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从确诊到去世仅仅一年,提醒:持续出现5个症状,可能是脑瘤
57岁的王女士是一名学校教师,2年前她从繁忙的工作中退休下岗。一天王女士感到异常头痛,并突发昏迷,被送到医院后确诊为轻微脑梗。幸运的是,经过治疗王女士恢复了正常。
1年后,王女士的孙子出生,本是十分开心的事,但由于照顾婴儿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王女士再次感到头痛不适,并出现了右脸电击样阵痛的情况。
在女儿的陪同下,王女士到医院进行了核磁检查,被确诊为胶质母细胞瘤,而且瘤体已经非常巨大。
几经艰辛,王女士终于接受了切除手术并在术后进行放化疗。曾有3个月,王女士基本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动,并去了不少地方游玩。
不幸的是,半年后王女士的肿瘤再次复发,即便治疗后情况也未见好转,在4个月内相继出现记忆力衰退、生活无法自理、半身瘫痪等症状,最后还是遗憾地离开了。
胶质母细胞瘤到底是什么样的肿瘤,预后竟如此之差?有没有办法能够打败这种恶性肿瘤?
恶性脑瘤——胶质母细胞瘤,5年生存率不到5%
起源于脑部胶质细胞的肿瘤都被称为胶质瘤,根据恶性程度可为分为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其中胶质母细胞瘤最为常见,有50%的胶质瘤为胶质母细胞瘤,其恶性程度也是最高的。
我国每年新发胶质母细胞瘤病例约为4~5万,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成年人更为常见,高峰为45~70岁。
临床研究表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经过手术、放疗等积极治疗后,整体中位生存期可达20.9个月,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3%,2年为43%,3年为26%,5年生存率不到5%。
整体上来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较差,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复发。
难道对胶质母细胞瘤就无计可施了吗?
胶质母细胞瘤如此难治,原因之一是目前我们对这种病的了解很有限,胶质母细胞瘤是很有侵略性的肿瘤,可以很深地抑制免疫系统。
目前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一般会使用多种手段的组合,包括手术、放射线和化学疗法。
虽然普遍认为手术是更加好的方法,但是肿瘤常和脑组织重叠,通常无法完全切除。但目前为止并未有疗法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死亡率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2005年以后FDA也只批准了3种新疗法,分为是替莫唑胺,贝伐单抗和肿瘤治疗领域,过去十多年间研究人员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最新研究发现:球型核酸药物,可杀死致命脑肿瘤!
2021年3月10日,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球形核酸药物,在对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试验中证明,该药能穿透血脑屏障,抑制致癌基因并引发癌细胞死亡。
研究团队对8名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了实验,在手术前注射了少量球形核酸药物,手术切除肿瘤后确定该药能突破血脑屏障,在癌细胞中积累引起癌细胞死亡,降低Bcl2L12蛋白水平。
虽然目前只是进行了早期的临床试验,但这也代表了一种革命性新型药物的出现,可穿透血脑屏障的球形核酸药物,往后还有望应用到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中。
出现5个症状,警惕脑瘤“来临”
脑瘤发病前并非毫无症状,一旦出现以下6个症状,需要警惕脑瘤悄悄接近:
1.头痛。早晨时候头痛最严重,这是颅高压的症状之一,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癫痫。如果是肿瘤长在主要功能区,起病早期就能有癫痫的症状,包括肢体不自主痉挛后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失神发作等多种发作形式。
3.情绪或人格改变。患者会出现抑郁、易激怒、情绪淡漠、思维能力下降等情绪或者人格上的改变。
4.感觉障碍。身体出现触觉、疼痛等感觉障碍,听力、嗅觉和身体协调能力下降。
5.言语习惯改变。例如找词困难,言语不流利、答非所问等。
虽然胶质母细胞瘤难以医治,但科学家和医学界仍在不断努力。患者如果出现了脑瘤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远离放射线等高危因素。
参考资料:
[1]《首个临床试验:球型核酸药物,突破血脑屏障,杀死致命脑肿瘤》.生物世界.2021-03-14
[2]《中国科学家最新发现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关键药物》.腾讯健康.2021-02-21
[3]《15年来首个!肿瘤电场治疗国内获批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健康时报.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