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关于古诗格律的一点感想​

对古诗平仄的一点感想

作者〡桃溪  图片〡网络

如果文体是外在眼观的,可以更新且多样化的。那么其主题思想或情感就是内在的,不变的。主题思想或情感(情绪)自古以来很少有新的变化,只会相通或相同,因为人类的七情六欲所感所思基本相同。

每个时代都会有其相应的主流文体产生或成熟。这应该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是个人琢磨的结论,不一定完整和准确哈。

现代的一些人,看见七言或五言的四句或八句以及更多类似格式的文,想当然的首先就会用唐时期成熟的文体——七律或七绝的格律要求来衡量这篇作品。对于这种用模子先去套用一件东西而后再定义其名称的做法,一直都不敢认同。因为这样首先会忽略了文字的最初意义或者说作用

这样又回到刚才我们说的第一个话题。忽略了思想和情感(更深层次的也可以说意境)的表达。古诗词的文体韵律是为了吟诵的要求(美感),并不是为了成为人们语言表达的桎梏。文学的技巧同时也是说话的技巧、是捕捉人心的技巧(为了达到作者和读者之间共鸣),这也是刚才所说的人类的七情六欲所感所思基本相同。

写古诗必先有古意,古意从哪里来?看同时代的语境。一个不懂古文的作者很难写出同时代的仿古诗或其他类似的体裁(因为今人大都是拟古诗来写,姑且用仿古诗这个称呼)。这样以来,有一点就会使人困惑,今人怎么写好(仿)古诗---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语言环境的大不同等等都是一个个待揭开的隔帘,人们需要摸索前人的语言、文字指向和表达的技巧才能通融。当然也会有所限制,如山水之情常在,但寄于新事物所感鲜无,所以看到有一种"新体诗"的称谓,这是相别于古体诗、近体诗等而言。

有的人也许会说"忽略了文字的最初意义或者说作用",这是没有驾驭某种文体能力的借口。试想,一味的强调平仄要求,则会忽略我们写东西的目的和表达的初衷。就像一个不会耕地的初生牛犊,为其套上牛轭让其耕地的结果,要么使牛见到轭就会躲,要么适得其反会把田地搞得一团糟。应使其对所用的"武装"慢慢熟悉,并有了耕地的力气再去下地。文学表达是技巧性的(前文已说过),如陆游所说:功夫在诗外。先梳理并熟知我国诗歌的发展脉络、产生的原因以及诗体变化的因素等等,结合前人总结的关于诗论等方面的著作,然后有所悟才能为我所用并得心应手去使用想使用的。不论怎么说,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字应用的变化标志着在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中人们的七情六欲、所感所思基本相同。

一篇文字,除了可以起到记载、说明、抒发、桥梁等作用,对于读者的心灵有启迪、开化、开导以及言行的参照、情绪的疏导等功能。但对于作者来说,不要只是停留在"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阶段,虽然这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文字是冰冷的,只有在高明的作者和大家的文中,它才会释放温度并绽放其光华。

沧海激流,大浪淘沙,子曰:逝者如斯夫......。在文字和文学的长河中,有些东西会被冲走,有些东西也会被凝炼成珠,有些东西总会随水而长流。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所思,如有不同,请在下方留言。

RECOMMEND
(0)

相关推荐

  • 所谓“敦煌春联”系 “我国最早楹联”之考辨

    所谓"敦煌春联"系 "我国最早楹联"之考辨 王家安 <对联>2019年第2期19-23,共5页 中华书局于一九九一年四月出版的第四期<文史知识 ...

  • 抗疫所感

    文/軍師 疫情烽火起狼烟, 众志成城克时艰. 燕赵儿女多壮志, 旗开得胜奏凯还. (军师)

  • 所感,所求

    佳粉红颜易枯老, 吾叹忽而度半生. 历劫颠荡游世间, 归来独剩寂寥人. 宏愿所求不为何, 今朝觅得良缘配.

  • 回看二十年前“马桥之争”的一点感想

    多一分透彻,就少一分美.评论家难道不是作家的天敌吗? 世上大多数物种,一旦它们的天敌灭绝,结果无外乎两种:要么泛滥成灾,要么堕落至死.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盖出于此. 有一种先锋,叫村子里的先锋,利用信 ...

  • 【诗话文章】残荷|读晚风随笔的一点感想

    杨逸明先生在其微信号"海上清音诗词沙龙"上发了不少随笔,有些颇有意味.可以说说. 一 数千年来,农耕社会积累了旧体诗词的丰富的词语库和意象库,我们现在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语言习 ...

  • 本周跑赢市场89%,一点感想!

    开头提醒:现在公众号的推送时间线改了,为了大家能每天准时接收到智丽的复盘,不和智丽失联.大家一定要将"智丽淘金"添加星标,同时记得每天点下右下角的"在看"或者评 ...

  • 读《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的一点感想

    最近在拜读<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这本书.作为一代宗师,丘先生的自传充满了精彩的人生智慧和深刻的学术思想.笔者觉得任何一个学者,都会从中得到启迪.特别是矢志投身科学事业的年轻人,如果能认真 ...

  • 走近“史圣”的另一种方式 ——《司马迁》完稿后的一点感想

    <司马迁>(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刘银昌 著 中华书局要出一套"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选取一些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以文学的样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觉得这是功德无量 ...

  • 关于大清金锭鉴定的一点感想

    金锭从来都是主要作为货币储备或者饰品,银锭从汉至明前期也流通极少,虽然发行"制钱"是以银价为准,却并非法定货币.明后期始以"银元宝".碎银等作为流通货币,清代是 ...

  • 关于唐卡鉴定的一点感想

    用恭敬心画的唐卡与在金 钱或别的用心驱动下绘制的唐卡有着天壤之别.前者让人自然感受到神佛之美,后者却让人感觉连佛像的衣袂也染上了俗气. 因为乾隆皇帝对于佛教的推崇和诸多贡献,清高宗才会被"佛 ...

  • 梁湘润命理蛾术编:梁师金句“一财得所,红颜失配”的一点感想

    昨天 上周,客舟堂微信公众号发文<觅书记:女命经典<渭泾篇>版本考--以<星学纲目正传>和<神峰通考>为中心>,我提及梁师金句"一财得所,红颜 ...

  • 关于天珠鉴定的一点感想

    戳蓝字"博搜霸屏推广" 关注哦!提供更多古董鉴定知识! 至于早期的天珠是否跟佛教关系,我个人的持有一个比较保守的观点,西藏早期的天珠是作为货币和珠宝使用的,并不像今天百度百科说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