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诸葛亮治蜀:六次北伐均失败,真的是军事能力不够出色吗?

公元219年,关羽丢失荆州,本人也被东吴杀害。公元222年,刘备攻打东吴失败,东吴都督陆逊在夷陵大败蜀军。

从此,蜀汉本来大好的局面,瞬间看不到前途了。在夷陵之战结束九个月之后,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将蜀国的烂摊子留给了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主政时期

刘备去世之后,蜀国的内政外交以及兴复大业,都由诸葛亮一个人主持。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一生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而且诸葛亮主政之后,他可以放开手脚,按照他自己制定的“隆中路线”来实现统一大业了。“东联孙吴,北抗曹操”,这些都曾是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但可惜,蜀汉后期丢失了荆州,而且名将、谋臣大半都离世了,诸葛亮接手的局面实在不算好。

而且,此时蜀汉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究竟要打东吴还是跟东吴和好。虽然朝堂之上有攻打东吴,为刘备报仇的呼声。但是诸葛亮却十分清醒,他知道夷陵一战,吴国和蜀国两败俱伤,如果再打,只能让曹魏捡了便宜。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结束后,想派一位能干的使臣通吴,和东吴再次结盟。但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诸葛亮也没有找到适合的人选。这时,邓芝请见,他对诸葛亮说:“如今主上幼弱,又刚登大位,应派遣大使到吴,重申盟好。”

并且,邓芝还毛遂自荐,请求出使东吴。邓芝这时候担任尚书,一生为官清廉,十分正直。

邓芝使吴

邓芝到了吴国后,孙权徘徊不定,不知道应该结盟蜀汉,还是讨好曹魏。邓芝对孙权上书  说:“臣今天来到吴国,也是为吴国考虑,并不只是为了蜀国。”

听到这话,孙权终于答应见他,他召见邓芝,诚恳地说:“我实在愿意和蜀国和好,但是担心蜀国君主幼弱,国家又小,被魏国趁虚而入,不能保全,所以犹豫再三。”

邓芝说:“吴蜀两国联合有四州之地,大王一世之英雄,诸葛亮为当今豪杰。蜀国有崇山险要的坚固,吴国有三江环绕的险阻,一旦结盟,进可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而如果和魏国结盟,魏国一定要大王送人质去魏国,接着就会得寸进尺要大王入朝,退一步也要求吴国太子上殿侍奉。如果不听从号令,魏国就有了讨伐的借口,蜀国也一定顺流而下。”

邓芝的一番见解着实让孙权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一层。如果向曹魏称臣,自己将再也没有主动性,曹魏随时都有理由攻打自己。

于是,孙权对邓芝说:“你说得很好。”于是派辅义中郎将张温使蜀,并断绝了与曹魏的联系。

邓芝之所以能说服孙权,就是因为他陈说利害时,是站在吴国的立场,设身处地为孙权剖析,吴国无蜀,将陷入称臣曹魏的困境,这唤起了孙权的忧患意识。赤壁之战,诸葛亮使吴,也是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和忧患意识。

邓芝的说辞与当年诸葛亮的说辞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说话方式,如果你想  说服别人,要先想想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你要时刻想着站在对方的角度上。

而且,邓芝再使坦诚、诚恳,使孙权看到了蜀国结盟的诚意,所以非常高兴。送别时,孙权依依难舍,动情地对邓芝说:“你是国家栋梁,将受大用,恐怕没时间来吴国了。”孙权又致书诸葛亮说:“和好二国,功在邓芝。”

诸葛亮北伐

吴蜀两国和好之后,遣使往来不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派遣陈震使吴,吴蜀两国订立中分天下的盟约,双方一起进攻魏国。

诸葛亮一生一共六次北伐,五次进攻,一次防守。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从汉中大举出祁山,志欲一举平陇右,结果由于马谡违背命令,导致  蜀军兵败街亭退回。228年冬天,蜀军出散关,围陈仓,结果因为粮尽退兵。公元229年,蜀军第三次出兵蚕食魏境武都、阴平二郡。230年,魏国分兵进攻汉中,诸葛亮防守,魏军退回。

公元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又是因为粮尽退军。两次退兵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于是诸葛亮在汉中实行大规模军屯,经过两年的充分准备,于公元234年再度大举北伐。这一次,诸葛亮出兵斜谷,屯田武功,欲与魏军做持久战,结果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蜀军罢兵。

虽然诸葛亮北伐以失败告终,但这并非诸葛亮能力不足。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蜀汉都是劣势。曹魏据有整个黄河流域,兵强马壮,兵马四五十万,比吴国和蜀国加起来都强大。

而蜀汉仅仅占据一州,诸葛亮惨淡经营,才养成一支不到二十万人的军队。就这二十万人,既要留守后方,又要提防孙吴,每次用兵不过十余万人。

但即使这样,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都让曹魏竭力防守,这也足以看出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陨落于五丈原。这真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0)

相关推荐

  • 邓艾偷渡阴平,灭亡了蜀汉,魏延子午谷奇谋为何不能成功?

    军事,奇正相依.以魏灭蜀为例,鉴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又有险关要塞.若稳步推进,效率极其低下,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魏军先摆出伐蜀的阵势,诱姜维率5万主力前出.然后,兵分三路快速夹击,欲将其围歼于 ...

  • 最诚实的外交官,蜀吴平息战火40年,此人立下首功

    蜀国和吴国,喝同一江水,不同一条心. 这很正常,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失其鹿,天下也共逐之,同样高材疾足者得之. 曹魏.蜀汉.东吴,都自认是高材疾足者. 222年,刘备伐吴失败,次年病死,蜀汉.东吴 ...

  • 利益至上,任何事情都是围绕利益,利益就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一(公元223年) [事由]邓芝抵达吴, ...

  •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靠什么又支持了三十年?

    十月本来是收获季节,百姓无不翘首以盼:可是景耀六年(263年)的金秋十月,对于蜀汉人民来说是个不堪回首的晚秋. 就在这年十月,邓艾率军从阴平险道出,到达江油,然后出奇兵攻入成都,国祚43年的蜀汉宣告灭 ...

  • 蜀汉最后的名将是姜维,那么曹魏、东吴最后的名将分别是谁?

    姜维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后主刘 ...

  • 浅谈中医思维(六)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浅谈中医思维 >( 六) 第九诊你看,随着时间,大家看到没有?从2月26号.27号一直到3月6号,你看"渴欲饮水,饮水后想解小便,有小便便意,体 ...

  • 【达人进阶】浅谈游记创作的六个要素 - 美篇

    2021.03.20 蘇蘇文图原创By蘇蘇 写游记的粗浅体会心得 古人写的游记,在我心目中最最出彩儿的范文名作莫过于文学大家苏轼的<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 ...

  • 浅谈针灸治痛

    疼痛用课本上的话说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在传统文化中疼痛的详细解释如下: 1.痛.<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每至 ...

  • 浅谈格律诗的“六要六戒”

    一.要情志高尚,戒无病呻吟 诗言志,志贵高远:诗抒情,情贵笃深.无高远之志,只能无病呻吟:无深笃之情,只剩风花雪月.这样的东西,到头来一文不值.举两个例子: <登多景楼> 宋刘过 壮观东南 ...

  • 『名医经验』浅谈孙思邈治咳经验

    孙思邈,我国初唐时期著名医药学家(公元581年-682年),陕西省耀县人,生前医疗技术精堪,医德高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被尊称为"药王"."仙人",也被当 ...

  • 中国通史│第31集:诸葛亮治蜀

    中国通史│第31集:诸葛亮治蜀

  • 历史的尘埃——诸葛亮治蜀的论述

    诸葛亮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临终又遗命诸葛亮辅政,托以后事.故刘禅即位,诸葛亮以丞相兼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一直到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确实为蜀汉政权做了许多工作 ...

  • 浅谈词的写作(六):词调

    一般都是按照清朝毛先舒的划分方法分为三类,即小令,中调,长调.他规定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虽然机械,也不科学,但已是约定俗成的事.张炎在<讴曲旨要>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