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再闹脾气也别丢下不管,后果你承担不起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
上面这句话,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甚至付诸实践过?

上海有一位母亲这样做了。外出时孩子发脾气不肯走,她就假装先走了,在附近一棵树下躲着观察孩子反应。结果一不留神孩子就不见了,最后报警才找回来,原来孩子自己走回奶奶家了。

看完心情复杂。如果不是孩子识路、民警给力,孩子的结局会如何?

你以为安全的地方

对孩子来说不一定安全

无论多生气,都不要把孩子单独丢下,因为他有可能会面临你想象不到的危险。

  • 走丢的孩子比你想象的多

你可能笃定孩子会待在原地,或者自己远远就能看着孩子?那你或许对自己的掌控力过于自信。孩子天生就爱乱跑乱跳,有几个能待得住?而且儿童体积目标小,很容易被人群、车辆、建筑物遮挡,一不小心就抓不住行动轨迹。

1个景点,5天时间,找回58名走失儿童。孩子走失,真比你想象中容易。庆幸这些孩子最终都找回来了,可谁又愿意经历这样的惊魂时刻呢?万一找不回来,不敢想象……

  • 走丢的危险比你想象的高

独自在闹市区活动的幼童被车碾压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实中发生过很多惨痛的案例。

前不久网上就流传一视频:人行道上一家长丢下闹脾气的孩子,头也不回地走出几十米远,孩子一个人踉跄着追上去。哪知一辆私家车突然驶来,从孩子身上碾过,生死不知...

随手一搜还有很多……为何此类事件屡屡发生?怪司机不长眼吗?

真相是车辆行驶时驾驶员存在视觉盲区。普通车的前面约2.5米,车后约15米,加上车的两侧所包含的范围,通常是盲区所包含的范围。国外曾做过试验,62个小孩蹲坐于一辆车的后面,而车前镜竟一个孩子都看不到。

图片来源:https://www.kidsandcars.org

被恶魔蒙住眼的也许不是司机,而是对此类危险毫无警觉的家长。

  • 你以为安全的家里并不保险

前面两种危险情况都是在户外,那单独留在家里总没问题吧?例如:生气了,把孩子锁在房间里“反省”?

千万别这么做。即便窗户有防护网,孩子也有可能从缝隙里钻出,不小心卡在栏杆上,甚至直接坠楼。

脱离了大人的监管,任何看似安全的地方,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龙潭虎穴。

用抛弃来惩戒孩子

只是发泄而非教育

我明白,很多家长这么做,并不是不疼惜孩子,或不顾孩子安危。恰恰相反,是“爱之深责之切”,认为自己不该惯着孩子。

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真的不可取。相比“我好,你也好”的积极引导式教育,用抛弃来惩罚、恐吓孩子,是完全“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发泄式教育。

甚至可能连教育都称不上,只是单纯的发泄强制切断和孩子的沟通后,被单独抛下的孩子并不会如家长期望的那样“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很可能还太小,认知尚不足以理解自己所作的事情已造成不好的后果,也无法判断对错。

相反,他会陷入被迫与父母分离的焦虑中,从此留下不好的记忆,甚至对将来的性格产生影响。也许你觉得没那么夸张?不妨换位思考一下:

想象在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你和其他两个人。

那两个人身高是你的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必须依赖他们,包括吃喝拉撒以及情感需求。他们通常对你很好,你也会用爱回应他们。

但有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让你感到害怕和恐惧。

你想逃,但无处可逃,唯一能做的就是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

这其实是一种“适应型儿童”的儿童自我状态,用于保护你自己免受伤害。

当你长大成人,即便已经不再居于弱势地位,在遭遇困境或情感刺激时,你可能还是会用上这套从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产生和小时候一模一样的感受和行为。

比如生闷气。成年被激怒后,你是否会绷着脸,好几天脸色阴沉沉的?

这其实也是适应型儿童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时会做出的反应——不沟通、不发作,用时间来稀释愤怒。回想下你小时候惹爸妈生气时是什么状态?是否如出一辙?

童年的经历对长大后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相信你现在有答案了。

医生妈妈写在最后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提到:

孩子对父母有着本能的依恋。如果父母时常不在身边,就会让这份依恋感遭到破坏。远离了父母的爱抚和互动,孩子会出现情感上的痛苦和饥渴,以及心理上的缺憾。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即便他不如我们想象中乖巧,也是与我们紧密相连的一个生命。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但没有权利抛下他。

总有一言不合,想要抓狂的时候。那不妨蹲下来,和孩子面对面说两句,或者不说也成,让彼此都冷静一下。只是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开孩子的手。

这是我作为儿科医生,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最衷心最恳切的建议。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