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高中:青年教师课堂“高手”炼成记

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软实力,青年教师更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为了引导青年新锐教师健康成长,加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在学校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济钢高中多年来一直坚持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形成师徒关系,在各个方面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从“一对一”到“一对多” ,“七个统一”凝聚集体力量

济钢高中高一语文组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团队,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踏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李晓燕身为资深老教师,又是备课组组长,“竭全组之力,促青年成长。”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

“邢文明校长在师徒结对时就叮嘱我们,师傅要做好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师德表率,也要对徒弟进行教科研业务技能及班级管理经验的传授;徒弟要珍惜机会、虚心学习,在吸收师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领导的嘱托李晓燕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带领全组付诸行动。语文组内每位青年教师分别有对应的师傅,师徒结对虽然是一对一的,徒弟的学习、成长过程却是一对多的。不管是谁的徒弟,只要有疑问,大家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管哪位青年教师想听课,只需打个招呼,所有老师的课堂都会向他敞开;不管哪位青年教师上公开课试讲,不必多言,老师们会自发的出现在课堂上听课,课下更是反复交流、修改、打磨教案。每位青年教师都被宠成了组里的“团宠”。

语文组的传统是每周至少一次聚在一起集体备课,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讲的每组师徒会按照教学计划预先设立好论题,讲授过程中其他老师可以随时讨论和补充。“我们组有'七个统一’。”李晓燕说,“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练题统一,作业统一,讲评统一。每一步都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方向、有方法,让他们走的更踏实、更扎实。”除了集体备课外,平时只要一有需要,老师们就会聚在一起随时学习,做到了“大集备,小讨论,方向明确,方法具体”。

由于青年教师的从教经验较少,学校会有计划的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成长:工作前三个月不安排公开课,前半年不安排做学案,鼓励他们多听老教师的课;半年之后会给他们创造更多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比如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校级公开课,每学期末上一节课堂教学汇报课等,师傅们全程陪同,面对面,手把手,直至上出一堂满意的课。“作为青年教师,我必当以各位前辈为榜样,努力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李晓燕的徒弟高展说道。

贯彻“爱的教育” ,带领学生走进课堂

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济钢高中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各异的活动,如今已是青年骨干教师的王娇仍记得刚从教时参加的第一场青年教师沙龙:“每周五下午我们都会拿出一到两个小时进行读书活动,互相交流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我拿到的第一本书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在专业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给了我很多启迪。”

在长年累月的教育教学著作研读中,《爱的教育》令王娇获益匪浅,“我当了四年班主任,从高一到高三,班里总会有几个怎么管都不听的学生。”王娇说,她从书中得到启发,开始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痛点”,进行“因材施政”“对症施爱”。“老师对学生有没有爱,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如果是出于爱的目的去教育他,而不是随便发脾气,他是会信服的。”王娇现在的班级里有一个叫牛若宇的学生,平时状态有些懒散,知道他的英语比较薄弱,王娇就先送了他一本《新概念英语3》,让他知道老师是很关心他的;又通过多次家访,找到了他和父母缺乏沟通的问题,经过对家长的开导,牛若宇的父母开始主动表扬自己的孩子,慢慢的,早自习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的那个身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对学习充满斗志的牛若宇。

除了青年教师沙龙,学校还经常邀请一些校内外名师开展讲座,分享教学经验,从而督促青年教师积极钻研,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济钢高中就是有一种拼搏的氛围在。”王娇说,“每位教师都在奋勇争先锋,不愿意被落下。我如果有一堂课没有备好,心里也会感觉很不舒服。”

对王娇来说,师傅王培坤的教学理念对她的影响最为根深蒂固。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大多数老师都是先备教材,把教材上的东西按部就班教给学生,也就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但王培坤认为“真正的好课堂是带着学生走进课堂”,令人茅塞顿开。通过他的指导,王娇学会了首先考虑学生想学什么,而不是自己想教什么,在师生关系和教学工作上都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第一次接手时的迷茫感和急促感已经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不听课不上课” ,安全感造就更多成长空间

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曹佃欣在2020年6月份进入济钢高中实习,提前适应教学环境。9月1日正式开学后,在各位校长和主任的陪伴下,曹佃欣带领着班级新生一起军训,不仅跟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迅速了解了学校的很多规章制度,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2020年9月4日下午,学校在1号楼西1楼会议室举行了拜师结对仪式,曹佃欣成为了李晓燕的新徒弟。作为一名新老师,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课程教学,曹佃欣经常不知道自己讲的课是好还是不好,对于一些细节安排,比如课堂中的活动设计要占多长时间,她都毫无头绪。这时,“不听课不上课”的模式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按照高一级部的要求,同样的课程内容,青年教师必须要先听完老教师的讲授才能去上课,保证一周至少听两节课的频率,听完之后内容不能完全复制,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不少课程创意都是在老师们互相听课的习惯中迸发出来的。

在准备《红烛》这一课时,像多数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一样,曹佃欣陷入了一套刻板的教学流程中,一拿到这首诗歌,她就准备先介绍写作背景,再讲解每个小节写了什么、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等等,但当她听了李晓燕对于这节课的诠释后,得到了新的启发,“一对比才发现,晓燕姐姐的课程设计非常'有味道’。”曹佃欣说,“通过引子让学生找到诗歌赏析的详细内容,在阐述精神的同时补充写作背景,每一步都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把握。”曹佃欣对于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赞不绝口,也开始尝试打破常规流程,根据每节课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

“每次我拿着教案请教组里的老师们,大家都乐于分享,集思广益。”在不断的交流讨论中,曹佃欣已经知道了一个规范的语文课是怎样的,也非常明确语文课上要紧紧抓住逻辑体系,成长速度之快让自己感到非常意外。“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经常会凑在一起交流,大家都想象不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潜力。”在济钢高中这个大家庭里,代表新生力量的青年教师们充满了安全感。“因为做任何事情时都会有人在前面告诉你要怎么做,但他又不会完全限制你的自由,让你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是一个积累学识、沉淀自己的好方式。”曹佃欣说。

青年教师教学精湛,课堂“高手”炼成记

不久前,济南市第十五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主题教育竞赛活动公布评选结果,在全市中学组一等奖的名单中,济钢高中的语文教师王帅摘得总分第一名。

作为检验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含金量最高的活动,“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是全市青年教师的一个标杆,代表着青年教师们的最高水平,这也是年轻教师一入职就会设定的一个目标。

能参与到“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活动中,就代表已经是各个学校的最高水平,王帅能在高手中摘取“头魁”,实力可见一斑。

高中古诗词,是考查的重点,不过,也是记忆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们以更为轻松的方式去学习古诗词?王帅有五六年的时间,一直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激趣策略研究”,目前研究已趋成熟,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让她的研究得到了证明。

“情绪是诗词的灵魂。”拿出一首诗词,王帅用起伏的“情绪线”标注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懂了作者的情绪,一首诗词就走进了学生的心里。目前,王帅所教学生每个人都会自觉自主地画出“情绪线”,不少人甚至青出于蓝,比老师画得还要好。借助“情绪线”教学,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素养大幅攀升。

语文组的老师们提到王帅,都为她竖起大拇指:“她获的奖,太多了!”山东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二等奖……王帅的教研成果也很丰硕,已在国家及省级期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40余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