总认为自己看花了眼。为知真情,我找到在县政府部门上班的伍兴荣确认了此事。我震撼了,老泪纵横。我日日夜夜坚守的《亚鲁王》,真的能登上大雅之堂吗?于是便托人寻找这个人。最后得知是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先生带领杨正江等一群麻山苗族青年,在搜集整理和翻译《亚鲁王》史诗,并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非常激动,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等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口述者陈兴华编著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
后来,杨正江把我请进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工作室。我深感荣幸,积极和同志们一起学习、讨论、宣传,努力开展挖掘、搜集、整理、翻译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工作。其间得到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关心和帮助。2010年8月9日,我被评定为省级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代表性传承人。从此我认真学习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和权利。我依法依规开展传习工作。
2012年年底,我又被评为国家级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代表性传承人。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为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开展传习活动,并取得成效,以感谢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关心、帮助和信任,我决定将三位师傅传授的知识,以五言诗的形式翻译出来。经反复梳理、修改、补充和完善,到2016年3月底,基本完成了第五稿的修订工作。此稿共五章三十节。我同时还搜集整理了两千余行的民间苗族古歌(即逃婚、寡崽、欢迎、敬酒、欢送等歌),近四万行。现已请人将此书装订成册,发给徒弟,拿到异地学习。大家都表示很满意,现已有一徒弟即将出师。
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虽已面世,但非大功告成,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需要依靠党的领导,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将它拓宽、丰富、规范和完善。
· 口述者简介
陈兴华:男,苗族,1945年生于紫云。1969年参加工作,2008年从紫云县粮食局退休。国家级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代表性传承人,退休后参与《亚鲁王》史诗整理及宣传,并开展传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