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2)
知人心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2) 00:00 07:09
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情绪的变化
3、少年期自我中心性的特点
4、第二逆反期
重要性指数:☆☆☆
自我意识的发展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在婴儿期。
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少年儿童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要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四个: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对他人的良好反应,体现着自我欣赏的满足感,对某些不满意的外貌特点产生极度焦虑。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因为这影响着他们对自己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对他人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评价非常敏感。
4、有很强的自尊心。在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情绪和心境都会出现不平衡乃至暂时性的紊乱。
情绪的变化
情绪变化的特点有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这三个方面而烦恼。由于自尊心的驱使,好胜心受挫以及缺乏应有的满足时,他们体验者困苦,无助和深深的压抑感。
少年期自我中心性的特点
少年的自我中心性与幼儿自我中心现象不同。是以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
少年期自我中心性的特点可以用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两个概念来体现。独特自我是将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不理解别人为什么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不同。假想观众就是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将自己作为关注的焦点,自我欣赏的时候,觉得人人都欣赏他,自感不足时,觉得别人也都对他无好感。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从这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个阶段少年儿童的情绪起伏变化。
第二逆反期
我们平时所说的青春期,大家习惯称青春叛逆期,教材上称为第二逆反期。
反抗心理是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因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观念上的碰撞。
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反抗形式可以分为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和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这两种形式。
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引导最重要,最经常面对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也是父母。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要正确面对青少年逆反期这一客观现实,还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
结合前两节的小总结:
从出生到幼儿期,主要指0-1岁,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为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第二反抗期在青春期出现。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在两岁左右出现,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在青春期出现。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网络游戏成瘾
2、精神分裂症
3、自杀倾向
4、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重要性指数:☆
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在当今的社会,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的。
但是如果青年少持久的渴望玩电子游戏,乃至上网游戏几乎占据所有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初期出现精神依赖,中期出现躯体依赖,再后,出现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生活自理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等严重后果。
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有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青年少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还由于家庭环境不良和学习压力过大,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精神分裂症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有: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
自杀倾向
自杀这一心理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心理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的强大压力和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的违法行为比例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要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从儿童自身的发展路径来看,孩子的成长每一步都很重要。从儿童的发展环境而言,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再到社会等多方面配合的。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成长都有责任。
小结
1、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情绪的变化
3、自我中心性的特点
4、第二逆反期
5、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制作人:Cieopa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