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可以减缓衰老,同时可能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关于老化的理论有两种。一种强调遗传因素,染色体的末端受损是主因,每次细胞分裂都更容易受伤 ;而另一种强调环境因素,人们的身体长年累月地受周围环境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罪魁祸首就是可恶的自由基。
衰老与氧化应激有密切的关系。人的一生都在与氧气斗争,一方面得益于氧气给予人们生命的特征,另一方面又要保护自己免受来自自由基这一危险物质的伤害。
随着组成人体细胞的分子逐渐被摧残,DNA 将发生变异,酶无法发挥作用,细胞膜变得越来越硬,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皮肤光老化的案例中,差不多有一半被认为是自由基导致的结果,另一半是紫外线辐射造成的直接伤害。
在氧化应激和预期寿命的问题上,饮食(特别是卡路里)的作用非常古怪。饥饿似乎可以延长大鼠的预期寿命,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是因为动物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增加了。虽然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但我们还要对菲尔·哈蒙德先生所 提到的“变性谬论”持保守态度——即对啮齿动物有益(或有害)的物质于人类也同样如此。
然而,饥饿有助于塑造人体功能。在过去,食物短缺似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压力。狩猎采集者可能习惯于连续一两天吃不上东西的生活,但大饥荒却很少有。因为人类的食物多种多样,而且等到一个地方的食物被吃光之后,他们就迁往别的地方。
农业出现后,人类找到了获取食物的途径 ;于是人口增长,城市兴起。虽说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相比,农业的进步很像一次成功的危机管理,但实际上还没有那么灵活,农业依赖于气候、政治和社会的稳定。风暴、暴政和战争对作物和商铺而言都是潜在的威胁,是国家陷入饥荒的原因。所以,在饥荒中生存的能力可能会成为一种进化的优势。
人体针对饥饿的反应有如下几种 :新陈代谢率下降以便保存能量(节食期间也是如此);非必需生理功能停止运作,比如生殖能力降低,机体活动减少。
如果新陈代谢缓慢意味着细胞损耗同步减缓,那么饥饿可能有延年益寿的效果(相对的,这同样意味着 DNA 和蛋白质的修复速度变得缓慢,因此消耗更多,寿命也更短)。
我认为人们绝对不值得亲自挨饿,为科学献身。而且,虽说人人渴望长命百岁(在某些程度上如此),但经常忍饥挨饿的话,恐怕生活质量就要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