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挂吊瓶也坚持买票看,《红海行动》这三点让吴京脸红

《红海行动》上映9天,截止到2月24日票房已近18亿,继续领跑春节档。在3月9日《黑豹》上映之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虽然《黑豹》口碑很好,但是也很难阻止《红海行动》前进的势头。

2月23日本是工作日,但《红海行动》拿到了超过40%的上座率和2.1亿的票房,这说明还有大批观众支持电影,朋友圈有好友发了一张照片,在《红海行动》某场放映上,有观众挂着吊瓶前来支持红海行动,现场观众都表示服气。这种势头让人想到了去年暑假《战狼2》上映时的盛况。

但是,多数观众都清楚的感受到《红海行动》在影片质量上是完胜《战狼2》的,豆瓣评分上也能看出差距,《红海行动》8.5,《战狼2》7.2。那么《红海行动》到底比《战狼2》强在哪?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是,同为战争题材,《红海行动》更专业。因为海政的参与,《红海行动》是实打实的战争片,不过同为撤侨背景的《战狼2》,恐怕吴京更愿意将电影定义为动作片吧!《红海行动》呈现的是真实战争,从军事装备到战略战术,和《战狼2》都有云泥之别,开场观众就能看到临沂舰,以及一场惊心动魄的商船营救人质戏,基本就已经能断定完胜《战狼2》了。在军事装备方面,《战狼2》基本是没什么章法的,吴京更注重的是大场面的烘托,以及和他擅长的动作的结合,《红海行动》小到手枪,大刀迫击炮都非常专业,并且做到了精准还原打击效果,比如战士握着手雷,手雷在手中爆炸那场戏,一般的电影肯定是做成整个人被炸得粉碎的效果,其实这是夸大了手雷的杀伤力,电影中只是炸碎了一条手臂,是有出处的;另一方面,电影也不忽视武器的打击效果,比如迫击炮击中巴士,车内宛如人间炼狱的惨烈状况,其实也是迫击炮威力的真实反馈。影片中演员都经过长达半年的军事训练,所以从端枪到射击,细节处包括怎样包扎、怎样用止血带,都十分考究,这些是《战狼2》望尘莫及的。

其次,在叙事上,《红海行动》更高级。《战狼2》几乎是从头打到尾,一直没停歇,虽然没有尿点往往是对一部电影的褒奖,不过太过紧张,一点也不给观众放松的机会,就会让人很容易审美疲劳了,这也正是过山车就是要有起伏跌宕才能让观众更刺激的原因。《红海行动》叙事上处理的很好,张弛有度,韩寒说电影“没气点”,其实我不太认可,电影留出了不少给观众喘口气的几乎,而这些时间被用来塑造人物,比如张译和海清两个人之间的文戏就是如此,而从撤侨、救人质,到最后的找黄饼,其实在叙事节奏上是层层递进的,也让战争的紧张程度层层加码,这也是《红海行动》高级的地方。

另外,在角色设定上,《红海行动》更合理,这也是两部电影最大的不同。《战狼2》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路线,为了能完成冷锋一个人对抗整个恐怖分子团队,营救同胞的任务,电影不得不把翻拍都塑造的很傻,甚至包括行为动机都难以自圆其说,这是《战狼2》让很多观众诟病的地方。《红海行动》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战争其实最忌讳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要的是团队协作,有团队精神。所以无论是张译饰演的队长,还是其他队员,从他们身上看不到什么主角光环,他们只是战士们中的一份子,有一个朋友跟我说,看完电影之后,甚至都记不清几个演员的脸,我跟他说这样就对了,这就是一部没有主角光环的电影,不过在战争片中也是最合理的塑造方式。同时,反派也变得凶狠且有智慧。他们对蛟龙分队展开各种围追堵截,还有伏击,他们有更强的火力、更高级的武器,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才能营造出让观众爽出天际的观感。

最后一点,是演员的表现上,《红海行动》里,饰演队长的张译,记者海清,狙击手黄景瑜,还是两个机枪手等,都有非常精彩的表现,也足够专业,这些都是用辛苦换来的,开拍前6个月的专业军事训练,拍摄中间不间断的体能训练,让他们看起来从里到外都像军人。可是有主角光环的《战狼2》里,吴京始终带着动作演员的影子,其他军人,包括恐怖分子,其实都让人觉得差了一口气。

至今,还有不少观众在说《红海行动》是跟风之作,在这里再科普一下,《战狼2》2017年暑期上映,《红海行动》是2017年2月开拍,到《战狼2》上映的时候,刚好差不多拍完,所以没有跟风,林超贤和吴京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手法,带来两部截然不同,但都让让观众难忘的优秀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