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父亲”难以承受如山之重
又是一年父亲节,一个西方的节日,设在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没有固定的日期,如果不是商家促销的提醒,很多人都忘记了。
父亲节快乐
中国人过西方的节日,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赶赶时髦而已。
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那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政府为了纪念为抗战而牺牲的父兄,设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88,与“爸爸”谐音,多好的创意!可惜不了了之。
面对着“父”字,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国人的智慧超常。“父”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撇一捺,像人字,但比人字还开阔,一撇,撇得开,一捺,捺得住,顶住了天,很有气势;下部也是一撇一捺,交叉撑住了大地。上下结合,顶天立地,形象活龙活现。
历史上,“父”字,被赋予了厚重的含义和沉淀的责任。所谓的“为君为父”,就是国之灵魂,家之顶梁柱。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三纲五常,君父为四梁八柱,坚如磐石。
“为人之父”是对成年男子的厚望。一个父亲,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起码责任、教育后代的重任和负担起保家卫国的重担。“子不教,父子过”,“严父出孝子”、“望子成龙”、“父爱如山”等古训,无不凝聚着国人的睿思和对“父”之敬重。
社会生活中,德高望重者,才能称“父”,比如“师父”,“教父”。但中国有个奇特的现象,百业中多有尊称“父”字的,就如渔民,也有称“渔父”的,唯独耕者,只能称“夫”,只有农夫、耕夫,没有“农父”的,男子为农之为夫,与贩夫走卒相持并论,大概是耕者只能自食其力,难以护一家周全的意思了。平常老百姓,也只能称为匹夫匹妇了!
近现代以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救国危亡,千千万万英雄儿女,前赴后继,向死而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匹夫之责,重于为父之责。
社会发展的压力,使到一个男子要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已经成为不现实。社会的进步,使到男子的作用,在人类的繁衍和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式微。假如人类发展到与蜘蛛类同,那么,无可替代的男子的作用,如果沦落到与雄蜘蛛的地位那么悲壮,那是一种悲哀了。
男女的平等,使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家庭撑起了半边天,相应的,为“父”者,能为一个家庭撑起一片天吗?“父”的作用逐步在弱化,也难怪“父亲节”的喧嚣已经无法炒作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