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绝观论•达理化众生分第二十五》探玄

【原典】

缘门问曰:“若人不达此理,得说法化众生不?”

 入理曰:“不得。何以故?自眼未明,焉治他目?”

 问曰:“随其智力,方便化之,岂不得耶?”

 答曰:“若达道理者,可名智力。若不达道理,名为无明力。何以故?助己烦恼作气力故也。”

 问曰:“虽然不能如理化人,且教众生行十善五戒,安处人天,岂不益哉?”

 答曰:“至理无益,更招二损。何以故?自陷陷他故。自陷者,所谓自妨于道;陷他者,所谓不免轮回六趣也。”

 问曰:“圣人岂不说五乘有差别耶?”

 答曰:“圣人无心、说差别法,但彼众生自心希望现。经云: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也。”

【探玄】

第十祖胁尊者。中印度人也。本名难生。初尊者将诞。父梦一白象背有宝坐坐上安一明珠。从门而入光照四众。既觉遂生。后值伏驮尊者。执侍左右未尝睡眠。谓其胁不至席。遂号胁尊者焉。初至华氏国憩一树下。右手指地而告众曰。此地变金色当有圣人入会。

言讫即变金色。时有长者子富那夜奢。合掌前立。尊者问。汝从何来。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汝何处住。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曰诸佛亦然。尊者曰。汝非诸佛。曰诸佛亦非尊者。因说偈曰:

此地变金色,预知于圣至。

当坐菩提树,觉华而成已。

夜奢复说偈曰:

师坐金色地,常说真实义。

回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谛。

尊者知其意。即度出家复具戒品。乃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付于汝。汝护念之。乃说偈言: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

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第一段探玄

一、缘门问曰:“若人不达此理,得说法化众生不?

弘法利生功德无量。什么样的水准可以讲经说法呢?这是个大善知识的标准问题。世人以好为人师之习气太重,故有此问以救治其病尔。

首先,说法话众其心可赞。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谁发心,谁就是使命禅的担当者。法供养无量众生是最高最殊胜的供养。

其次,为了达成下化众生之目标,就要先完成上求佛道之内圣之道修炼才行。先要学会,学佛像佛,思佛所思,想佛所想,说佛所说,行佛所行。所以说,第一要:听经闻法,广学博闻,增长智慧,成就辨才。第二要:依止大善知识给予格外提持,尽早上位,少走弯路。听说有句话是这样比喻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 所以,找到明师也很重要,可以有个传承,以便于弘扬真理布道时,能承先启后,发扬光大。第三,就是在讲经说法实践中三学增上,快速成就。第四,不明心见性不开口,也是一个自我激励的好办法,便于自己心通法通无所不通,达成内圣之道,也很伟大了!

 二、入理曰:“不得。何以故?自眼未明,焉治他目?”

在世间法来说,没有医科毕业文凭和从医执照,盲目行医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所以,弘法利生是要做大医王,故不是医疗事业全才,当好一个医院院长是不够格的。

开悟成佛,即是具足正法眼藏。自眼未开,就是迷惑颠倒凡夫之人,怎么做别人老师呢?所以说禅宗顿教法门也有个不成文的说法:“不破初关不开口。” 言语即乖,心行处灭。小处不可随便,何况弘法利生大事因缘,更要慎重为好。激励自己,抓紧参禅悟道,是个好主意。为了早日成为讲经法师,就要勇猛精进,全面提升自己的佛格和品质,增强自学自省能力,做到菩萨摩诃萨那样神通无碍更好。

第二段探玄

 一、问曰:“随其智力,方便化之,岂不得耶?”

世智聪辩不是智慧。虽然,很多人也逞能在口若悬河地讲,其实都是着相说法,不能圆通,不够圆融,也不会圆满。只是当事者迷,毫不自知,也不求教明白人把关和指点。业力习气作怪,意识心上折腾,误己误人而已。妄想功德福报,结果颠倒梦想,自增很多业障。故妄称自己有智力,也是妄语而已。

二、答曰:“若达道理者,可名智力。

达道之说,必转八识为四智,才是觉者。觉者方能使出本具的智力。凡夫之人使不来智力;虽然,在智力上是凡夫与圣人皆平等一如,但其也因不明所以,故现实中一点也发不出光和热来。

文殊菩萨是娑婆世界教务总长,主管布道和智慧修炼,亦即教育教学、禅修等等。普贤王菩萨代表“理”,主管行愿文化。是娑婆世界知行合一的代表性人物,即禅行者和修道人的伟大榜样。理事一如,才是真实利益。讲理和做事,不二为高。偏颇一边为低劣也。

三、若不达道理,名为无明力。何以故?助己烦恼作气力故也。”

不达道理,则是愚者,何能为别人当明师。

助己烦恼作气力,盲修瞎练没出息。

开口乱道多说术,以术害道罪大极。

第三段探玄

 一、问曰:“虽然不能如理化人,且教众生行十善五戒,安处人天,岂不益哉?”

禅学智慧,要救人出六道轮回,何须陷入天道,短暂小便宜不能占,要发菩提心才能了生脱死,乃至明心见性成佛作祖矣!

 二、答曰:“至理无益,更招二损。何以故?自陷陷他故。

二损:自己作为讲者,别人作为听者,两个方面都是损失。

若不明心,心属外道,所讲善法,全无道力和总导航为凭,故引人入歧路,跑偏航,是以造成自陷陷人的尴尬境地。

三、自陷者,所谓自妨于道;陷他者,所谓不免轮回六趣也。”

说了着相的法,自己的遍计所执自性和依他起自性,双双增强,我执、法执更加刚强难化了。加上好为人师,成大我慢,五毒俱全,焉能利人和觉他?障碍自己菩提路,得不偿失也。六道轮回深坑,必要苦集灭道或者十二因缘,都彻悟涅槃寂静法印之心,才能跳出来。或者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明心见性也可彻底解放思想具足佛智也。

第四段探玄

 一、问曰:“圣人岂不说五乘有差别耶?”

愚者妄测圣意,以为圣人说法是差别法,则不懂圣心即民心,即众生心,心心不异。故能自觉觉他。凡夫之人意识心作怪,陷在差别上,人我是非不断,业力所困,何能平等一如,普同救度无量无边无数众生耶?

 二、答曰:“圣人无心、说差别法,但彼众生自心希望现。

圣人无心,绝观忘守,无为无不为,差别亦非识,不是意识心为版本。凡夫之人意识心版本上运作生命模式,都是颠倒梦想,虽言说无差别,内心还会莫名其妙现在差别心深渊,难得出离。

三、经云: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也。”

说到大乘,小乘,乃至五乘佛法,都是圣人因机逗教,因病予药,因材施教,随顺众生而觉悟众生。医生开药方,或者下药,都是给病人用的,不是自己用的。圣人说差别是为度众生,不是为了自己。圣人无我无心,直心是道场,如如不动自在佛也。说即无说。不能说佛讲经说法了。佛陀四十九年弘法利生功德无量,未说一个字。述而不作,是后人结集经典,才有三藏十二部佛经存世。

祖元禅师偈语云:

雁山枯木实头禅,不在尖新语句边。

背手忽然摸得着,长鲸吞月朗滔天。

诸位善知识:

志向可高远,大道必真参。

菩提自性法,布道顺方圆…

(0)

相关推荐

  • 老子与禅讲记

    老子与禅讲记 禅与道的东方神韵 --写给照亮人类心灵的古今圣贤 旭日东升,曙光冉冉,世界一片精彩:禅悦华柔,道尊弥坚,万象普皆归心. 微起的岚风,拂过晴空的笑容,山水间,他们相约,相约在这古老而文明的 ...

  • 意成身差别相

    ​无常品第三之一其时,佛对大慧菩萨说:今当为你等说意成身差别相,你等好好听着,认真思维观察.大慧说:是的.佛说:大慧,意成身有三种,哪三种呢?谓入三昧乐意成身.觉法自性意成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诸 ...

  • 达摩《悟性论•慧解即圣分第二十一》探玄

    [原典]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 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 解圣法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 ...

  • 达摩《无心论•寂然太上分第九》探玄

    [原典] 又问:"何名为太上?"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位也. 三界之天,虽有延康,至寿福尽,是故终轮回六趣,未足为太. 十住菩萨 ...

  • 达摩《悟性论•佛不自成分第十七》探玄(下)

    [原典] 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 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 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若迷时佛度众生 ...

  • 达摩《绝观论•道遍于草木分第二十三》

    [原典] 缘门问曰:"道者为独在于形灵之中耶?亦在于草木之中耶?" 入理曰:"道无所不遍也." 问曰:"道若遍者,何故人有罪.煞草木无罪." ...

  • 达摩《绝观论•世有伪人分第二十六》探玄

    [原典] 缘门问曰:"何为真学道人不为他所知.不为他所识?何为也?" 答曰:"奇珍非为贫穷之所识,真人非为群邪伪人之所知." 问曰:"世有伪人,不闲正 ...

  • 达摩《绝观论•如杵叩钟分第二十九》探玄

    [原典] 缘门问曰:"若有初学道人,忽遇因缘,他欲来害,云何对治而合道乎?" 答曰:"一个不须对治.何以故?可避,避之:不可避,任之:可忍,忍之:不可忍,哭之." ...

  • 祝玄冲:天人合一道解胃经解溪穴第二十一·365医学网

    天人合一道解胃经解溪穴第二十一 作者:祝玄冲[1]  单位:武当玄武派十四代道医传人[1] 解溪穴出自<灵枢本输第二>:"胃出于厉兑------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 ...

  • 允禧(款| 山水册 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

    允禧(款| 山水册 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康熙五十九年,始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封贝子.五月,谕以允禧立志向上,进贝勒.十三年十一月,高宗即位,进慎郡王.其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征明,自署 ...

  • 《解人颐》第二十一辑:辟蠹集

    <解人颐>钱德苍 | 来源: 汉典古籍 赌博赋 有志之士,惟亲简籍.无籍之徒,专事赌钱.圆如骰盘,静极而方.方若骰子,动极而圆.红四绚烂,金幺鲜妍.钱财盈诸袖里,筹码堆于案前.习之者如醉如 ...

  • 达摩《悟性论•圣人无心分第十二》探玄

    [原典]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一地狱.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