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有感:诗歌的灵感在于随性,平静是生命最终的归途
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之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南北朝时民族深刻碰撞,经过300多年的文化积累,终于,在唐代成就了文学的最佳形式——唐诗。
然而正因如此,唐代的诗人无不透露着巨大的自负感和孤独感。这种难以形容的情感也在陈之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感,贯穿在唐代的始末,所以唐代的诗人穷尽一生都在追寻、挑战诗歌的高峰与极限。
唐诗在形式上已然达到了最高峰,这种文化形式深深渗入后世人们的骨血中,也绵延在各个地域的文化中。
君不见,当你五一或十一出行,抵达山里的各个景点后,就能看到“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同时在不同名胜地,导游会穿插着各种诗词名句的解说,这些无处不是唐诗文化的浸润。
唐诗给我们遗留下的文化精神,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我们后人的文化血液中,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
2.《送别》
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古代的诗人总在路上碰到人,然后喝一杯酒,就变成了好朋友。然后擦肩而过,又回到自己的孤独里。在诗人的世界里,全然没有一点小家子气的生命意向。
唐代是一个自我价值打破群体归属感的年代,彰显的是人的个性和精神的解放,以及才情的外露展现。
在唐代,别人怎么看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的价值如何展开。重要的,是那种仙侠精神的肆意抒发。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和创造的土壤,才造就出了伟大的唐诗盛景。
3.《木兰柴》
作者/王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此诗好像禅宗的偈语,讲得仿佛是现实,又仿佛不是现实,或许作者想要体现的只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在诗人的眼中,人的是非、人的变迁,在大自然里非常渺小,或许,青山和白云才是永恒。
晚照,秋山,飞鸟,夕岚,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状态。让它们按照天地的安排自然生长、衰老,不过度给予人类自我的评判和干扰,才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
一切风云诡谲之后,大地、宇宙、自然还是原来的状态。自然的意志完全不会因为人事而变迁,只有人才会夸大自己,夸大喜悦,夸大哀伤。个人的成败荣辱起起落落,其实没有什么,在广袤的宇宙空间和宇宙时间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结语:
诗歌其实是一个遗忘的过程,忘得越干净,灵感和记忆也容易跑出来跟你对话。
很多储存在我们心里的零散,破碎的小片段,那些生活中的碎碎念,在生命的某些经验中会忽然活过来,以一种动人的方式跃出你的心灵,重新复活。活过来并不是因为阅读它,而是忘记了它。
生命的形式在于随性,就像为爱的人烹两茶三饭。有些人会认为这是小格局,觉得这种生活活得很可怜,然而只有站在开阔的视野里,站在更高的层级,我们才能明白,一苗火,一滴油,一粒米,皆是完成自我选择的内心意愿。
陶渊明采菊东南山,每日悟得大自然之真义。诸葛亮倾心于茅庐,把前半生的理想投身于对山水的感悟,由此写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看过繁华的人,才会决绝地舍弃繁华;只有经历过悲欢的人,才能放下悲观,走向完全的空净和澄明。
看尽繁华和尘世悲欢的人,在领悟空灵时,往往有更大的基础和生活阅历,等到去修行的时候,很多东西可以一点就透,一悟就通。
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才能理解,也才能放下。任何激烈的情绪体验,内心挣扎,最后都会归于一池的平静。
平静是最终的归途,是最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