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二中

6月30日那天,我又一次回到了母校二中。

也许是机缘巧合:31年前的这一天,我们高三学生带着书本回家复习休整五六天,准备参加高考。31年后的这一天,我又回到了学校,看到高三的学生们还在紧张复习,马上要准备放假休整参加高考。——延续了多年的六月高考,因为疫情延迟到了七月。

关于二中的文章,我已经写了10篇,约3万余字。我原以为自己应该把母校的枝枝节节角角落落该写完了,但是我错了。我发现自己远远没有了解透彻自己的母校。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怎么可以那么轻易就能写得尽呢?

昨天,主要任务是陪同市教育局领导和省图书馆专家一行,实地查看学校图书馆建设。我没有想到,到了图书馆我发现了母校如此厚重的源头。

我们总以为学校里最值钱的是高楼,现在发现学校里最值钱的是图书馆。这里面有学校的历史痕迹,是学校的智慧之泉。

学校图书馆不大,就在进大门西侧一楼:阅览室在前,图书室在后。阅览室是个两间教室,那会儿刚好下课时间,不少学生来看书。书一见了学生,立刻就活了。

其实这个迎面开门的阅览室,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有,那个白色花格子墙壁我印象太深了。这座楼应该当时学校里最阔气的地方,我们的教室、宿舍都还是一排排的平房,灰砖碧瓦红檐头。

当时高一报名走进学校的感觉,跟现在走进陕师大雁塔校区和西安交大兴庆公园小区的感觉一样:浑身上下猛然就收紧,心底里升起一股肃然之气。真的!

不过当时这里是个商店,不大,卖的东西也不多,就是笔呀本呀之类的小玩意。因为,我们饿了的时候,想要拿零钱买点吃的东西垫巴叽里咕噜乱叫的肚皮,都没有。所以,平常我们都不太去那里。

图书馆,——说是图书馆吧,还真有点寒碜:四间教室改做的,门口也有检测登记的设备。不过,这设备是半洋半土的:学校把主体部分买了回来,然后自己组装在一台电脑上。这样的手工痕迹,不由人一下子觉得,它看起来就有点东北二人转胡穿乱搭的样子,实用但有点搞怪。——可以理解:资金有限,实用为先嘛。

图书馆隔成了两个部分:新书区,老书区,各是两间教室大小。应该承认,书的质量很高,《活着》《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雾都孤儿》等等名著赫然在列。

读名著的好处在于能让人学会思考,深思。而且,我不赞成名著的压缩版或者减缩版进校园,即便是小学也不应该。主要是改编者的水平有限,会对原作有损伤。学生读不懂不要紧,可以从初步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有体会,从有体会到会思考。这是阅读的必然过程,这种过程本身就是阅读的收获。

——学校选的书很负责任,内容好。出版社也不错,多是全国知名的大出版社,保证不会有什么问题。进校园的书,必须做到内容好,印刷好,可以是简装本,——我更喜欢看简装书,但绝对不能出现有错别字现象。

叫我们眼馋的是最里边不大的旧书区,虽然有陈旧的书籍土霉味儿,但在好书者这里,就是一种无穷的吸引力。

果然,红木格档的老式橱柜里,有好多好多宝贝。收藏的最久远的是1947年的书。——据专家们说,这在陕西省中学图书馆里太不多见了。还有1950年完整版的《新华月报》,更是难得觅见的宝物,

这些老旧书籍,纸质已经泛黄,但还保存得很完整。那时候,图书的管理也很规范,上面盖的图书馆红色印章,略微模糊,但还能辨认得清。

我们从印章上读懂了母校的演变。最早的一本书扉页上两个印章都是椭圆形,红色字迹,断断续续的。上面一个是:“周至县立第一初级中学”,繁体字,从右往左念。另一个是“周至县立武城中学——教育处”,也是繁体字,从左往右念;其中“教育处”三个字独立一行成排,自左向右读。

果然是:书如交友,越老越好。

你看,图书的价值就在这里:印章里藏着大秘密,在这里你能读到许多。那么,究竟哪个名称更早一些呢?印章给了我们提示,但也给了我们疑惑。

带着强烈的好奇,我仔细搜索母校的建校和发展史:

1934年春,丁村人魏瀛于甘峪河东边一座50余亩的东岳庙设塾课徒,随即办为小学。1939年秋筹备建立“周至县甘河乡私立东岳庙中学”,1940年正月,正式以此名命名,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50名。1941年秋,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改校名为“周至私立武城中学”,应抗战要求,1946年增设高中班。1949年5月,周至县解放,学校归县政府接管,名为“周至县立武城中学”。1951年、1953年,先后改名为“周至县第一中学”、“周至县第一初级中学”。

1958年,学校所在地划归户县,学校先后更名为“户县第五中学”、“户县第二中学”,同年增设高中班。1969年、1970年先后更名为“甘河五七干校”、“甘河中学”。1972年,恢复为“户县第二中学”。

看来,书扉页上的两个印章,盖在上面的在后,盖在下面的在早。

还有一个大发现,学校图书馆登记簿,居然还保留着国家最早的图书管理账本,记录很规范细致,书的来源和入库清清楚楚。这就是敬业的价值:给后代留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这种老式样的册页,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专家很激动,把活页拆下一页,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带走。

坐在母校图书馆里,我突然新生感悟:原来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用时间熬出来的。

母校的图书馆里也藏着我的一部分记忆啊!

我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还要写《再回二中》(二),因为有些事情是由不得自己控制的。

情之所至,心为之动。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摄影:何震)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户县人。文风力求散淡、干净、质朴。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公益广告1:龙源香醋 品味生活13186035184)

(公益广告2:书法臻品 品质人生 )

(0)

相关推荐

  • 一别母校竟三年

    一别母校竟三年 作者:萱齐 图片:网络 母校升为本科的那一年,我正好毕业,如今算来,刚好已三年. 三年的时间,不长不短,这三年,我的文学功底更加深厚,文笔日渐精进,刊登在杂志.报纸上的文章的数目与日增 ...

  • 向桥中学致校友的公开信

    各位校友:  你们好!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在充满希冀的2018年,向桥中学迎来了50周年华诞.  学校始建于1968年.原中共中央委员.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为学校题写校名.继承红色传统,培育社会英才.历 ...

  • 来学校图书馆看书

    [爱心]图书馆是一个校园延伸的文化课堂.

  • 杜光亮 | 回忆我的母校——孝义中学

    往期回顾  ·  王致俊 | 怀念我的父亲王之录 ·  白谦诚 | 我的爱人马秀娥及山西孝义兑镇马氏家族 ▼  点击收听  ▼ ▍主播简介 段雅南,又名如初.2005年-2009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商务学 ...

  • 钱学森:深情回望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来自:前线客户端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是辛亥革命的同龄人.1914年初,由于父亲钱均夫从杭州进京到教育部工作,三周岁的钱学森随父母来到北京.在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之前,钱学森在北京度过 ...

  • 【图说武胜】烈面淳化书院

    烈面有个" 淳化书院",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是清代湖南商人建的会馆,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烈面中学的校门就在那里,那时学校叫"淳化中学". 应 ...

  • 白昌 | 孝义中学让我受益匪浅

    往期回顾  ·  孝义古城诗社诗吟<天下孝义人>集锦 ·  央视重磅宣传山西孝义 | 30分钟了解孝义历史文化 作者:白昌 我是在共和国经受经济困难的1961年考入孝中老高7班的.我对母校 ...

  • 我的图书馆情结

    我的图书馆情结 文/夏晓红 正月初二,高中毕业三十年同学回母校一聚.一别30年,当年的青涩稚嫩而今已是华发微霜,直让人慨叹时间的流逝.记忆中母校的那有着红色柱梁的图书馆,也早已被高大轩昂现代的教学楼所 ...

  • 再回二中(二)

    你看,我说过关于二中的文章,写都写不完.就像在渭河滩拔红薯:一提秧苗,大大小小的红薯就会蹦出来.而且,你若是再伸手往沙土里摸一下,准还能摸出一溜儿带串儿的不少. 我在<再回二中>里,主要写 ...

  • 七十高龄再回一线挽败局,老干妈就是再老都得干的妈?

    陶华碧还能撑老干妈多久? 作 者丨陈 兰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图片:网络 陶华碧再能干,再愿意干,也终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到那时老干妈怎么办?这是陶华碧和她的 ...

  • 风二中诗词

    巫娜-心法青山 佛学听我的 - 禅音静心:禅茶一味 友来约小聚 卿从沪上来,衣带江南雪.鬓角腊梅香,幽微似可撷.盈盈一笑间,翻动尘封页.相忆但无言,浮生何以说.奔波尘海里,惯作经年别.消息偶听闻,参商 ...

  • 再回,门框胡同!!

    在北京有句谚语, "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 还有那小小门框胡同一线天" 门框胡同, 它北起廊坊头条,南至大栅栏, 一头连接的是繁华的大栅栏,一头紧邻劝业场. 因胡同内有 ...

  • 再回童年 || 今天我想过“六一”/轩诚清读(第502期A)

    轩诚杂谈: 刘华阳是一位性格开朗.情趣广泛的女士,日常承担某文学院的领导工作,与其交往虽不多,但每次都会感觉到她身上洋溢着一种不同于其身份与年龄的活力,以至于她的团队也是如此.之前她的一篇怀念婆婆的文 ...

  • 学生佳作:我读陶潜(作者:太原十二中 1710班 翟雯昕)

    各位朋友,今天为大家推出一个新栏目:学生佳作.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一个新媒体小平台,展示你的风采.接受老师推荐稿件,有评语优先发表.大家可以在下方点击"赞赏",为我们的这些小文人鼓鼓劲 ...

  • 学生佳作:田园隐士陶渊明 (作者:太原十二中1610班 吕辰薇)

    各位朋友,本公众账号的栏目"学生佳作"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一个新媒体小平台,展示你的风采.接受老师推荐稿件,有评语优先发表.大家可以在下方点击"赞赏",为我们的这些 ...

  • 李嘉诚再回内地投资,向这个行业豪掷24亿,“新风口”要来了?

    近30年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的富豪,不过随着身家的不断上涨,一些富豪开始抛售国内资产,转而在海外投资,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其中之一. 要说起李嘉诚,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作为一名商人,不可否认他是非 ...

  • 1961年彭德怀再回湖南湘潭,一群老乡向他道歉!彭老总:你们没错

    1961年9月份,移居吴家花园的彭德怀拿起纸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彭德怀首先向毛主席交代了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最后又向主席诚恳的提出了一个请求,他希望再回故乡湖南湘潭搞调查. 对于彭德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