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记之曲沃代翼:礼崩乐坏的的开始,“三家分晋”的祸根
曲沃代翼是为晋国的内战,耗时六十余年,最终小宗取代大宗。曲沃桓叔姬成师一系彻底打败姬仇一系,夺得晋国正统地位。曲沃代翼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开始。并且开创了不任公族的先河。打破了任人唯亲的制度,也为后世晋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但由于没有有效抑制异性公卿的势力,致使君权下移,最终爆发“三家分晋”。
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师。晋人师服曰:“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適庶名反逆,此後晋其能毋乱乎?”
当时晋人师服就说:“君上给儿子起名很奇怪啊,太子叫仇,仇者敌也,幼子成师,师为众,成其众便是立功业。长幼之名如此悖谬,晋国怕是要出乱子了”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晋文侯死后,晋昭侯即位,封桓叔于曲沃。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做侄子的国君封自己的叔叔在曲沃养老。可问题是,曲沃是晋国的旧都,面积比国都翼大好几倍。周礼规定,地方的城池必须比都城小三分之一。当时便有国民议论“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晋国的混乱在曲沃,本末倒置。然而不乱。
而曲沃桓叔受封曲沃时,已经五十八岁。相比刚即位的晋昭侯,曾参与其兄晋文侯重夺政权的曲沃桓叔显然政治斗争经验更丰富。曲沃桓叔有德行和才能,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很高,所以多许有志之士纷纷投奔他。
曲沃靠着非常优越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曲沃桓叔的苦心经营,很快就成为晋国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力和影响已经超过当时的晋都翼城。随着封地不断壮大,曲沃桓叔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他萌生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的念头。但面对曲沃势力的扩张,晋昭侯并没有采取措施制止。
晋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曲沃桓叔正想进入翼城夺权之际,当时晋国国君的支持者势力还很大,于是发兵攻打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兵败,只好退回曲沃。晋国人立晋昭侯的儿子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 ,并且诛杀叛党潘父。 至此,翼城与曲沃的对立完全公开化,晋国实际上已是两个政权并立。
晋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去世,终年七十二岁。曲沃桓叔死后,其子鳝继位,史称曲沃庄伯。曲沃庄伯死后,其子曲沃武公继位。在曲沃庄伯、曲沃武公的数次攻伐下,杀死五君(晋昭侯、晋孝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驱逐一君(晋鄂侯)。至晋侯缗二十七年,曲沃武公才消灭苟延残喘的晋国公室,并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使晋国重新统一。从此,分裂已达67年之久的晋国,开始以一个大国的面目重现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
曲沃代翼事件爆发后,公卿家族势力受到严重制约,大量异性人才的征用,使得晋国的国力急剧增强。一跃而成为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晋国在春秋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由于晋国的强大,其他诸侯国才不敢轻视周王室,才没有导致这么快的“礼崩乐坏”。甚至有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到了晋献公时期,晋献公担心再次出现“曲沃代翼”的事情出现,于是与大司空士蒍谋划,血洗公卿家族。并且不任公族成为了晋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自此,晋国公族再也不能左右朝堂政治。于是异性公卿逐渐强大。到晋文公死后,异性公卿直接影响朝堂格局,甚至能够影响王位的继承,君权的下移,异性公卿势力的庞大。致使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爆发。晋国,这个享国七百余年的国度,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