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俱全,药食两用的五味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个五味子治痰嗽气喘的故事: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 五味子【附方】痰嗽并喘 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灸熟,蘸末细嚼,白汤下。汉阳库兵黄六病此,百药不效。于岳阳遇一道传此,两服,病遂不发。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叫黄六,是汉阳国库一个守备的兵勇,有一次夜值的时候染了风寒并伴有咳嗽,一开始他没当一回事,也不去看大夫也不忌口。慢慢地,黄六的痰嗽气喘越来越严重,并且经常感到疲倦无力,看遍了整个汉阳的大夫,吃了很多的中药都没效果。岳阳的亲戚知道这件事后写信给黄六邀请他去岳阳散散心。到了岳阳后,亲戚带着他去城里的有名景点转,在途中黄六的咳嗽又发作,一直咳嗽不止又没力气,于是找了一棵大树坐下休息,这时候有一个道士路过,道士看他一直不停地咳嗽并且脸色那么差,就过去问他,黄六把自己这几年患病的情况都告诉了道士,于是道士从包袱里拿出自己编写的医书查看了一遍,最后写了一个方子给黄六。黄六回到家之后买来生猪肺、五味子和白矾,先取等份的五味子和白矾研成细末,然后把生猪肺加水煮熟之后,捞取猪肺蘸药末慢慢细嚼,再用煮猪肺的汤送下,每一次服用三钱药粉。黄六按照这个方服用了两次之后,多年的痰嗽气喘病痊愈了,并且没有再复发。
药食皆宜,品分南北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五味子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五味子应用历史悠久,因其果实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而得名。据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其果实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本草纲目》记载:“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故主产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的五味子习称“北五味子”。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的正品,质量较佳。
五味子商品中尚有一种“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虽然南五味子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与北五味子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表述完全相同,但从它们的性状、地理分布、化学成分上看是有所差别的。南五味子果粒较小,红色,皮发泡,肉较薄,品质较差。主要产于四川、贵州、陕西、山西、河南、云南等地。
有大量的化学研究发现南、北五味子中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如南五味子中酯甲的含量要高于北五味子,五味子酮存在于南五味子中而并未在北五味子中发现;葡萄糖和半乳糖主要存在于北五味子,糖醛酸主要存在于南五味子中;北五味子中的依兰烯含量高于南五味子。因此,南北五味子虽然功能主治相同,但是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临床疗效就不一样,一般认为北五味子质量较好。
五味子因极高的药用价值,倍受历代医家推崇。如今,作为药食同源之品,五味子不仅作为中药饮片使用,还应用于制成多种成方制剂和相关的保健品,如定喘固金丸、护肝片、五味子胶囊、五味子片、五味子茶、五味子多糖口服液、五味子饮料等。其果实、根、藤茎、叶、果柄以及全株均可利用,是一种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的药食兼用的中药材。
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五味子“五味补五脏”。《神农本草经》描述其功效为“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而东晋时期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仙药》中也有相关记载:“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移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也。”《神农本草经疏》载:“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其主咳逆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咳逆上气自除矣。”可见五味子不仅有补肺敛肺、止咳平喘功能,而且还有补虚、益精、强阴的作用。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写道:“五味子:性温,五味俱备,酸、咸居多。”现代中医认为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临床常用于久嗽咳喘,梦遗精滑,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证。
据现代研究,五味子含有木脂素、挥发油、三萜、黄酮、有机酸、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最高,可达到8%。五味子主要有: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抗疲劳作用;五味子的某些成分对肝脏毒物四氯化碳与微粒体脂质的共价健结合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五味子及其挥发油也具有一定的镇咳和祛痰作用;此外,五味子还有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以及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降血糖、兴奋子宫、抑菌抗炎、调节胃肠平滑肌、镇静、镇痛作用,并有抗艾滋病病毒(HIV)作用。
常用验方
五味子可单用,也可与他药配伍使用。
烂弦风眼 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
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 五味子炒焦,研末敷之,可使溃烂的皮肤恢复如故。
神经官能症 以40%~100%五味子酊剂,每次2.5毫升,每日2~3次内服,1个月为1疗程。
梦遗虚脱 五味子500克,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洗净,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1000克,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1200克成膏为度。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腹白开水调服。
肾虚泄泻 五味子60克(拣),吴茱萸15克(细粒绿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研为细末。每服6克,陈米汤饮下。
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痛 五味子30克,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淡盐汤送下,每服3克。
耳源性眩晕 五味子30克,怀山药30克,桂圆肉30克,酸枣仁30克,当归15克。加减:
耳鸣重,听力下降,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者,加熟地黄30克,枸杞子15克,石决明12克。
伴面色苍白,食少便溏,懒动,加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
情志不畅、心烦、口苦多梦、头痛者,加钩藤10克(后入),炒栀子12克,黄芩10克。
头闷重、胸闷泛恶、纳呆者,加泽泻15克,茯苓15克,竹茹12克,半夏10克,砂仁6克。
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治疗1个月左右。
病毒性肝炎 将五味子核仁用水醇提取,浓缩干燥制成片剂或胶囊,每次1克,每日3次,14天为1疗程。
眩晕(高血压病) 五味子、枸杞子、菊花各15克,洗净泡水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2周。治疗眩晕(高血压病),1个月后症状可基本消除。
喘咳、慢性支气管炎 五味子、麦冬、党参各15克,开水冲泡频饮,每日1剂。治疗喘咳1周后,症状可减轻,服2周后症状可基本控制。
血栓外痔 五味子60克,桑白皮30克,黄柏、大黄、芒硝各15克,苦参、地榆各20克,炒荆芥12克,共煎水熏洗,一日1~2次。对血栓外痔、内痔脱出、肛缘红肿者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本草正》记载五味子“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张锡纯认为五味子入煎剂宜打碎:“凡入煎剂宜捣碎,以其仁之味辛与皮之酸味相济,自不至酸敛过甚,服之作胀满也。”(黄嘉欣 梅全喜)

(0)

相关推荐

  • 五味子,一口尝尽人间五味,五脏皆养!

    五味子,又称吊榴.山花椒.它常生长在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旁.山坡,缠绕在其它林木上生长.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为何称为五味子呢?当 ...

  • 五味子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 z.)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 henan the raRe 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 ...

  • 五味子及南五味子鉴别

    写在前面 于市场上收集到三种性状略有差异的五味子,我们来对五味子做一个学习了解. 在临床应用中,南北五味子均统称为五味子,在处方用药上较为混乱. 古代本草考证 <新修本草>记载:" ...

  • 秋来暑未消,这味本草既生津消暑,又补肾宁心

    "五"这个数字一直是个很特殊的数字. 在探索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时,我们会用到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敛聚.木生长.水浸润.火破灭.土融合,相生相克 ...

  • 阳台种一盆薄荷,药食两用!

    薄荷是世界上三大香料之一,也是常见的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几块钱一盆的,它却又很多功效,消炎.止痒.健胃-- 薄荷的功效 消炎止痒 薄荷醇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先产生凉的感觉,继而有轻微的灼热感.缓慢 ...

  • 治疗失眠的千古名方,药食两用:甘麦大枣汤

    两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创下了一张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前面我们谈过,张仲景有两个药食两用的方子,一个是当归生姜羊肉汤,另外一个就是今天要讲的,甘麦大枣汤.仅仅只用了三味药--炙甘草.小麦.大枣,对治疗 ...

  • 小小龙葵,生于路边田野,药食两用打败“肿瘤君”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高珊珊 龙葵,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去热少睡,可用龙葵菜同大米煮稀饭吃.小便不通,可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 ...

  • 【药食两用话中药】冬葵子

    疫情常态化期间来院就诊,请您配合完成流调 肾病科 文/武士峰 编/ 李洁 药食两用话中药之冬葵子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 ...

  • 锁阳:药食两用、补肾助阳肾气足让人变得有力气 ,锁阳桑葚茶阴阳并补

    现在很多人非常注重养生,养生的基础是什么?当然是先要分辨体质,怕冷是阳虚,怕热是阴虚,既怕冷又怕热是阴阳两虚. 具体来说. 阳虚的人体内的阳气不够,能量不够,所以不能抵御外界的风寒,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 ...

  • 药食两用话“花椒”

    奚燕 悦读中医 3月9日 小编导读 说起花椒大家都非常熟悉,是家中常用的一味调料.但它仅仅是一味调料吗,花椒还有哪些功效? 花椒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对花椒的记载, ...

  • 《名医别录》记载:药食两用——白扁豆

    中 中药&食补 白扁豆 医 绿豆.黑豆.红豆.黄豆..这些豆类都是生活中经常会吃到的,却很少人会想到--白扁豆. 白扁豆自古以来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早在<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 梁 ...

  • 黄精药食两用功能强大,为什么种植很少?良莠不齐,3招辨品质

    黄精在全国分布非常广泛,有的地方叫老虎将,有的地方叫鸡头黄精,有的地方叫鸡爪参,叫法种类繁多,实际就是同一个产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列于 ...

  • 赤小豆药食两用功效多

    在<本草纲目>谷部二十四卷赤小豆[发明]项中李时珍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陈自明妇人良方云: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无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遂行.因阅本草载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