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打太极 满清非专制顶峰 明朝绝不会出现皇族内阁

自古以来,能够架空君主的无非这样五股势力,后党(外戚),宰相,宗亲,军阀,宦官。而君主一般是在这几股势力之间打太极拳。

有的人认为,清朝时期,专制体制达到了顶峰。其实这一说法不完全正确,如果这一说法成立,何以慈禧太后可以架空两代帝王呢。专制制度如果真的达到顶端,是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完全架空皇帝的。事实上满清推行的是强人政治,部分强人的强势,让人产生了满清专制制度已经达到顶峰的错觉。然而一个政权制度的完善与否,不能光看他强势君主的操纵程度,也要看出了资质平庸的君主,这个国家还是否能有序进行。一般胡虏政权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一个民族的利益和君主的利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君主一般只会放心重用本民族的人,这正是内外有别,然而这种内外有别。却容易造成外戚势力和宗亲势力的膨胀。蒙元的皇帝多死于非命,满清出现慈禧太后和皇族内阁。都是这种内外有别体制下的产物,所以说胡虏政权只能做到一族专制,而无法实现完全的君主专制制度。

而宋明两朝的君主那是真的孤家寡人,对前文所述的几大势力都很忌惮。从宋朝开始,中国宁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减低军队战斗力,也要削藩。如此便很难产生军阀。外戚方面,没人能和皇帝门当户对,而皇帝也喜欢尽量找小官之女纳妃,为后。就连找驸马也喜欢找一些没背景的。并且对外戚只给富贵,不给权利。所谓一手遮天的潘国丈,庞太师只存在小说中。孤掌难鸣,这后党外戚势力也很难做大。宗亲势力更不用说了,其实宗亲势力是君主最值得依靠的一股势力。但皇帝是孤家寡人,对自己越亲近的人越忌惮。自周朝以后,皇帝对自己的那些叔叔最是忌惮。虽然有藩王之乱,但是没有听过中原王朝哪个藩王能够摄政的。所以宗亲也够不成皇权的威胁。宰相更不用说了咱初高中的课本,已经够详细的说明了皇帝是如何削减宰相之权的。

有人说不对呀,明朝时期,不是有所谓的宦官专政吗。然而明朝时期皇帝想杀哪个太监,就杀哪个太监。什么叫专政,专政是宦官完全架空了皇帝。宦官想杀哪个皇帝,就杀哪个皇帝。这才叫宦官专政。倒过来整那不叫专政。所以说宋明两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相对完善,对个人而言,君主专制可以达到顶峰,而对一个王朝而言,只有相对完善的制度。而不存在绝对的顶峰。

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摸索,搞出了一套极其完善的孤家寡人游戏。只是高处不胜寒,打太极拳需谨慎呀。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