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观察(111)中西医疾病的起因、分类及治疗区别
《黄帝内经-素问》第22篇
脏气法时论篇(七)
中西医疾病的起因、分类及治疗区别
人体生病,表面看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外物所致,但根源却在于人体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平衡(阴阳平衡)的能力早已受到破坏,以至于无法抵抗外界的有害事物(邪气)侵袭。
就像一个国家受到侵略,表面看是由于敌国的贪婪和邪恶,根源却在于自身实力受损或内部矛盾导致不能发挥实力。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中西医对人体疾病的认识和分类并不相同。
西医更注重从疾病导致的人体受损结果及治疗手段方面去认识和分类人体的疾病。
西医疾病分类主要依据人体解剖系统和病因。医院内科、外科两个最大的临床分类则主要是看是否需要动手术。
现代西医体系,根植于现代解剖技术和显微技术的发展,而这两者都偏重于对物质结构的观察和研究。
西医在人体物质组成及变化规律方面的研究无疑是先进的,然而在人体整体系统生命活动规律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却不如中医。
这是因为,人体虽然是由物质组成的,但人体的生命活动,却是一种能量运动形式,人体能量的变化往往早于物质的变化。
而中医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与设备条件,一开始就是基于脉搏跳动等,易于用人体感官感触或辨识的指标,来研究人体生命物质能量活动的变化规律。
因此,中医更注重从人体自身健康(抗病)能力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和分类人体疾病。而许多中医概念上的疾病,在西医那里,均简单的归纳为亚健康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中医更擅长于“治未病”的原因。
中医的核心理论,可以用“阴阳、五运、六气”这六个字来概括。
“阴阳”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个类似数学的概念,其中的阴为负,阳为正。正如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石一样,阴阳也可以用来表征万物。
就人体而言,可以将物质看做阴,将能量及其运动形式看作阳。
而物质是相对静止的能量,能量是相对运动的物质。
因此,阴阳本质上又是一体的。
“五运”是中医对人体系统生命活动规律的总结,将人体的生命活动归纳为,由低潮到高潮,再到低潮的“生、长、化、收、藏”五步循环模式。
具体则用“五行理论”加以阐述。根据这一理论,人体可分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大系统,分别对应“生、长、化、收、藏”这五个人体生命循环活动过程。
人体所有的生理解剖器官均可归属到这五大系统中,而人体疾病的“病因、分类、治疗”等均为“五运”这一主干上的分支。
“六气”是中医对于影响人体健康的外界因素的归纳总结。
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在早期主要是为贵族服务的。因此,在研究影响人体健康的外界因素时,很少考虑刀箭等外伤,更多的考虑外界环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反映人体生命活动平衡,即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的指标中,最关键的是体温平衡和体液平衡。
体温平衡,让人体保持37℃左右的体温,此时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新陈代谢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体液平衡,让人体内的水分保持稳定,从而保持血液循环的稳定,以及新陈代谢的稳定。
体温平衡,可以用“火(君火为热,相火为暑)、寒”这两类对立的指标加以描述。
体液平衡,可以用“燥、湿”这两类对立的指标加以描述。
“风”这个指标,则可以描述加速人体热量和水分流失的各种要素。
因此,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风、热、暑、湿、燥、寒”六邪。
针对“六邪”对人体“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行系统的影响过程,则有了“厥阴风木(风)、少阴君火(热)、少阳相火(暑)、太阴湿土(湿)、阳明燥金(燥)、太阳寒水(寒)”六气的概念,进而才有了人体经络的概念。
中医将导致人体疾病(健康能力受损)的根本原因,分为内外两大类。
因此治病也可以按此分为内科和外科两大类,不过与西医的内外科完全不同。
中医的内科疾病,人体内脏先受损,疾病由内而外传递。主要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由“怒、喜、忧思、悲、恐惊”五情(也称为七情)带来的对五脏系统的内伤。另外还包括饮食、劳作、纵欲等不良习惯对身体的“过用”带来的伤害。
中医的外科疾病,人体表先受损,疾病由外而内传递。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影响人体体温平衡和体液平衡的“风、热、暑、湿、燥、寒”六邪。
中医的内科疾病,又可以按人体五脏系统分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类,往往可以通过五脏系统在表的器官病变反映出来;
中医的外科疾病,可以按“六邪”致病分为“伤(中)风、伤热、伤暑、伤湿、伤燥、伤寒”六类,又可以按“六邪”侵袭人体的过程分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六类。而中医的外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发展到最后,均会成为损伤五脏系统的内科疾病。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论述的是中医外科方面的疾病。
中医将导致人体疾病的内外因素统称为“邪气”,那么“邪气”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使人生病的呢?
这取决于“邪气”强度与人体自身健康维持能力之间的强弱对比。
如果“邪气”超过人体健康平衡(即阴阳平衡)能力,则人体就会生病;
如果人体健康平衡能力强过“邪气”,则人体就保持健康。
“邪气”(尤其是外六邪)的强弱变化是有规律的,具体内容可见本专辑前面讲述的“六气”理论。
人体健康能力,同样也有周期性强弱变化规律。具体内容可见本专辑前面讲述的“五运”理论。
因此,只要掌握了“五运六气”理论,医生就可以推算病情的预后变化以及治病的关键时间节点。
总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人体五脏系统疾病,通常在我所生时段得到缓解;
第二,人体五脏系统疾病,通常在其所不胜时段加剧;
第三,人体五脏系统疾病,通常在生我之时段进入相持;
第四,人体五脏系统疾病,通常在自旺之时段复发;
第五,“五运六气”仅仅是从人体自身生理健康周期和外界气候变化的角度来判断疾病变化规律,最终还需要通过中医四诊,尤其是脉诊来判断五脏脏气的变化情况,从而确认疾病的“顺逆”变化,以及关键治疗时间节点。
中医治病的目的,不在于杀菌消毒,而在于调整人体生命活动中,“生、长、化、收、藏”五行循环的偏胜,使其重归平衡,从而让人体健康平衡能力大于“邪气”的不利影响。
而西医治病,通常更注重去除部分“邪气”,比如细菌、病毒等。
中医治病的方法,药物占的比重在早期并不高。食疗、导引、按跷、砭石、九针、灸焫等治疗方法,往往可以针对不同病况而择优采用。
食疗与药物疗法的目的均在于“纠偏”,只不过食疗针对的是较轻微的阴阳偏胜,药物针对的是较严重的阴阳偏盛。
因此《黄帝内经》中常将药物称为“毒药”,对症是药,不对症就是毒。
现在许多医院按西药的标准来要求中药,按西药的用法来应用中药,就好比用牛顿力学定律来解答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中医将常见的食物和药物,按对人体“生、长、化、收、藏”五行生命活动循环的影响进行归类,具体来说:
按味道可分为“甘、酸、咸、苦、辛”;
按药性可分为“温、热、平、凉、寒”;
按颜色可分为“青、赤、黄、白、黑”;
按药物对人体能量活动(气、阳)产生影响可分为“升、浮、化、降、沉”;
按药食对人体五脏系统(血、阴)产生的影响可分为“缓、收、软、坚、散”。
肾色黑,宜食辛。辛味之物,具有“散”的作用,表现为发散、行血、行气等。如黄米、鸡肉、桃、姜葱等;
心色赤,宜食酸。酸味之物,具有“收”的作用,表现为收敛、固涩、止泻、止咳等。如赤小豆、犬肉、驴肉、李、韭菜等;
肝色青,宜食甘。甘味之物,具有“缓”的作用,表现为和中、缓急、润燥等。如粳米、牛肉、枣、山药、冬葵等;
肺色白,宜食苦。苦味之物,具有“坚”的作用,表现为清热、降泄、燥湿等。如麦、羊肉、杏、苦瓜、薤菜(小蒜)等;
脾色黄,宜食咸。咸味之物,具有“软”的作用,表现为软坚、润燥、养血、滋阴等。如大豆、猪肉、板栗、海带、豆叶等。
肝苦急,欲散。因此当肝气急时,可食甘味之物缓其急;肝气不舒时,可食辛味之物舒散之;肝气偏弱,低于正常水平,则用辛补之;肝气偏盛,高于正常水平,则用酸泻之。
心苦缓,欲软。因此当心气缓,心系统能量不足,不得不通过加速心跳来保障能量供应时,可食酸味之物以收之;心气不平和时,则可食咸味之物以软之;心气偏弱,用咸补之;心气偏盛,以甘泻之。
脾苦湿,欲缓。因此当脾湿运化不良时,可食苦味之物燥其湿;脾气不和时,可食甘味以缓之;脾气偏弱,用甘补之;脾气偏胜,以苦泻之。
肺苦气上逆,欲收。因此,当肺气上逆咳嗽时,可食用苦味之物,以泄其气;肺气需要收敛时,可食酸味之物以收之;肺气不足,用酸补之;肺气偏盛,以辛泻之。
肾苦燥,欲坚。因此,当肾系统缺水干燥时,可食用辛味之物以润燥;肾精不固(如早泻)时,可食苦味之物以坚之;肾气不足,用苦补之;肾气偏盛,以咸泻之。
总而言之,毒药攻邪。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因此,不是人体五脏系统偏胜太过的情况,尽可能不用药。
总的食疗原则是: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气归精。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气味相合而服之,则可以补精益气。
五谷为养,常食五谷,以养五脏之生气;
五果为助,辅以五果,助养五脏;
五畜为益,食用五畜,以益精血;
五菜为充,补充五菜,以实脏腑。
常见的药物和食物,均可按“辛、酸、甘、苦、咸”归类,对人体五脏系统,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
需针对具体的五运六气实际情况,以及五脏病情,结合五味所宜,加以选择食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