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知白守黑”首先是一种自然哲学
“知白守黑”,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就是: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老子的《道德经》包含着我国古代哲人的巨大智慧,但是,这些智慧,由于语言的艰涩隐晦,哲理的玄妙深奥,因此在理解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的歧义,以至于在后人的各种解读下,有了各种不同的认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普通人,读《道德经》,能得其一知半解,也算是不容易了。
“知白守黑”有人理解为:白就等于行动上的实干;黑则指对事物原因的思考。有人理解为人生智慧,处世哲学,韬光养晦之道。就是自己要明白是非对错,内心光明,行为纯正,却在外表上要装成愚钝,对世俗之流既不赞美也不批判,沉默笑看尘世,以沉默昏暗自守而做到“和光同尘”,“大智若愚”,“大隐隐于市”,不张扬炫耀,不贪慕虚荣,保持婴儿般的纯正。说到底就是“装傻卖楞”“出头椽子先烂 ,爽后的椽子赖朽”等等的“乌龟哲学”。
老子的知白守黑,首先是一种自然哲学。
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主要体现在《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就是为天下认识自然提供一种认识方法。白,就是“有”,是“显”物质;黑,就是“无”,是“隐”物质(暗物质);白,是“轻粒子”,黑,是“重粒子”;白,是“动”,是“进”,”黑,是“静”,是“退”;白是“器”,是“存在之物”;黑是“道”,是“存在”的本源;白是已知的世界,是知识的领域;黑是未知的世界,是信仰的空间……“知白守黑”才是人生完善又完美的境界。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指出:在大自然结构的最深远处,不但存在着“重粒子”,还存在着“轻粒子”;不但存在着“强作用力”,还存在着“弱作用力”;不但存在着我们日常能够感觉到的物质和能量,还存在着我们感觉不到的“暗物质”、“暗能量”。他说:大家也许不知道,那些人类目前无法看到的“暗物质”大约占到了宇宙总质量的95%以上,而宇宙中的暗能量是人们已经知晓的能量的14倍以上。由此再看秦始皇与陶渊明,这一强一弱在历史天平上的“重轻”之谜,就不难得到解释了。秦始皇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强子”、“重粒子”、“正物质”、“正能量”;陶渊明则是人类历史上的“轻子”、“弱粒子”、“反物质”与“暗能量”。轻的、弱的、暗的,并不比重的、强的、亮的更不重要。可叹当前的人类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恃强凌弱”,越来越“趋炎附势”,强权之下,时尚之下,柔弱轻虚幽静者几无立锥之地,这与新近发现的宇宙精神并不符合,甚至是相抵触的。
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的精神空间寻觅那些罕见的“轻粒子”、“弱粒子”、“暗物质”、“暗能量”。那么,我们也许就还会寻找到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那里。
所谓“启蒙”,就是“开启黑暗”,就是“拥白弃黑”。而在启蒙理念开拓出的工业社会、科技时代,人们犯下的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执于一端,只知白不知黑;只要白不要黑;只要强不要弱;只要进步而不懂退缩与回归,结果酿成了今日的生态灾难,失去了人类存在的根基。表现在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上,那就是只重外表,不重内心;只重物质,不重精神;只讲科学,不讲信仰;只讲手段,不讲道德;只想发财,不肯节俭;只求升迁,不愿隐退;只顾眼前,不管未来……启蒙运动以来,“光明主义”一统天下,人人向往光明,黑暗成了一个令人憎恶的字眼。君不见作为启蒙理性结出的硕果、现代化象征的“大都市”全都变成了“不夜城”。有白天、有黑夜,白天黑夜相互交替本是自然的规律,现代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包括政治财经,似乎都在犯着同一个“拥白弃黑”的错误,这也是当代人遭遇到的所有生存困境的根源。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那时,也将是陶渊明的再度复活。我愿意把我今天的这番话,作为对渐行渐远的陶渊明的幽灵的一次“招魂”。
应该看到,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中,陶渊明已经成为“昨夜星辰”。陶渊明连同他的自然主义的精神也早已死去。陶渊明已经成为一个被现代工业化、市场化“太大的光亮”置入黑暗中的“幽灵”。
知白守黑作为自然哲学,既可以运用于理解自然、美学、气功等自然物理现象,也可以理解政治治理和个人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