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之系辞(二十)

“变而通之以尽利。”

在《易经》中,变化、发展有“变”有“通”。“穷则变,变则通”,“变”是质变,“通”是量变。“变而通之”就能“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把“利”都表达出来,所以说“变而通之以尽利”。

“鼓之舞之以尽神。”

“鼓之舞之”,指行筮求卦时摆弄那四十九根蓍草的动作,也就是揲蓍求卦。《庄子·人间世》说“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崔譔注说“鼓筴,揲蓍”,可以为证。

“以尽神”的“神”,就是“阴阳不测之谓神”的“神”。占筮的结果是得到阴爻或阳爻,但事先并不能预知,这就是“神”。行筮求卦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把“神”的精义充分表现出来,所以说“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缊邪?

这是说,全部《易经》都蕴藏在乾、坤里面。这句话虽然用疑问的口气,但其实是词疑而意不疑。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上一句话的申释。“乾坤成列”,是说乾、坤列在六十四卦的队伍里;“而《易》立乎其中矣”,是说《易》就存在于里边了。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看屯卦。屯卦的《彖传》说:“刚柔始交而难生。”“刚柔始交”,就是乾坤始交。因为《杂卦传》说:“乾刚坤柔。”可以证明“刚柔”是指乾坤。屯是乾坤二卦开始相交,这说明以下许多卦都是乾坤相交产生的。从屯、蒙到既济、未济,都不过是乾坤的变化发展。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乾坤毁灭了,《易》也就没有了。实际上这说的是第六十三卦既济。既济的《彖传》是:“刚柔正而位当。”《杂卦传》说:“既济,定也。”说明既济是乾坤变化、发展一个周期的终结。

乾、坤,一个是纯阳,一个是纯阴,最不平衡;既济,一半阳一半阴,阴阳都当位,已经平衡。这表明,由屯到既济,乾坤变化、发展已完成了一个周期。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这句话说的是第六十四卦未济。“或几乎息”,实际上是没有息。乾坤的变化、发展并没有完全停止,而且也不可能完全停止,所以,《序卦传》指出:“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因为未济卦虽然也是一半阴一半阳,但阴阳都不当位。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句话是说,“道”是抽象的,无形的,不能用感官来认识;“器”是具体的,有形的,可以用感官来认识的。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化而裁之”,就是“去故”,也就是“成天下之务”。讲的是质变。

“推而行之”,就是“取新”,也就是“通天下之志”。讲的是量变。

这里的“变”、“通”,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变之谓事”的“变”、“通”,也就是“观其会通”的“会”、“通”。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就是将它施行于天下的人民。这里的“事业”,就是“通变之谓事”的“事”,也就是“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的“典礼”。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这段话,在前面的第六章中已经讲过了。因为全部《易经》就是讲爻与象的,这一段文字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又讲一遍。对此,孔颖达说:“于此更复言者何也?为下云:'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为此,故更引其文也。”朱熹《本义》指出:“重出,以起下文。”即这一段话是本章整体之一部分,承上启下,不可或缺。虽然与第六章重文,但不可不讲故重言之,与“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同焉。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极”,是穷尽。“鼓”,是鼓动、阐发。“辞”,指爻辞。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卦象能把天下纷繁复杂的事物都穷尽,爻辞能阐发天下的变动。这实际上是讲卦与爻的作用。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这两句话是针对用《易》者说的。“存乎变”、“存乎通”,是用《易》的变通,不是说《易》的本身有“变”有“通”。而上文“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则是针对作《易》者而言。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在用《易》时,对《易》的分析见仁见智,看法不一。怎样才能做到“神而明之”,这就在人而不在《易》了。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默”,是不声不响。“成”,是成就。“不言而信”,是说对《易》理解深透,其思想与《易》理暗合。《荀子·大略》所说的“善《易》者不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存乎德行”,是说用《易》者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就在于平日的修养。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这里是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0)

相关推荐

  • 《系辞传》–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 ...

  • 易传直解:系辞 上传

    系辞 上传(注:系辞,就是系在卦爻上的文辞,用以说明这个卦爻是讲什么的,"系辞焉以断吉凶.""系辞焉以尽其言."都是指的系辞的作用.)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 ...

  • 越是能早一天看透这十句话的人,越是能早一天读懂《易经》

    前几天有粉丝联系到我,向我倾诉了很久,他说自己读<易经>读了很多年了,也领悟到了一些<易经>的智慧,但是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惑就是市面上对于<易经>的解释各不相同,让 ...

  • 《周易全解》之系辞(十二)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 关于"大衍之数",通行本<周易·系辞传>为"大衍之数五十".京房为之解释说:"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 ...

  •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九)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噫与抑通,字或作意,又作噫",是对的.<易经>的卦有了初与上,又有中爻,这就完备了,吉凶存亡的问题也就居 ...

  •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知"字有两种解释:有人训作"主",有人解作"知觉"."知见".我研究这个问题,认为"知 ...

  • 《周易全解》之系辞(十)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是同人九五爻辞 ...

  • 《周易全解》之系辞(十四)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八卦而小成",就是说八卦只是"小成",不能完全包括天下的万事万物.因此,需要变为六十四卦. "引 ...

  • 《周易全解》之系辞(十五)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讲的是占筮时用数的变化.这段话意思是说,按照这个方法运算,就能 ...

  • 《周易全解》之系辞(十六)

    第十章 [原文]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之德圆而神 ...

  • 3000《周易全解》之系辞(十八)

    第十一章 [原文]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 ...

  •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一)

    <系辞传下>第一章 [原文]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吉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