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顶山散记
我曾与几位文友相约,要征服镇平境内的五垛山、尖顶山和苇湖山。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故,心念所致,必亲临其境而后达成所愿,视为快事。
试想,在虚空连绵的山谷之间,云烟飘渺,苍翠覆盖,山容万物而虚实相生,各行其道,云水相依,擎天立地。人若深入其中,顿觉渺小无比,时时感慨自然造化之浩荡厚德,令身心遁入回归舒适之境,实谓之道。
时逢重阳,秋高气爽,正值登高望远时节。驱车自南阳城西行50公里,即至镇平西北部——高丘镇境内的尖顶山。提到令很多旅游者都陌生的尖顶山,就避不开重提五垛山。此山脉属伏牛山余脉,圣垛为五垛主峰,海拨1665米,亦称北顶,与南顶武当山齐名,南北雄峙,均为道教的圣地。而五垛山的次高峰——娇女垛,即为尖顶山,其海拔1480米,矗立于圣垛西南3公里处,林深木茂。
值得一提的是,深山出才俊,尖顶山下便是名闻遐迩的黑虎庙村(小学,此地也因张玉滚的先进事迹而成为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地)。
关于尖顶山(娇女垛)名字的由来,有一段凄美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娇女垛下的黑虎庙村,住着一位娇姐,她天生丽质,面如桃花。妙龄二八的娇姐,既不慕权势,更不贪富贵,她不知退回了多少官宦人家的绫罗绸缎,也不知拒绝了多少自持有势的纨绔子弟。
并非没有心上人,她恋上了本村牧牛郎春雨。在她与春雨成婚的第三年,春雨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消息传来,娇姐与村人无不惊喜庆贺。好景不长,春雨在金榜题名后却另觅新欢,悲痛欲绝的娇姐受不了打击,一跃跳入滔滔的严陵河之中……后来,当地人曾看见娇姐变成一只金色的凤凰,飞落在村后的山顶上,涅槃重生。人们便将这座山取名为娇女垛,一直沿称至今,又因山顶突尖狭小,亦称尖顶山。
我们一行五人,在一处涅阳红茶场的建筑前踟蹰盘旋绕行,无奈的是山路十八弯,迫于山路的危险,最终还是在一个近似60度仰角的坡道下停车,开始攀登。
那一处茶场,新修了通往尖顶山主峰脚下的部分路段,虽是主峰山脚,放眼望去,周围群山辽阔,秋色渐深,山脊线被偶尔裸露出来的半幅花岗岩石劈开,一侧满是层林尽染的秋叶,另一侧则是波浪起伏的松涛。近处,便是挺拔耸立的几棵柿子树,一棵刚被摘过,地上满是折掉的树枝和摔碎的柿子,另一边的那棵则擎着一树的红灯笼,引人无限的向往和期待。
寻着被野草、落叶覆盖的羊肠小道,我们宛若是在高山之间探险前行。同行的青年作家兼导游郭成志走在队伍的前面,他已是第二次攀爬此山,却说还是不敢确定明确的上山路径,尚需在行进中摸索前人留下来的痕迹,间或时而才有的旧石板台阶出现,我们才会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父亲是这次重阳之行的长者,已80有余,他坚持走在队伍的中间,步伐稳健有力,一路上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舞。我和弟弟及风林兄殿后,一路紧随。
“上山哈嘴,下山拽腿。”父亲说,爬山是个极其累人的活儿,上山时坡度大,人近乎贴着坡面攀登,自然消耗体力大,故而需要大量吸氧,人就不停的哈哧哈哧。而下山时,人体重心后移,小腿肌肉拉紧,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往往会出现抽筋现象。
透过头顶马尾松露出的一丝金亮阳光,我们在半山腰一处废弃的房舍前饮水歇足。闲聊之间,我们畅谈到人生、工作与文学梦想,导游成志则打开话匣子,谈起了山水与人生状态依存共融的话题。
攀爬至旧时当地山民垒砌的石头寨墙前(史称"闹市寨"),我们纷纷驻足在寨门前留影。据镇平官网及史志资料记载,这段古老的闹市寨,创建于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重修于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从石寨的工程量可以想象得出,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和土匪的抢劫,所付出的苦力和心血是巨大的,是惊人的,但细究其思想根源,这也是道教始祖老子“避世”的传遗。
如今,部分寨墙已经坍塌,但记忆不会坍塌。寨墙上爬满了青藤,年年抽出新芽,新鲜涌动的叶脉似乎流淌着过往的浩然之气。抚摸着寨门,抚摸的是凝固的烟火,抚摸的何尝不是一段历史的传奇?!
自寨门以上的路径,显得逐渐清晰起来。周边的马尾松、栎树也显得愈加粗壮苍劲,间或有开满雪白的花的野山茶、缀满枝头的野菊花和一些不知名堂却开的依然热烈的野山花,在漫山虚谷之间,视野所及处,莫不是无限风光、秋色斑斓?
沿着腐叶铺就的山径,再往前行,腐烂的朽木、间或可见的红叶树、巨石阵堆起的天然石窝均映入眼前,一派自然轮回之景也。
迤逦绕行三五百步,渐出一片山中谷地,有竹林环绕,郁郁葱葱,仙气弥漫。拐弯处,有碗口粗的山茱萸排成一排,立于路旁的砌石墙内,枝枝蔓蔓伸过路径,走过去,豁然开朗,竟是一处净地,谓之“塔洼”。
这一处净地的西北侧,立有一佛塔,塔体现存四级(注:佛塔建造的最高级别为七级,佛教里所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指至高的德行造诣),正面书写“大用和尚寂光宝塔”。明塔立碑时间为明成化某辰年,推算应是成化八年(1472)或二十年(1484),早于明成化二十一年所建的宝林寺,这与民间所传的尖顶山“塔洼即上寺,宝林寺为下寺”是相符的。
佛塔左侧及前方,全是久栽的山茱萸树,而今红果缀满枝头,令人顿生一种古今沧桑穿越之感叹。此情此景,不由得悠然念诵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拾级而上,约100步开外,即是尖顶山山巅。如释重负,我们快步而上,来到山巅一块平地。山巅平地散散落落有马尾松多棵,树龄悠远,树干粗壮,树冠若华盖。
山巅东侧为尖顶山峰顶上的祖师殿,供奉着真武大帝,是老子的八十二化身。因山顶面积所限只建一间殿房,它与北顶上的祖师庙同时所建。据当地百姓传说,祖师爷曾在五垛山一带修行,附近的几个山头都去过。先在北顶,到过毛垛(高坵镇菊花场村境内山头),在尖顶山住过,所以这三个山头都建有祖师庙。祖师爷在去南顶武当山的路上,经过高丘镇上河村一山头休息,回望娇女朵挺拔的山峰,郁郁葱葱,云雾缭绕,景色远远超过南顶,是修行的绝佳地方,他不禁黯然神伤,流下泪来,悔不该这山望着那山高。山崖上顿时就冒出了两个小洞,小洞里往下滴着成串的水珠,形成了现在的滴水崖。
西侧则为一座娘娘殿,供奉着送子观音,很多香客不辞劳苦,到这里虔诚跪拜,只为点燃起延续家族之脉的香火。殿外的悬崖边,卧着一块重达数吨的长条巨石,望去,酷似一口横放着的棺材。据当地人传说,这是祖师爷和赤脚大仙打赌时置备下的。“棺材”寓意为“升官发财”,故而常有游人抱棺许愿,骑棺拍照。
娘娘殿后侧的悬空观景台,据传为“凤凰台”。久远以前,群山之间有蛇蟒流窜,危害民间。凤凰出没,猎杀蛇蟒,盘旋于此歇足。久而久之,此地便祥瑞环绕。
山高人为峰。我们一行人驻足山顶片刻,依次在祖师爷殿前焚香。下山时已近午后二时许。一路带风,轻松而惬意。林中云雀,偶尔在不远处鸣叫,那听起来宛若天籁的婉啭鸣翠,分明就是一曲天外梵音。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梁铁牛,笔名老铁,大学文化,做过教师和记者,现从事独山玉的收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