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年味”||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淮安,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一座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城市。“崛起江淮”是她神圣的使命,而“包容天下”则是她博大的胸襟。就各种习俗而言,这里也呈现着北方与南方兼容并蓄的鲜明特征。

我们家是从爷爷那一辈起,由北方祖居地来到南方经营一些小买卖的,主要活动地域在江南一带。后因战争缘故,长江封锁,我们被阻隔在了江北。生意做不成了,不得已,就在洪泽湖东岸一个叫高良涧的小镇上定居下来。从此,我们便成了淮安(当初称淮阴)人。我们家的不少习俗,跟当地居民是不大相同的。譬如,这里的多数人家都喜欢面食,馒头(饼)、面条之类的,可能是主食,我们家却比较喜欢干饭、米粥,面食吃的并不多。像我吧,淮安生,淮安长,是地地道道的洪泽人,可在酒店吃饭,我从来都不会点面条的,也极少上水饺(我一直以为,饺子不是饭,只是吃着玩的),要么蛋炒饭,要么菜泡饭,再不就是白米饭。这个饮食习惯,应该很南方。但我们家过年的习俗,我感觉似乎又很北方。

在儿时的记忆中,我印象极深的就是妈妈的“年味”特别浓。每年的除夕(就是妈说的“三十晚上”),都是一个很盛大、很忙碌,又很神圣的日子。吃过晚饭,妈妈就张罗着包饺子了。(这是过年的仪式决定的,没有饺子怎能算“过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家里没有电视机,平日里,也没有其他什么娱乐活动,多数人家,天一黑就熄灯睡觉。用妈妈常说的话就是:“别点灯熬油的,赶紧去焐被窝!”到了除夕之夜,也没有现在的“央视春晚”可看,全家人最开心的,莫过于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了。大家大户的,人口多,七手八脚,叽叽喳喳,很热闹,也很出活,不一会工夫,一盆馅子就包完了,摆出来的是白花花的一大片。

我幼年丧父,是母亲极尽艰辛地把我们姐弟3人拉扯长大。我们家人口少,经济又不甚宽裕,自然饺皮、饺馅准备得都不太多,只需妈妈和大姐动手就行了,我和二姐则多是在一旁看热闹,有时也帮点小忙。活虽不多,但程序一样也不能少。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妈妈做得不慌不忙,井井有条。这中间,有一道程序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包“大钱饺子”。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除夕夜包饺子,一定要包上几个里面放了钱的。据说,大年初一谁吃到有钱的饺子,谁就会发财,一年都有好运气。所以,每年除夕之前,妈妈都要挑选几个稍微新一点的分币搁着,准备三十晚上包“大钱饺子”用。分币有1分的、2分的、5分的,吃到的币值越大,当然新年里的运气也就越好。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有一次,为了吃到奶奶包的钱,竟然多吃了五六个,小小的肚子撑得不行,以致两三天都不想吃东西。包“大钱饺子”之前,妈妈都要把几个分币洗干净,还要用开水烫一烫,毕竟是吃的东西,不能不干不净的。饺子包好之后,妈妈总要把它们排放得整整齐齐,最后用洗净的纱布盖起来。

忙活完这一切,妈妈就把剩下的一小团面搓成几根长条,将刀啊、剪啊、擀面杖啊,全都封起来(据说是怕冲撞了财神),连同其他家什一块收拾得停停当当。之后,妈妈就要求我们:赶紧睡吧,明天早起,放鞭炮,下饺子!

大年初一,天还黑隆隆的,妈妈就穿衣起床了。接着,锅碗瓢盆一阵响,妈开始下饺子了。水快烧开的时候,妈就吆喝我们起床了。我们当然不敢怠慢,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呵欠连天地穿衣服,舀一碗热水洗把脸,做完这一切,已经完全“醒眉”了。这时,饺子也都下好了,妈开始布置工作,叫我出去放鞭炮,让姐姐帮着她准备“早茶”。

放鞭炮的程序,一般是先放3个炮仗,多是“二踢脚”,然后,再放1挂小鞭,大小不论(当然越长越好)。放完鞭炮后,我们娘儿四个便围坐在一起吃“早茶”了。

这个“早茶”,说简单,的确简单;说讲究,倒是蛮有讲究的。“早茶” 的制作其实十分简单,就是一碗糖水、两个或者四个红枣、几片大糕。吃这三样东西,有什么讲究呢?妈妈说:喝糖水,意味着甜甜蜜蜜;吃红枣,代表了红红火火;吃大糕,意思是步步登高。总之,都是对新年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向往。妈妈并不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老人家知道,美好生活,不靠天,不靠地,全凭自己一双手,但是,每年还是那么虔诚地坚守着吃“早茶”这一习俗,我想,无非是大新年里讨个吉利罢了。

“早茶”并不一定要吃多少,意思到了就行。接下来,就是端上热腾腾的饺子和白晶晶的汤圆。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才是大人、孩子们热切盼望的最“实惠”的事情。不管面粉好差,无论饺馅如何,总是可以大饱口福的。通常情况下,大年初一这顿饭,不但要让家人都吃饱,而且一般还须有剩余。妈妈要求我们,吃到最后,碗里得留下两只汤圆、一对元宝(水饺),或者单留下其中的一对,象征着年年有余,希望来年能够丰衣足食。

妈妈到了晚年,因患白内障,眼睛看不清,手脚也不那么灵便,包饺子的事就再也没法动手了。可是,每当除夕夜,妈妈还是会和我们凑在一起“看”包饺子,就是图个热闹。她老人家,虽然不能亲自上手了,但感觉还是特别灵敏的。调好的饺子馅,她闻闻就知道盐多盐少,缺什么作料;和好的饺皮面,她捏捏就知道是软是硬,揉没揉到劲。然后,就指挥着该怎么怎么做。到后来,超市的饺子、汤圆多的是,除夕夜人们都忙着看“春晚”,自己家里动手包饺子的已经少之又少了,可我们家,还是尽可能地延续着除夕包饺子的传统,因为老人喜欢。大年初一,因看“春晚”睡得迟,所以起得未必多早,但无论什么时候起床,总还是要先摆上“老三样”:糖水、红枣、大糕,吃过“早茶”,然后才盛上饺子和汤圆。这也是老人家几十年来所一以贯之的。
二零一四年夏初,94岁的母亲离开了我们。此后每逢过年,我们还是一直仿照着母亲在时的做法,坚持在除夕夜,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而且还一定要包上几个带钱的,就像当年妈妈给我们包饺子那样。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仍然坚持先吃“早茶”,然后饺子、汤圆再上桌。然而,不管怎么学,怎么做,就是缺少当年的那种气氛,就是没有妈妈在世时的那种味道。唉!没妈的除夕,总觉得家里空荡荡的,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妈的年,缺了多少妈妈的“年味”呀!

作者简介

孔祥田,退休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淮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在《中国教育报》《文学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散文随笔、诗歌杂文、文学评论、教研论文等百余篇(首),著有《往事与梦想》一书。

(0)

相关推荐

  • 广东早茶的骄傲,饺子炸着吃,馅足料够最讲究!

    广东早茶的骄傲,饺子炸着吃,馅足料够最讲究!

  • 妈妈的饺子

    妈妈的饺子 阿迪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的朋友晒妈妈包的饺子,好生欢喜,我下意识地跟了一句--我也想吃妈妈的饺子. 饺子在今天已是司空见惯的饮食了,可在我的少年时代却是奢侈品.那个年代的农村很穷,一年吃不上 ...

  • 【广东】孔洁《包饺子》

    包饺子 东华小学 孔洁 这个暑假,我学会了包饺子. 这天,爸爸买来包饺子的材料,有饺子皮.肉.姜-- 爸爸把肉.香菇.姜和葱等食材清洗干净,然后把食材剁碎,再放入油.盐等调味品后腌半个小时. 刚开始, ...

  • 孩子一岁半,不肯学说话,这位妈妈用了一个办法让孩子完美蜕变

    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小汤圆在七田真的快乐学习之旅. 我们家的小汤圆是从一岁五个月的时候开始在七田真学习的,到现在已经上了半年多了,变化还是很大的!在这里向七田真的所有老师真诚地说一声&qu ...

  • 散文||难忘的一元压岁钱【征文】

    难忘的一元压岁钱 杨青||江苏 打我记事时起,过年压岁钱就是心里的重头戏.随着年龄的变化,由欢欢喜喜领压岁钱到愉愉快快给压岁钱,无不温馨欢乐.而在我8岁那个春节,第一次支配一元压岁钱时有一段刻骨铭心的 ...

  • 饺子还是汤圆?

    ----------------------------- ------------------------------ ------------------------------ 原创漫画 盗图将 ...

  • 爸妈的饺子

    白利芳 一直春光明媚的老天,灿烂的笑了许久,许是累了.一早,天就开始下雨,初时零星洒落,给干燥的空气,带来些许凉意.继而风来了,雨丝也渐细密.站在窗口,看看天:"快一个月了,该去看望爸妈了. ...

  • 【广东】张丽雅《新年第一餐》指导老师:邓丽红

    新年第一餐 东华小学二年级 张丽雅 2020年最后一天晚上,妈妈说明天就是公历2021新年了.新年里的第一餐要吃饺子和汤圆.我高兴地跳起来,并自告奋勇地说:"这第一餐我来做!妈妈你教我.&q ...

  • 西游掠影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老友汪明先生,是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的骨干成员,学习勤奋,钻研深入,寄情山水,佳作迭出.近日,欣赏他发在朋友圈的系列作品,记录了环游甘肃青海的精彩瞬间,不禁又被带回到去年9月中旬的那次西游途 ...

  • 一信一文暖我心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在我主观意识里,做老师的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多年后还被记着,这是比获得多少荣誉证书.受到任何表彰奖励,都更值得骄傲自豪,更感到温暖幸福的. 我们那个年代当老师,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个人也 ...

  • 不要欺负老实人(外两篇)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不要欺负老实人 --曾多次听到著名专家张文宏先生提及不要欺负老实人,遂有感而发. 有人弄虚作假,偷奸耍滑,欺软怕硬:也有人老实本分,忠厚耿直,与人为善.可是,后者却常常遭到前者的揶揄.讥 ...

  • 致敬章家二老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冰郎先生的<心愿>(见本公号2021.2.20),牵动着我的心绪,迫切地想写一点文字,表达我对章家二老的由衷敬意和美好祝福.于是,在留言区写道:"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掼蛋,是淮安人民的一大创造.一经面世,就以其灵活性.技巧性.娱乐性和刺激性而赢得成千上万各类掼迷的喜爱,改变着不少人的休闲方式与生活习惯.别的不说,仅酒店的餐厅多了一张牌桌,请客姗姗来迟 ...

  • 寻找“雷锋哥”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拜读郝宇铭先生<故乡雷锋姐>(本公号2021.3.20)一文,非常感动,真心为这位邻家的"雷锋姐"点赞.这里,我也想讲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一位咱 ...

  • “掼蛋”三侃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一侃:"掼蛋"名考 掼蛋是一种兴起于淮安,而流行于江苏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扑克游戏,在"跑得快"."八十分"等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发 ...

  • 手机君(外两篇)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手机君 S君,是一个典型的手机控.睁开眼睛抱着手机,放下饭碗拿起手机,骑车走路专注手机,朋友聚会只顾手机,三更半夜不离手机--这些,都是此君平日里的新常态. 不知什么时候,S君得了一种怪 ...

  • 悠悠岁月“战友”情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50年前的春天,我考入洪泽县中学就读.可能有人要问了,怎么会在春天入学的呢?这个,也算是当年教育界的大事件了.因为文革开始之后,一切招生考试停止,由贫下中农推荐上中学.几年下来,学校的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