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被剩农村女:那些出身农村,在城市奋斗的女人,易成大龄剩女

文|张平

插图|来自网络

01

这篇文章绝不是站在河岸上的嘲笑,也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

而是用正确的态度和眼光一起来看一看“农村出身在城市奋斗的女人,易成大龄剩女”这个问题。

我最讨厌看关于大龄剩女问题的东西,因为往往其内容都是以偏概全,用一部分极端的例子概括整个大龄剩女群体。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积极的、乐观的。对待婚姻的看法,也是实际的。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境遇下的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局限性。用某一个标签概括所有的大龄剩女是不公平的。

展开剩余80%

02

我的一个朋友,34岁大龄单身,工作和收入都不错,在别人眼里她绝不会愁嫁,但实际上“愁嫁”的情绪从30岁之后就一直隐隐的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面对自己的困境朋友曾无奈的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自己攒了一些钱愿意和男方一起分担房子的首付,我也可以不要彩礼,我对婚姻的要求不高,可还是剩下了。”

在朋友眼里自己被“剩”的毫无根据:“我这么好怎么还被剩下了呢?”

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会被剩下?条件这么好为什么“愁嫁”?

因为她身上还存在着一个隐藏标签——“农村出身剩女”。

03

为什么这个隐藏标签会成为婚姻的阻力?以朋友为例,细分一下在她身边都有什么样的男生可供选择。

第一种:城市一般男,家境、工作、学历都一般。

不论出身,单独从个人条件上看,这类男人和朋友几乎是“门当户对”,但婚姻讲的不是个人条件而是综合条件。

他们在高中至大学这一阶段家里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婚房,或来源于拆迁或来源于房价未涨之前的购买。甚至部分人是“房东”。

他们最终的婚姻对象大概率是本地女孩,和自己的条件相当,通过相亲认识。

第二种:城市优质男,综合条件远超常人。

婚姻从来都不是优质男人的“难题”,他们在选择婚恋对象的时候从不看对方的出身,只在乎对方是不是同样“优质”。

这个“优质”的条件包含家境、能力、颜值等。像朋友这样的普通人是达不到的。

第三种:城市较差男,综合条件较低但也不愁婚嫁。

在婚姻的问题上,女人向上兼容,男人向下兼容。

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的职场女性,大部分都会被各种原因“筛选出局”,能留下且站住脚的女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在某一方面上有过人的长处。

城市条件较差男人,虽然在家境、学历、能力上不出众,但是胜在有房,能保障教育、医疗等问题。

一小部分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的女性会选择嫁给这样的男人,不过这一小部分基本上就已经能满足“城市较差男”群体的需求了。

大部分女性并不甘心,毕竟就个人条件而言自己是高过男方的。

04

第四种:有购房能力的农村男

有购房能力的农村出身男人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极小一部分特别优秀的男人,这类优质男人通常意向择偶对象和城市优质男一样。

极大一部分是依靠父母的积累和自己的能力在城市购房的男人。这类男人往往也会出现和农村大龄剩女一样的问题:大龄单身。

这类男人也是较好的选择之一,但是男人在婚姻中年龄的阻力相较女人要小一些,在大龄婚姻中,大龄剩男的择偶范围相对较广,农村出身大龄剩女的“竞争对手”较多。

第五种:无购房能力的农村男

这类男人一部分会选择在小县城安家在工作的一二线城市生活。或者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回老家生活。

这样的男人在婚恋的问题上最有意向选择农村出身大龄剩女,但对于农村出身大龄剩女来说,他们更像是“最后的选择”,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是不会选择和这类男人结婚的。

05

“上嫁”几乎没有机会,“下嫁”很容易但是不甘心。

上述这些多方面的阻力,就是“农村出身在城市奋斗的女人,易成大龄剩女”的原因。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婚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农村出身在城市奋斗在女人”该怎么选择婚嫁才不被剩下呢?

1、紧抓“年龄福利”,在25-28岁这个阶段婚恋资源是向女方倾斜的,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对自己的婚姻上心。

2、选择对的人一起奋斗,与其等着男人准备好一切来娶自己,不如在这之前就选择一个“潜力股”一起搭建未来的婚姻。

3、婚姻最好的选择是“个人条件的对等”,学历、能力、人品才是持久保鲜婚姻的良药,在需要取舍的时候选择方向不妨向这些方面倾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