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16讲:离娄(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16讲:离娄(上)解读1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第1—8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实施仁政要“法先王”和“选贤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我批评,注重修身;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等理论观点。

教学重点:“法先王”和“选贤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

【导读】

《孟子.离娄》上篇原文共28章。内容涉及政治和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时间的跨度也比较大,许多内容难以确定是在何时、何地、就何人而发表的言论,所以只能看作孟子所讲、弟子们所记的语录。

以“离娄”为篇名,盖因《孟子》一书原无章节,后人分章节时以第一句话的内容为章节题目。关于离娄这个人物,他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也不是尧舜禹三代时期的人物,这个人物比较久远,据说是黄帝时代的人物,也就是一个传说。焦循《孟子正义》注:“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就每章的具体内容而言,基本上是以孟子的语录为主,也有少量孟子与学生、外人的对话,以“论”为最多。其内容亦比较广泛,包括了孟子论治国之道、论个人的品德修养、论教育、论孝道、论“经”与“权”关系等等。

第一章

【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榘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云:'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注释】

①离娄:相传是黄帝时目力极强的人。公输子:名班(亦作“般”),鲁国人,故亦称为鲁班,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巧匠。

②规矩:规,圆规,是画圆的工具。矩,曲尺,是画方的工具。

③师旷:春秋晋平公(前557—前532年在位)时的著名乐师,生而目盲,善辨音乐。

④六律:我国以律管确定乐音的标准音高,一套完整的律管共十二个,单数的六个管称“阳律”,简称“律”;双数的六个管称“阴吕”,简称“吕”。此处的“六律”是概称定音律管。五音:古代以宫、商、角、徵、羽为音阶。

⑤闻(wèn):声誉。

⑥愆(qiān):过错。忘:疏漏。

⑦率:遵循。

⑧准绳:准是测量水平的仪器,绳是规范直线的工具。

⑨揆(kuí):尺度,准则。

⑩完:坚牢。

⑾蹶(ɡuì):动。

⑿泄泄(yì):多语的样子。

⒀闭:通“辟”,意为排斥、抵制。

【译文】

孟子说:“离娄眼神好,公输班技巧高,但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也不能画出方、圆;师旷耳力聪敏,但如果不依据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虽有尧舜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太平。现今有些国君虽有仁爱之心、仁爱之誉,但老百姓却不能得到他们的恩惠,也不能被后世效法,就是因为不实行先王之道的缘故。所以说:'仅有善心不足以用来治理好国政,仅有法度不能自行实施。’《诗经》说:'没有过失没有疏漏,一切都按先王的典章。’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还从来没有过。圣人既已竭尽了视力,再加以圆规、曲尺、水准、墨线,来制作方、圆、平、直的东西,使这些东西用之不尽;既已竭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使各种音阶应用无穷;既已竭尽了心思,再接着推行不忍心别人受苦的政策,使仁爱足以遍惠天下。所以说:'筑高台必定要依傍山丘,掘深池必定要依傍河泽。’治理国政却不依靠先王之道,能称得上明智吗?因此,只有仁者才适宜处在领导地位,不仁的人如果处在领导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天下的百姓。在上者没有行为准则,在下者不守法规制度,朝廷不相信道义,工匠不相信尺度,官员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这样的国家还能保存下来,那是侥幸。所以说:'城垒不坚固,武器甲胄不充足,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开垦,财物没有积蓄,不是国家的灾害。在上者不讲礼义,在下者没有学问,作乱的小人兴起,国家的灭亡就在眼前了。’《诗经》上说:'上天正在震怒,不要那样多嘴。'多嘴,就是啰嗦。侍奉国君不讲道义,进退之间没有礼仪,言谈诋毁先王之道,就好像多嘴啰嗦一样。所以说:'要求国君克服困难叫做恭,陈述善德、抵制邪说叫做敬,认为国君不能行善而坐视不管叫做贼。’”

【评析】

本章论述当政者实施仁政要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

  “法先王”是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相反,“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来之有也。”正反两方面的道理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一定 要“法先王”。孟子的“法先王”思想,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思想的继承。

  选贤才是因为“惟仁者宜在高位。”一旦不仁者窃据了高位,奸邪当道,残害忠良,必然就会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世风日下,天下大乱。历史依据不胜枚举。所以,一定要注意领导干部的选拔。

  本章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现在已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冒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大家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要求健全法制法规的呼声日益强烈。当前全民普法教育的进行,都是在“以规矩”而“成方圆”。

第二章

【原文】

孟子曰:“规榘,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注释】

①幽、厉:指周幽王、周厉王,都是含贬义的谥号。

②鉴:铜镜。这里指借鉴。

【译文】

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要做国君,就应尽国君之道,要做臣属,就应尽臣属之道,这两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不用舜侍奉尧的做法来侍奉君主,就是对自己君主的不恭敬;不用尧治理百姓的做法来统治百姓,就是残害百姓。孔子说:'治理天下的道理只有两个:行仁政和不行仁政而已。’残害自己的百姓过于厉害的,就会自己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己遭遇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称为'幽’、'厉’,即使是孝顺仁慈的子孙,经百世之后也无法更改。《诗经》上说:'殷商的借鉴并不遥远,就在那夏朝桀统治的时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析】

没有规矩,画不好方圆;没有六律,也校正不好五音。没有准则,事情也就干不好。历史的经验,就是用来作为现在人现在所作所为的借鉴的,学习历史的经验,就可以少走弯路,少撞南墙,少被打击,少受挫折。

历史的经验是人们可以凭藉及效法的准则,典范榜样的树立,也是希望人们的效法。尧、舜因为爱民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幽、厉王因为残暴昏乱而被人民诅咒,就是为君之道的行为准则。舜事尧是为臣的行为准则,尧治民是为君的行为准则。不论干什么都要遵循一定的准则,都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否则就乱了套。

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是没有经验的,因此就只能总结历史的经验作为面对未来的借鉴。虽然历史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未来的发展变化,但总结天、地、人、万物的发展规律,历史的经验确实是可以借鉴的。借鉴并不一定就是要死搬硬套,全套照搬,照本宣科,而是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学习,若是统而收之,则糟粕不能去,而精华亦将埋没其中。

第三章

【原文】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注释】

① 社稷:土地神和农业神,用来代称统治或政权,指国家。

② 四体:即四肢。

强(qiánɡ):勉强。

【译文】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由于仁,他们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国家之所以兴盛或衰落、生存或灭亡也是如此。天子不仁不能保有天下,诸侯不仁不能保有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保有宗庙,士人和普通老百姓不仁,就不能保全身家性命。如今,有些人憎恶死亡却乐于干不仁的事,就好比憎恶喝醉酒却偏要去喝酒一样。”

【评析】

本章雄辩的句式颇为感人:“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现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这就好像既害怕醉却又偏偏要去喝酒一样。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 “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现在的人既想无敌于天下却又不行仁道。这就好像既热得受不了却又不愿意洗澡一样。

  这一类相同的句式,指出生活中的悖逆现象,以此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往往如以掌击背,令人幡然猛醒,尤其具有启迪意义。

第四章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注释】

① 言:语助词。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亲近,就要反过来问自己是否仁爱;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就要反过来问自己是否明智;礼待他人却得不到别人回应,就要反过来问自己是否够恭敬。凡是所做的事情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他。《诗经》说:'与天意相配的周朝万岁呀!幸福都得自己寻求。'”

【评析】

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一起。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有强调的必要。

在《公孙丑上》里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从治理国家来说,是正己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爱,一般来说是有回应的,不论什么样的爱,如果没有回应,也就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

第五章

【原文】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注释】

① 恒:常。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老话,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国的基础在于家,家的基础在于个人。”

【评析】

  儒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为本,先己后人,推己及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今天面对利益,要求奉献,强调公而忘私,先人后己;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似乎与孟子所说的路数恰恰相反,关键是出发点不同。

其实道理是相通的。都是要求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才是最根本的。治理天下、国家、家庭,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提高个人的素质。而提高个人的素质,则需要每一个人都能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都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

第六章

【原文】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注释】

① 巨室:指贤明的卿大夫家。这里指贤明的卿大夫。

② 沛:大。

【译文】

孟子说:“治理国政并不难,只要不得罪那些贤明的卿大夫们就可以。因为他们所仰慕的,整个国家都会仰慕;整个国家所仰慕的,天下的百姓就会仰慕,这样的话道德教化就可以浩浩荡荡地充满各个地方了。”

【评析】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大族是有原因的,所谓的世家大族并不仅是靠侵略和剥削压迫人民而得来的,有很多是在建立和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后,使国家得到治理和发展,也使自己的家族得到治理和发展,因而代代相传,成为一个世家大族。

君子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无法要求自己做到,也就无法要求别人做到。本身藏有不合恕道的思想,却去教训别人实行恕道,那是没有的事。所以要想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自己的家庭。而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就能使小家庭发展成为世家大族,因此世家大族就为人所仰慕。

因此孟子说不得罪那些世家大族是很有道理的,然而,不得罪并不是说对他们没有要求,而是希望他们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政治主张能够得到世族大家的支持,有利于推而广之,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拥戴。

第七章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注释】

①役:役使、听命。

②绝物:赵注云:“物,事也。大国不与之通朝聘之事也。”不通朝聘,即没有国家与之来往,犹现在所说的走投无路。

③女(nǜ):嫁女儿。吴是当时的强国,齐景公因抵御不了吴的进攻,只好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吴国去“和亲”。

④丽:数目。亿:古时称十万为亿,这里形容众多。

⑤侯:语助词,乃。

⑥肤敏:赵注云:“肤,大;敏,达。”这是称赞向周臣服的“殷士”通达时变。

⑦祼(ɡuàn):祭祀时酹酒迎神。将:助祭。京:周的京都,今陕西西安。

⑧执:救治。

⑨濯(zhuó):洗涤。

⑩逝:发语词,无义。

【译文】

孟子说:“天下太平的时候,道德较低的人被道德较高的人役使,不太贤明的人被贤明的人所役使;天下混乱的时候,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所役使,力量弱的被力量强的所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天意,顺从天意者就生存,违背天意者就灭亡。齐景公说:'既不能号令他人,又不听命于他人,这真是无路可走了。’于是流着眼泪把女儿嫁往吴国。现今的小国效法大国却耻于听从大国的命令,就好比学生耻于听命于老师一样。如果对受他国之命感到羞耻,不如效法周文王。如果效法周文王,大国只需五年,小国只需七年,必定能统治整个天下。《诗经》说:'殷商的子孙,数目不下十万。上帝既已降命,他们都臣服于周。于是都臣服于周,可见天命并不固定。商臣通达聪明,也来到周朝都城助祭。’孔子说:'行仁者,天下之众不能当也。如果国君喜好仁德,将天下无敌。’现今想要无敌于天下却又不依靠仁德,就好比要解除炎热却不用凉水冲洗。《诗经》说:'有谁能解除炎热却不用凉水冲洗?’”

【评析】

“天下有道”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儒家是要追求一个有道的社会,避免无道的社会。儒家强调有德者、有能者应在上位,这才是有道的社会。这里实际上就是讲国家的人才制度的问题。贤才在国家治理中非常重要。现在仍是这样。我们现在说国际竞争、地方的竞争等,都是靠人才政策、人才战略。

天下无道,就是势力大的人压迫弱小者,剥夺弱小者的利益,这就是霸道。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其实都是要避免这种情况。虽然人们的能力不一样,人们的社会地位不一样,但是大家在社会生活里拥有共同的人格,具有共同的追求,要共同幸福。

在儒家传统里,天意都是从老百姓来的,老百姓的意愿就是天的意愿。所以天授予天子权力的时候,实际上体现的是老百姓的意志。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这里的“天”实际上是指一种法则、一种必然性。孟子反对弱肉强食,提倡学习文王之道。在这里孟子仍是强调效法先王,主张学习古代的典范,实行仁政王道。

第八章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菑(zāi):同“灾”。

②乐:以……为乐。

③ 沧浪:这四句是楚歌,沧浪指汉水上游。

④缨:帽子左右的丝带,用于系结颚下以防脱落。

【译文】

孟子说:“不仁的人怎么能与他谈仁呢?别人有危险,他无动于衷,别人遭了灾,他却趁火打劫,高兴于别人所遭受的惨祸。不仁的人如果可以与他交谈,那怎么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有个孩子唱道:'清澈的沧浪水啊,能用来洗我的冠缨;浑浊的沧浪水啊,能用来洗我的双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清的水洗冠缨,浊的水洗双脚,这都是取决于水的本身。’人必定是有自取侮辱的行为,才有他人来侮辱他;家必定是自己招致毁坏,才有他人来毁败它;国家必定是自己遭致讨伐,才有他人来讨伐它。《太甲》说:'上天降灾,还可躲避,自己作孽就无法活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析】

水的用途有“濯缨”与“濯足”之分,是因为水有清有浊造成的。人的有贵有贱,有尊有卑也是由自己造成的。

  人因为不自尊,他人才敢轻视;家庭由于不和睦,“第三者”才有插足的缝隙;国家动乱,祸起萧墙之内,敌国才趁机入侵。所有这些,都有太多的例证可以证实。我们今天说“保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其实也正是这个意思。

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祸福贵贱都由自取。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学习札记】

明察秋毫眼睛睁,治国规矩定准绳。

实施仁政法先王,选拔英才用贤能。

上天降灾犹可躲,自己作孽不可活。

祸起萧墙由自取,堡垒最易内部破。

《孟子》研读第16讲学习小结

本讲对《孟子.离娄》上篇的第1—8章进行了解读。

第一章论述当政者实施仁政要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第二章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第三章指出生活中的悖逆现象,以此来说明道理,令人幡然猛醒。第四章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我批评,注重修身。第五章谈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第六章论述世家大族的带头作用和政治稳定作用。第七章阐述仁者无敌于天下。第八章论述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祸福贵贱都由自取。

(0)

相关推荐

  • 孟子日课095丨好心也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报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95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1尧舜仁政礼义兴邦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1尧舜仁政礼义兴邦 题文诗: 孟子有曰:离娄之明,公输班巧,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正五音; 尧舜之道,必仁政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 仁闻而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4利民所利居仁礼义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4利民所利居仁礼义 题文诗: 孟子有曰:桀纣所以,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道:但得其民, 斯得天下.得民有道:得其民心,斯得民矣. 得心有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8仁义乐生孝化天下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8仁义乐生孝化天下 题文诗: 孟子有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乐正子从, 子敖之齐.孟子接见,乐正子曰:子亦见我? 乐正子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来几日? 曰昔者 ...

  •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

  • 《孟子》导读(六)——梁惠王章句上(8)

    一.梁惠王章句上 8.不为者与不能者 [原文] 王(yuè)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cǔn)忖(duó)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6仁富观眸礼者权宜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6仁富观眸礼者权宜 题文诗: 孟子有曰:冉求也为,季氏家宰,无能改于, 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乃曰:求非我徒, 小子鸣鼓,而可攻之.由此观之,君主不行, 仁政而 ...

  •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议礼""制度""考文"是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 ...

  • 《孟子》研读第17讲:离娄(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17讲:离娄(上)解读2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9-16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家园, ...

  • 《孟子》研读第18讲:离娄(上)解读3

    <孟子>研读第18讲:离娄(上)解读3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17-28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经"与"权"的 ...

  •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 ...

  •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第五至七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理想和依靠仁政统一天下的主张.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治 ...

  •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行仁政而王"的理想及"乘势 ...

  • 《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第五至九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 "以德治国"的观点:&qu ...

  •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教学内容:滕文公(上)解读第一至三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及事迹:学习圣贤,秉仁行 ...

  • 《孟子》研读第13讲:滕文公(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13讲:滕文公(上)解读2 教学内容:滕文公(上)解读第四.五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差异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