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藏:唐宋瓷器珍品赏析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瓷器诞生于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一般称其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唐 邢窑白釉罐 河北博物院藏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时期,至隋唐臻于成熟,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烧成温度达到1200℃,白度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唐 邢窑白釉注子 河北博物院藏

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著称于世,并驾齐驱,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

宋 耀州窑印缠枝莲纹碗 河北博物院藏

宋 钧窑天蓝釉唇口盘 河北博物院藏

钧窑瓷器是宋元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瓷器产品,其特点是胎体厚重,施釉较厚,多为不透明的乳浊釉。钧瓷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也有单一的月白、天蓝的器物,天蓝加紫红色的釉面更加珍贵。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瓷业开始走向繁荣。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宋代瓷器以各种单色彩釉见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

宋 耀州窑刻花卉纹盘 河北博物院藏

宋 耀州窑刻花卉纹盘 河北博物院藏

耀州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宋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自唐代开始烧造白釉、黑釉瓷器,北宋开始烧造青瓷,北宋末为其兴盛时期,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停烧于明正德、嘉靖年间。耀州窑以烧青瓷为主,产品以盘、碗最多。装饰纹样采用刻、印、划、模印等多种手法,主要装饰技法有刻花和印花两种,图案自然流畅,刻花刀锋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印花纹饰丰富。

宋 “仁和馆”铭纹四系瓶 河北博物院藏

宋 白釉褐彩钱纹六管瓶 河北博物院藏

多管瓶,多为陪葬冥器。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得名。有五管、六管、十管、十五管等多种制式。管中空,多与瓶不通。流行于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制。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一般为五管。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短而浑圆,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宋 白釉瓜棱形执壶 河北博物院藏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古代一种酒具。其造型来源于青铜器,成型于南北朝时期,唐中晚期大量流行。五代至北宋时期,执壶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 - 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多有注碗相配。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奉敕斩妖魔”文字纹枕 河北博物院藏

宋 磁州窑白釉剔花兔草纹枕 河北博物院藏

平底无釉,枕底竖写两行墨书“政和八年二十三日记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政和八年是公元1118年,说明该瓷枕为北宋末年的磁州窑制品。

宋 磁州窑白釉剔花兔草纹枕 河北博物院藏

该瓷枕制作技法较为复杂,采用划花与剔花相结合的装饰技法,主题纹饰小草和兔子以划花手法表现,背景则以剔花手法处理。先在涂有褐彩的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之后以尖状工具划刻,再将背景处白色化妆土全部剔除,露出褐地。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如绘画般的剔划工艺,开创了瓷器装饰新的篇章。

宋 磁州窑三彩牡丹纹枕 河北博物院藏

宋 磁州窑三彩牡丹纹枕 河北博物院藏

三彩器,俗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器。釉色有绿、蓝、黄、白、褐、赭等多种色彩,凡施两种以上彩釉的称“三彩”。“宋三彩”主要采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烧成涩胎后按纹饰需要填入彩色釉,再经二次烧成。釉色除黄、绿、白三种主色外,还有艳红、乌黑、翡翠等。器形以枕为多。

宋 井陉窑刻双鹿纹枕 河北博物院藏

宋 井陉窑刻双鹿纹枕 河北博物院藏

井陉(音同行)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北部和井陉矿区,是一处分布面广、烧造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历经隋、唐、五代、宋、金直至元、明、清共约1300多年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北方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井陉窑瓷器图案内容丰富,装饰技法多样,釉色以白釉为主,兼烧黑釉、天目釉、黄釉及三彩器;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品种以盘、碗为主,另有瓷枕、罐等20多个品种。

宋代名窑遍布南北,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耀州窑、磁州窑、井陉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定窑瓷器胎细,质薄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因之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瓷器以白地黑花(白釉褐彩)为主,风格率性、洒脱;井陉窑瓷器丰富多彩,釉色以白釉为主,品种以盘碗为主,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钧窑以烧造彩色瓷器为主,尤以胭脂红著称;龙泉窑瓷器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


(0)

相关推荐

  • 河南省除了汝、钧窑,不要忽略这些窑口(鉴瓷好资料)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故宫博物院的陶瓷工作者曾先后赴全国各地对一些古窑址进行调查,并采集回大量瓷片标本,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新局面. 今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河南省的古窑址有 ...

  • 盏托、台盏、劝盘

    盏托--置茶盏的托盘,其用途以承茶杯防烫手之用.<周礼·春官·司尊彝>中载:"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考古发掘证实,在我国春秋战汉时,一些食用器皿,如壶.杯等,已经与承 ...

  • 造像之美(8)

    八.河北博物院(二) 因为朋友的关系,我最近对北朝的石刻真是很上心,看石窟,看造像,大美无言,越看越爱.可以与北朝佛教造像艺术相媲美的就是北朝壁画.中国绘画史甚至比雕刻史更加漫长,从彩陶的花纹开始,到 ...

  • 井陉窑瓷器发展与收藏价值

    井陉窑的发展在中国瓷器历史中共留下一千年余年的步伐痕迹,其自隋朝而始,至元代势微,至清而彻底终结,最早的井陉白瓷发掘于距今约一千四百年的井陉窑遗址中.井陉窑与磁州窑.定窑.邢窑并称为河北四大名古窑,在 ...

  • 馆藏 | 故宫博物院藏唐代瓷器赏析(四)

    青釉四足罐 唐 高7.8cm,口径4cm,足距6.3cm 罐直口,丰肩,直腹,腹下部斜收至底,平底.自肩至底凸起四个条形装饰,下接四兽足.胎体厚重,露胎处呈灰白色.里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釉色淡青. ...

  • 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赏析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历史虽短,但烧制的数量和规模甚为可观,以极为精细冠绝于中国瓷器史.其突出特点是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型隽秀.品种繁多.釉色齐备,胎体坚润.匀称一致.此时总的风格是轻巧隽秀 ...

  • 珍品古画带你“畅游”山水 河北博物院藏山水画露真容

    河北博物院藏山水画露真容 珍品古画带你"畅游"山水 河北博物院2020年度首个原创院藏文物展览--<清晖依然憺忘归--河北博物院藏山水画展>日前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河北 ...

  • 河北博物院藏清代民窑青花瓷赏析

    清顺治 青花"空城计"图筒瓶 高 47.5.口径 14.腹径 19 厘米.筒瓶,因造型似筒得名,又因形状似象腿,也称"象腿瓶",明万历时已出现雏形,天启.崇祯时 ...

  • 《收藏家》|河北博物院藏清代民窑青花瓷赏析

    清顺治 青花"空城计"图筒瓶 清顺治 青花"空城计"图筒瓶 高 47.5.口径 14.腹径 19 厘米.筒瓶,因造型似筒得名,又因形状似象腿,也称"象 ...

  • 河北博物院藏战国中山国金银器赏析

    战国时代,位于河北中南部的中山国,是十二诸侯中唯一由少数民族 - 鲜虞族建立的国家.战国中山与齐.魏.燕.赵等强国抗衡,耀兵称王于太行山麓.在两座中山王墓及城址内外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 ...

  • 《笔帘留香——河北博物院藏黄绮书画精品展》(二)

    第一部分 飞扬翰墨 自从我们上期对展览的第一部分中的"笔簾留香处"."黄绮自书诗"两个单元进行解读后,很多网友纷纷被黄绮先生精湛的书法所折服.今天我们将对继续介 ...

  • 河北博物院藏 | 清代晚期青花瓷

    清光绪时期,随着"同光中兴"的出现,景德镇瓷业虽明显萎缩,但官窑.民窑仍不断烧造瓷器,与咸丰.同治二朝相比,产品数量要多,且其中也有少数精美之作,所以人们往往把光绪瓷器比作清代制瓷 ...

  • 大赏故宫博物院藏唐宋辽金元玉器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