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向东,再向东》自序

按: 《向东》是我西来说的第二本书,《三星堆文化大猜想》是第一本。《向东》也是我最满意的一本封面设计(白色为宣传书腰),厚重、美观、切题,设计人是万夏,高手一枚。

  

《向东》也是拙著中有关西来说流传最广泛的一本。有个印象,写这本书时有一种神助的感觉,并且这本书确实是对《旧约》的演绎,或曰是对圣经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结合。这本书刚出来不久被凤凰卫视每周一书栏目拿出来做节目,结果我在凤凰卫视的BBS里看到梁冬被骂得狗血喷头、观众要求他下台,整个网站都差点被封堵的感觉。我我梁冬有些担心,我不认识他,他后来确实也离开了凤凰卫视,希望与此事无关。

我为何会开辟出这一全新的圣经考古领域?应该与我的教育背景有些关系,因为圣经本来就是西方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想很多年以后人们才能再次领略《向东》的学术与思想价值。沿着这一线索,一直到2018年以《西出阳光有故人》的视频我对其做了一个终结,在这前后我开始沉浸到另外一个全新的领域:研究文明发展规律的文明学。我觉得文明学比西来说重要得多,而且文明起源研究本来就是为文明发展规律奠基的,所以他们之间是有密切关联的。没有前十年的文明起源研究,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文明学。

----------------------

《向东》自 序

这本书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一本不同寻常的文本。它是对《圣经》严肃认真的阅读,但却并非出于单纯宗教的虔诚,它是另外一种虔诚。

这本书是对无数先祖来到中国的一种追踪,尤其关注的是祖先们当初来到中国的原因和渠道。这个工作是困难的,但有神相助一切又是容易的。感谢“上帝”,是他给我们提供了寻找远古祖先的一线希望,阅读《圣经》这部旷古惟有的伟大著作是我的唯一希望。

我已经无数次接触过这本伟大著作,但惟有这次书写时的参考阅读是最为惊心动魄的,因为这将是一次罕见的发现之旅,我带着宗教之外的世俗目的找到了无上宝贵的存在:我们祖先的足迹。假如说我不能肯定他们清晰的面貌,那么我肯定看到了他们一闪而过的仙踪。我知道他们就在那里!从今后我们再也不会丢失他们,而他们再也不会失去我们。

在刚刚写完《三星堆文化大猜想》等待出版的日子里,我不断翻找各种数据和古代资料去完善和补充,几乎每天在不断修改。后来我发现,这个细碎的修改是无止境的,小的修补肯定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在确认《三星堆文化大猜想》主体无需再做更正之后,我彻底放弃了《三星堆文化大猜想》的修补工作,而是转向对《圣经》的精深阅读。

直觉上我知道在《圣经》中有我需要的东西,但当我真正开始动笔时我才发现,从《圣经》中我得到了远比希望的多得多的东西。无数令我震惊的新发现在我眼前次第展开。我同时也惊讶为什么如此浅显明白的东西一直无人涉及研究,起码我没有听说过有人把《圣经》与中国史联系在一起,假如不是鲁莽便是出于智慧,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才有此惊人之举。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也决定读书与思维方式。我是个对一切不抱成见的人,即便全世界对我说出一种意见,只要我有办法得到亲临观察与体会的时机,我一定会告诉你“苏三的看法”,并且一定会是全新的看法——假如与别人看法一致我根本就无须发言。一旦我说话,肯定是为了发表“不同意见”。人们交流与获得信息都是在“不同意见”中进行的,相同的意见说1万条也只等于1条意见。不同的新见解和创意在我这里永远受到鼓励。这样一种思维的性格基础是大胆与勇气,当然还需要严密的逻辑才构成意义。带着这样的认识我踏上了一条可能是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试探说出一种我发现的“真理”。无论多少人反驳或打击我的“胡说八道”都不能改变我继续的决心。在这个“破译”过程中无数人曾经对我挖苦和讥讽,但我想到最多的一句俗话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最终无论我发现的是一个崭新的世外桃源还是一朵新品种的野菊,都将是对我生命的回报与赞许。感谢上帝,他似乎赐予了我一个机遇以赞许我无畏的勇气。

我相信人类的地理大发现(就我们知识所限之内的)是从16世纪前后开始的,截止今天几乎所有能做的伟大创举已全部被勇敢的人们解密。地球在我们面前几乎暴露无遗,甚至我们已经开始探索外部宇宙空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分幸运的时代,它不断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在有生之年可以认识到上帝那美丽奇妙的创作秘密。

但同时我们也是遗憾的,几百年前的问号依然挂在每个人的心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不仅属于生物学,而且属于“地理学”和历史学。在相对了解我们人类的地理位置之后,我必须说,我们有关人类历史的知识浅薄得与我们这个时代是如此不相配。许多荒谬错误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社会,很少一部分可能是故意人为的,但绝大多数的荒谬与错误是无奈的,因为历史需要考古资料,历史需要文献,而人类具有语言的时间却远远短于人类生存的时间,更何况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留下记录的习惯——谁会知道他们的用途呢?所以无论怎样的高科技实际上都无能为力于一份理想的历史资料收集。这就是我们一直面临的难题。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挑战,它才留给我们当代人一个机遇:历史大发现很可能将出现在本世纪。

科技条件与前所未有的社会开放,以及人类总体的考古积累,都给我们创造了历史大发现的便利条件,历史学的新局面假如不是今天会是何时呢!至于读者,所需要的只是当初人类承认“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的脑筋急转弯。

我所做的这个研究方向只是历史学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会是非常有趣的一个部分,这也是我之所以一直对其疯狂的原因所在。神秘、感动、亲切、温暖、伤感、激动,这不仅是我整个破译过程中的情感,也是我做这个《圣经》笔记的心态与心得,他们将全部真实地再现在这本书里。假如您愿意与我一起踏上寻找祖先的足迹,那让我们即刻起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