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智慧往往不可言传,须自行意会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元光4年 前131年
弘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于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大说之,一岁中迁至左内史。
【译文】每次朝廷议事,公孙弘都只陈述各种选择的利弊,让汉武帝自己做决定,从不当面折损他人也不争论。于是皇上暗中观察到他为人谨慎厚道,善于言谈,熟悉文法吏事,又善于用儒家学术包装法律条文,武帝非常高兴,一年时间公孙弘被升迁到左内史。
【解析】一、公孙弘优秀在哪里?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公孙弘是严格意义上,武帝朝十三相中唯一善始善终的丞相。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公孙弘是凭什么屹立不倒。这段材料,记载了公孙弘的部分情况,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德,二个是才。
公孙弘的才华,主要体现在辩才和文才,辩才意味着机敏明锐,文才则是熟悉文法吏事和善于为法律在儒学中找到落脚点。单个来看,有辩才的很多,熟悉文法吏事的更多,在事才中,善于为法律条文在儒家经典中找到立足点才是公孙弘的核心才能。
这个才能很牛逼,运用儒家经典,给冷冰冰的汉律,注入伟光正的儒家解释,让每一条汉律都有温度,让所有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立法,这么立法对国家对人民有什么好处。这个才能很了不起。
在当代,解释法律条文是人大C委会的职责。公孙弘给我的感觉,胸有大志,腹有良谋,知识渊博,沉稳敏锐,知分寸,不卖弄。
二、公孙弘的侍君术
公孙弘善于解释法律条文这种才能,不是努力就能拥有的,更需要天分。因此,咱们还是着重讲德。讲一讲,公孙弘是怎么跟武帝提意见的,起于白衣,能在武帝手下善始善终,公孙弘被历史低估了。大道无形,大音希声,自古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弘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这短短的二十个字,记载了公孙弘的侍君之道,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大有文章。
1.避险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自古谋士都爱提个三中下三策不是没有道理的,谋臣只负责出主意给皇帝参考,让皇帝自己决断,这样首先是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谁都不喜欢被人推着走,被人做主的感觉。
其次,一旦谋士只提一个意见,雄才大略的皇帝心里就开始打鼓,这家伙是不是夹带私货,把自己的利益包裹在建议之中推给我,借机捞取好处?
最后,万一皇帝按照谋士说的去做,最后没有取得成功,皇帝也不至于赖上谋士,毕竟当初给了好几条建议,是皇帝自己偏偏选择这条,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王恢就是不懂这个道理,玩命的一个劲劝汉武帝搞马邑之谋,结果失败了,就被拉来当替死鬼了。
2.推功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历来功高震主是人臣大忌,更有甚者,表现得比皇帝优秀都有可能遭殃。谋士提的建议,谋士做的决断,什么都给谋士做了,领导做什么?
事情做成了,领导捞不到大功劳,事情做败了,第一个遭殃是领导。领导图什么?而多提几条建议,让领导自己决断,就等于把大功劳都送给了领导,到时候论功劳,领导就是带兵有方,有魄力,明断果决,多好听。
同时谋士也不会功高震主,招人嫉妒,而谋士有没有作用,是谁在起关键作用,领导心里能没有B数吗?公孙弘把装大佬的机会都让给汉武帝了,所以汉武帝很开心,觉得公孙弘谨慎厚道。
3.测意
韩非子历来就主张皇帝应该面无表情,所以提倡皇帝在帽子上垂下一道帘子,为的就是在跟下属交流的时候,不让下属看见自己的脸和表情,免得被有心机的下属窥探到喜怒哀乐,避免被人抓住弱点和倾向,投其所好,捞取利益。
其实,把脸遮起来,也就只能防防不懂政治的老实人,防老实人有什么用?老实人怎么会懂得窥探,怎么会懂得利用弱点和倾向?所以,韩非子,这是个败笔,但韩非的思路是没错的。窥探与防窥探,没有最刁钻,只有更刁钻,所谓防窥探,只能防住道行比自己低的人,道行比自己高的人,三言两语就能把别人摸个大概。
比如说,公孙弘丢出几条意见给汉武帝去决断,其实就是一种窥探测试。如果公孙弘想知道汉武帝人品怎样,往往可以提出三条建议,两条是道德败坏但得利较高的手段,一条是比较干净但得利较低的手段,看看汉武帝怎么选,如果每次都是选得利高的手段,那就说明这个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而说明此人靠不住,只可利用,需要对他留一手。
又比如说,如果公孙弘想知道汉武帝的才能怎么样,就可以丢出三条建议,两条不同程度的蠢材建议,一条天才建议,看看汉武帝能不能选择天才建议,如果他认不出来天才建议,说明他很蠢,以后就可以欺负、操纵甚至篡权。反之,就要老老实实的为皇帝卖命,不要有什么个人想法。通过抛出各种建议测试,往往可以直观的得出接受建议者的真实情况,从而针对性的选择方案来利用或者侍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