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三大核心之炼形篇
【世传之易筋经实际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易筋经和洗髓经。易筋者,欲坚其外;洗髓者,欲清其内。所谓“易”就是改变、改善,取生生不已之意。“筋”是人体的经脉。按中医的说法,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血气运行,都以此为联络。“易筋”就是通过导引、吐纳、推揉等方法,使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同时配合器具、药物的辅助,成就外壮神勇,使血肉之躯如同金石那样坚固,不为外邪所侵害,为日后修道提供保障。所谓“洗”,就是洗涤、净尽的意思。“髓”是人体血气生发之地,而脑又为髓之海,主人之思维灵明。“洗髓”的关键,就是通过修炼使肾水充盈,真气旺盛,开关展窍,将有形之身后天沾染的渣滓洗涤干净,从而智慧大开,神通显现,返还青壮,甚至可以了悟生死!
世人习惯称之为“易筋经”,往往省略了“洗髓经”的称谓,但学术内容的完整性是不能割裂的。易筋经是后天的层次,可积弱成强,是过渡阶段的有为方法。而洗髓经求的是先天的境界,是由武人道的归宿。
宋朝张伯端的《悟真篇》中说:“但知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严格来讲,洗髓经中也有有为的方法,但就层次而言,比易筋经高明许多。清朝刘一明的《破迷诗》中说:“有为岂是弄皮囊,做作千般总受伤,怎晓心传真妙诀,鬼神莫测扭阴阳。”因此尽管易筋经方法种种,流派众多,但终不见洗髓经传世,足见其珍贵!
真正意义上的洗髓经是中国道家养生的最高法则和核心机密,历代有成就者固然如鳞角,即使得全诀全法亦不多见。洗髓经之修炼法甚为艰巨,其中艰难非普通人所能希冀,基本不具备现实意义。故本文专讲易筋,不谈洗髓。先前曾见有人将易筋洗髓指为一件事,或有无知野僧将佛门“参话头”、“坐禅”冒充洗髓者,实乃断人慧命,不可信之。明末,海岱游人曾将易筋经的功效总结为九条:一曰祛病、二曰永不生疾、三曰终身健壮、四曰饥寒不迫、五曰多男秀、六曰房战百胜、七曰泥水探珠、八曰御侮不惴、九曰功成不退。而《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也归纳了十条效验,其中将“意之所至,坚于铁石,骈指可破牛腹,侧掌可断牛颈,去拳可碎虎脑”以及人体最薄弱的部位都可以“虽曰隐处,亦不畏椎梃”的如此骇人的武学境界都视为“末技”,说明易筋经之所以令习者无限神往,其中必有诸多高深莫测的方法。但令人困惑的是,大凡修炼易筋经者却百无一验,这种强烈的反差,恐怕真正是近百年来易筋经争议的焦点所在。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了笔者很多年,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传承中人为的因素呢?
中国的传统武学在传承上“三口不传,六耳不闻”,讲究的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这种近乎迂腐保守的师徒传承,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理解的。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真正窥入门径,登堂入室,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才会发现原来别有一番天地。这就好像一件文物,它的珍贵正是因为年代久远、稀有和神秘,才有传世的价值。如果随便就买得到,那么最后它的命运只能在垃圾箱里了。这种保守的传承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学术的纯洁性,避免了人为的阉割和拼接。
前人用生命为代价,穷尽了几代人的心血总结验证出来的东西,被今人在几个小时里便完成了改革和创编,这简直是对生命的蔑视和践踏,也是对先哲的嘲弄和污辱!前些年风靡一时的“武术热”、“气功热”和五花八门的神功大法,的确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然后躲在一旁很滋润地享受着生活,也让另一部分人走进了精神病院,继续憧憬着“超人”之梦。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我为易筋经的这种传承感到庆幸!
其实技术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提炼优化,应该是非常完善了。那么问题只有出在传承中的失真了,是人为的因素导致了易筋经的支离破碎,关键的技术和细微的火候变化都被隐藏起来或已经遗失掉。修炼者一开始修炼功夫,也许会有一些效果,可到了后来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只好半途而废,望功兴叹。】
炼形,乃泛指导引、拳术等一切肢体动作的总称。静功属阴,动功属阳。行功必得动静相兼,阴阳才能调合。尤其静功,易生痰壅火滞的弊病,而辅以导引炼形,有病祛病,无病强身,舒导气脉,绝少流弊,见效既快,自然令学者产生无限兴趣,由此登堂入室。
“性靠自悟,命赖师传”,此话是说性功的成败与个人的根器有很大关联,而命功是很精细的东西,要想取得效果,除了自己勤学苦炼,必须要有经验的明师口传心授,指出窍要才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形式。设想一个人如果赖在床上不动,用不到一年就会肌肉萎缩,成为废人。若区别于诸如生产劳动等日常活动,特定的炼形方法自然更符合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更能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和提高。这样一来,炼形也有了高低粗细的分别。低层次的功法一般多注重外在动作的变化转换,如导引术、外家拳法、瑜珈术等;层次较高的,则注重形与气合、形与力合、形与神合、形与意合、内外并重兼修,其核心的部分是呼吸的锻炼。
将十多种版本易筋经的炼形方法一一做过比对,有的繁复,有的精简,但归纳总结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舒通经脉,和合气血,滋养五脏,一向为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所推重,流行非常广泛。以《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为例,所传炼形之法计有正身、侧身、半身、屈身、折身、扭身、倒身、翻身、行身、定身、卧身,共 224 个动作。动作虽多,但是以韦驮献杵、倒拽九牛尾、青龙探爪、九鬼拔马刀等经典功架为主干,依据人体经络的走向、气血的运行、气息的升降,增加了身体的曲折旋转、手足的推挽开合,促进气血流通,关窍达利,阴平阳秘,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不过若论导引动作的繁多,恐怕无出其右者。数年前,我在刚开始研究易筋经的时候曾练过此功,全部功架做下来,要四个多小时。虽然用了这么长时间,非但不觉得累,反倒精神健旺,体力充沛,睡眠饮食均有改善,证明是有效果的。只是费时太多,较适合于时间充裕的人习练,但仍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养生功法。以我的练功体会,行功时排除杂念,全身放松,目含、耳凝、息匀、口缄,动作宜轻柔舒缓,不可有一丝拙力。每做完一部,即稍事休息,待调匀呼吸再接练下部。练功结束后,缓缓散步,活动肩背手足即可。若再行静功,动极而静,有妙不可言之境。但若求精简扼要,当以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为最佳。
另一类则是锻炼筋骨,专求内壮,激发技击神力。许多武术门派视其为不传之秘,作为辅助拳学的内功,兼行排打,可收金钟罩、铁布衫披坚抗锐之效果。较为著名的有熊氏大易筋经、韦驮劲、十二大劲、海字劲等。这种方法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呼吸配合动作的变化,使心、神、意、气、力合而为一,功深时敛气入骨,使髓实骨坚,激发人体的潜能。据讲,擅此功的人表面看起来骨瘦如柴,身上几乎没有肌肉,但力自骨出,可举千斤,饥寒不迫,以血肉之躯可摧金石。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又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昔有少林僧人亦行此术,积数年之功,两臂有千斤之力。
如今观所有已披露的此类易筋经功法,一般也只讲了身体动作的外在变化,至于如何配合呼吸,都一语带过,秘而不宣。难道呼吸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不止易筋经注重呼吸的锻炼,内家诸拳也是如此。我今年有幸被唐传形意传人唐风华老师纳为入室弟子,得窥原传形意拳的暗劲练法,其五行功架亦是在一呼一吸之间体味。本门前辈如唐维禄先生的轻功,薛颠先生疾如鬼魅的身法,傅剑秋先生走圈而盆水自转,皆出功于此,足以证明形气合一之妙,鬼神莫测。但有关形气合一、顺逆呼吸的转换以及其中的细微火候运用,必须要在有经验的明师指导下方能操作,古人不轻传即是此意。所以在此不便全盘披露,以免画虎不成,反类成犬。若有习者一知半解,盲目操作,祸及身体,岂非罪过!
在易筋经炼形中,下部行功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易筋经是武道合一的技术,它的下部行功明显与道家学术异水同源。有关练功与性的调合关系历来都是修炼者关注的焦点。而易筋经的下部行功算得上是另辟蹊径,是开源节流的典范。
所谓下部行功,指的是对下身进行特殊锻炼,除了不畏击打、用于格斗外,还能治疗性机能障碍性疾病,增强性功能,促进内肾健康,巩固先天之本源。世传武术中的铁裆功几乎都不出此范畴。大家都知道“食色性也”这句话,然而对于练功者来说,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自然鱼与熊掌兼得;运用不当,家庭不睦,行功不进,的确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受儒家礼教的束缚,历来对“性”讳莫如深,不是语焉不详,就是避而不谈。这种功夫的传承又是“传男不传女”,只限于师徒或父子之间口口相授,从不立文字,因此极具神秘色彩。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和《真传易筋经》等一些版本中也只简单概述其方法名称,谈到操作皆以一句“当以师传”含糊揭过,让人根本无从下手。
据师传秘要,下部行功一般分为两部十法,行功时必须正念清心,由轻至重,循循而进,严禁操之过猛,反致受伤。实际上这种下部行功是一种顿法,据《古本易筋经》载,百日即可见奇效,当不是虚言。
但下部行功有两个要点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其一是开源节流。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曾做过非常生动的比喻,这就好比世俗治家之道,既要开源,指贫困之家要能赚钱,丰富家藏,以此比喻身体衰败、肾亏气虚者要通过练功,强壮身体,补足亏损;又要节流,指赚了钱成为富贵之家,要重保守,若挥霍无度,人不敷出,终归于贫,以此比喻身体通过练功强壮之后,要知节制,切不可夭损寿命。其二是温养固本。下部行功时由于意、气、力都集中在下部,用药物烫洗也仅是舒活皮肤气血,而由练功产生的虚火必然旺盛,需要滋阴祛火,培固本元,才不致虚阳亢进。《古本易筋经·下部行功法》说:“养者,功成物壮,固能惯战。然不养之,难免无虞。故又宜安闲温养,切无驰骋多战。”这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真正秘不示人的关键所在。
易筋经下部行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济世良方,是整个易筋经技术体系中最具普遍现实意义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它,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挖掘整理,使之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善莫大焉。
一种流传较为广泛的《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是峨嵋医师周潜川大夫整理的版本。周潜川大夫修习峨嵋正宗十二庄法,尤精于导引按跷、丹药服饵、气脉流注等峨嵋医术,生前一直从事中医中药和气功的研究,留下了约两百多万字的珍贵资料。另一种是清代蒋觐园先生得自少林老僧秘传的易筋经,该法首见于《少林内功秘传》。这套易筋经共分两个部分,前十二段为动功,后十二段为静功,较为精奥,原本称后十二段为成功之秘要。两部功法可分可合,与俗传之法相比,独见天地,是非常珍贵的法本。
【关于易筋经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佛说佛理,道说道源。其实易筋经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术,其传承绝不依赖任何宗教的教理教义而得以延续。易筋经的本质乃作用于人体,改造人体生理功能,获得超于常人的生理潜力和对固有生理极限的突破,这才是易筋经千年不衰的生命力所在。任何宗教附会和神话臆造对于学术研究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非得用理论来诠释易筋经的技术内涵的话,我认为中医理论是最科学的一种手段。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上看,易筋经应该起源于“五禽戏”和“八段锦”,因为无论是坊间各种版本还是民间秘传流派,三者之间的修炼本源和指导思想都是一致的。从发展年代上看,五禽戏早在汉代就已十分完善和成熟,到唐代则衍生出诸多流派。八段锦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北宋政和年间,而“易筋经”一词的真正确立较晚,约在清代中晚期。但是,据宋朝张君房所著《云笈七签·茅山贤者服内气诀》载:“所谓易者,能易精易形也,常法能爱精,握固,闭气,吞液,则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液,液化为骨,常行之不倦,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骸,三年易血,四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十年成道……”可见,以“易”为修炼核心和鲜明手段的锻炼方法,在宋代就已经广为流传,但这些方法还局限在中国古代导引、吐纳、存思等专注于养生的内炼方面。
那么,易筋经与武学技术相融汇是在何时呢?应在明代。回溯历史,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争导致军事格斗技术的改革和发展,也必然促进徒手格斗技术的繁荣。另一方面,道教在明代繁荣时期的世俗化趋向,使一向注重养生实践的道家学术得以广泛地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五禽戏”、“八段锦”衍生出来的养生技术与武学技术在完美结合后,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和升华。在这个时期,成就了一位武道合一的典范,一位继往开来、震烁古今的大宗师——张三丰。而清朝凌延堪所著《校礼堂文集·与程雨仲书》中提到的天台紫凝道人,可能是易筋经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人物,或是易筋经修炼的有成就者。
在研究易筋经的时侯,我从资料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各派武林人士为了争夺易筋经而互相残杀,引起了统治阶级的重视。于是,乾隆皇帝颁旨,令少林寺将珍藏的易筋经交出,由国家刊印发行,广为传播。虽然我没有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故老相传,易筋经因为少林寺而名闻天下,确是事实。从现有的版本刊行年代上看,也都出自清朝,说明它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完善过程,到了清代,易筋经已经发展到了空前鼎盛的时期,其锻炼方法广为释、道、儒、医、武诸家所借鉴和融合,形成了各自风格独特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