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将在全球超《阿凡达》,成单片单地区亚军
8月13日,总票房报收3.33亿,其中《战狼2》收获1.99亿,依旧势头凶猛,累计45.59亿,破50亿毫无悬念,到底能走多远,没人能做预测。而同档期其他影片则表现平平,《侠盗联盟》4540万,累计1.48亿;《心理罪》4520万,累计1.63亿;《鲛珠传》最可惜,只有1930万,累计8281万,尚未破亿。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累计票房过5亿,但单日票房已经跌的不成样子,显然到不了发行方光线影业的保底线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战狼2》虽然在北美上映遇冷,但却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扳回一局。目前《战狼2》累计票房已超45亿(约合6.84亿美元),目前已高居全球单片单地区排行榜第三名,仅次于《星球大战7》和《阿凡达》分别在北美地区收入9.37亿美元和7.6亿美元的成绩。这说明什么呢?意味着《战狼2》在国内拿到票房总冠军之后,可以跑到北美和好莱坞一争高下,而超过第二名《阿凡达》在北美的单地区票房,只需要再卖不到一亿美金,折合成人民币也就是6亿左右,以目前《战狼2》的排片、上座率和票房走势来看,超过《阿凡达》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悬念的,能和詹姆斯·卡梅隆一争高下,国产电影真的是扬眉吐气了!

或许有人会说,《阿凡达》都是六七年前的电影了,就算赢了也胜之不武。但要知道北美和中国的电影市场不同,北美很早就已经发展的很成熟,银幕数也趋于饱和,近年来银幕数未增反降。也就是说,即便《阿凡达》放到现在再北美上映,大概也就是当年的水平,而即便《阿凡达》放到今天在中国上映,票房真的能达到《战狼2》的高度吗?我觉得也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再有半个月暑期档就要结束了,从目前来看,整个暑期档的排位基本已尘埃落定,鉴于接下来都没有什么大片,整个八月份值得一看的《贪狼》和《破局》都是动作、犯罪类型片,市场体量有限,接下来的半个月,直到《敦刻尔克》上映,依旧是《战狼2》的天下,半个月的时间,有望冲击60亿。跟在后面的排位分别是《神偷奶爸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建军大业》、《心理罪》、《侠盗联盟》、《鲛珠传》。这样的排名让人深思。

思考1:对续集的开发能力和好莱坞相去甚远
首先,继续说全球单地区票房排行榜,尽管《战狼2》在中国创造了票房神话,但和排在第一名的《星球大战7》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纵观好莱坞的电影,在全球热卖的很多作品都是《星球大战》、《速度与激情》这样的长寿续集,也是出品方对IP一步步培植的结果,或者是漫威那样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在《雷神》、《美国队长》等单人小传吸完金之后,再用《复仇者联盟》继续赚钱。
而反观国产电影,几乎没有长寿的续集,《战狼2》取得了票房神话,就算吴京再拍第三部,还能这么好运吗?我觉得很难,尽管《战狼2》很燃,热血,有诚意,打的猛,但也必须要承认,《战狼》这个系列缺少宏达的世界观、缺少可以传承的文化、缺少有远见的人物设定,这也是整个国产电影面临的困局。

思考2:对IP的开发能力仍需摸索
中国观众喜欢奇幻、仙侠题材,同时这类题材也是特效施展的绝佳舞台,登上大银幕,也有天生的优势来吸引观众。但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九州的概念,几乎都被电影创作者们玩坏了。是我们的IP不好吗?是电影工业技术上不达标吗?我觉得都不是,问题还是出在对观众口味的揣摩和剧本开发层面上。换句话说,故事讲的太糟糕,而这对于所对应的IP,乃至整个类型的发展都是有很大伤害的。

《鲛珠传》导演杨磊对我说,《鲛珠传》的续集故事都已经有了,如果票房表现好就会继续拍,同时他其实是想学习漫威的那套做法,也构建自己的一套“生态圈”,但遗憾的是第一张牌既打烂了,不用说整个生态圈,续集有没有机会拍都成问题。并且,九州本身对于影视改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宝藏,《鲛珠传》失败了,原本打算拍摄后续作品的人,还敢出手吗?

思考3:国产电影走出去需要努力
《战狼2》大卖全民欢腾,但有没有人冷静的想过,这是不是我们中国人在自己YY,毕竟《战狼2》在北美遇冷,外国人根本不吃你这一套,长久以来,除了李安的《卧虎藏龙》等寥寥几部华语片外,多数国产电影都只有中国市场,这样其实不好,需要想办法改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香港电影市场的发展历程,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卖给东南亚各国,相对有很大的市场,所以电影工业十分发达,但后来逐渐没落,至今很多电影人北上,港产片已越来越少。居安思危,虽然内陆市场庞大,银幕数众多,但每年上映五六百部电影,真正赚钱的有多少?如果一旦36部引进片的限制打开,有更多的进口电影涌入进来和国产电影抢市场,情况只会更糟糕。所以,怎样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符合全世界观众口味的电影、创作能够让更多国家的人在价值观上认同的电影,其实是我们需要探索的。
真心希望国产电影能越拍越好,到时就不是在自己的主场比,而是到北美和好莱坞一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