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武学诗词与杂谈

一、诗词
脱肩松臂懒束腰   神情意力似粘糕   一切知感全不要   静室长露赤条条
站桩从来不喜平   养生自古贵平庸   神动得自有象外   意存妙在无念中

浑身肌肉挂青霄   毛发根根暖风摇   慧眼默察三千客   凝耳息听两人娇
沧海飞波游龙戏   流云吐月紫虎嚎   无穷假借无穷象   有如蓬壶踏六鳌

神如雾豹容窥管   气似灵犀可辟尘

养生别开面目新   筋含劲力骨存神   静如伏豹横空立   动似腾蛟夹浪奔
吐纳灵源合宇宙   喊声叱咤走风云   不知素问千年后   打破樊篱更多人

不动如山岳   难知如阴阳  
无穷如天地   充实如太仓

养生不喜平   岂知贵平庸   身动超象外   法在无念中   深究求精造
利用虚无空   意力似猿猴   脚步似猫轻   神意自内变   力由远处听
不即亦不离   日久便成功

眼底手腕都留痕   直取旋绕力横撑   矛盾错综须统一   精神杠杆要长伸

拳学理至精   运用在虚实   灵机自内变   力由远处听  
身动似猿捷   步踏如猫轻   勿忘勿助长   久久自登峰

身动挥浪舞   意力水面行   游龙白鹤戏   含笑似蛇惊
肌肉含动力   神存骨起棱   风云吐华月   豪气贯日虹

刀光闪闪卷枯叶   尺哧天涯鸟飞绝   手握提按斜撑错   光芒无限力如铁
裹缠横绕云龙蛇   足踏泥泞半尺雪   雷电交加轻也重   眼底心头扫鲸穴

精贫出豪举,得闻慷慨声,大气包寰宇,挥浪卷朔风,吴钩连起吐长虹,
发声喊,山摇谷应,舞龙象,飞似梨花影,赋长歌,整备山河定,七尺躯,
任纵横,浑似山崩潮涌,顿开金锁走蛟龙,打破樊篱舞。

二、语录
    芗斋先生解释拳义曰:“拳者乃拳拳服膺谓之拳,动静处中,能守能用,此即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非纯工套数招法之所谓拳也。”
    芗斋先生复申明拳意曰:“拳之为拳,实不在于身体运动之形式如何,而在于筋骨气力松紧之作用,精神之指挥以及心意之领导如何耳。习拳专重形式,是本末错认,攻其末而记其本,终无是处,非得其本者,不能言其践形致用之实学,故应机而发,因势而变,动无有误,其神妙莫测者,当非所谓专习套数招法者所能得也。”
    芗斋先生论桩法曰:“拳学桩法,阴阳动静,虚实开合,胸腹呼吸与鼓荡皆不得分开而论,都是互为根用,不在外感之交杂,而在一意之应付,此谓之意拳也。”
    芗斋先生曰:“不学拳是不要性命的傻子。”此言拳功对人身关系之极切要,能健身体养性命,人人应知此理,应习此拳,普劝吾人练习之理由,一语道尽。若使吾人知习拳之乐,习拳之益,致力于练习功夫,定有欲罢不能之概。误入歧途吃力努气伤及身体,是学习错误,非拳不可习也。
    芗斋先生曰:“今之习拳者,多急急于拳套,用暴力以求迅速和美观,全身气孔为之闭塞,而于自身气血之流通,实大有阻碍。所有拳家凡用暴力是,无不努目皱眉,顿足有声。是先闭其气而后用其力,至练毕则长吁短叹,急喘不止,伤及元气。所以往往有数十年功夫终为门外汉者,岂非用此拙力之所致哉?”
    芗斋先生曰:“习拳平时用功,常使神气聚而不离,如站桩之时,自神不外驰,意不外想,精不妄动,气不轻浮,神不乱游,无站桩之形,而收其实效,则有不可思议之妙。”或曰:“细思站桩之益,学者何以不觉,则其心意注于手,而不注于腰,不注于周身之故。”又曰:“习拳时心动身不动则枉然,身动心不动亦枉然,身心一致加功,除站桩外,无第二法门。”
    芗斋先生曰:“世大夫常以坐功为禅学之秘。自认已得且极是矣,其实不过口云自然,岂不知盘腿一坐便不自然矣。即练之无害,亦必无所得。只知一时之精神清呼吸静而已,不能明此非整体功夫也。气贯全身为养气要诀,气非通畅关节不能敏活也。盖因呼吸使血液为之鼓荡,而浑身各种细胞(毛发气孔)均同时鼓动,而生吸引之动作。此种呼吸动作乃拳之基本动点,从此基点发生之操作,乃合理自如之动,动能自如,然后方得天然生生不已之气,而知其真滋味矣。”
    芗斋先生曰:“动时要于身外留有余不尽之力与气。而浑身毛发直竖如戟(气达梢端方谓之气足),不见力处正是有力处,不觉呼吸时正在呼吸。应于此处去下功夫。”
    芗斋先生尝言:“练拳如在空气中游泳,意在身外,守中身内,自然匀整。”又言:“习拳存意,使离开已身,不合道理,执著已身更有不妥。”
    芗斋先生曰:“操拳能作到不用心处方好。”
    芗斋先生复尝言:“身外须有意,此意不定期存于身。”
    芗斋先生曰:“习拳须知来势去势,来字去字,颇堪玩味,存意在此来去二字则得之矣。”
    芗斋先生:“意足不求形骸似,意足者神足,动则合意而得力,不求合而自合也。”习拳要时时刻刻常想着芗斋先生所谓:“为什么有此一动,此一动作的目的是什么?”
    芗斋先生论养气,尝言:“气调则妄念平,能无念而神自清,神清方能心意定。”
    芗斋先生曰:“初学试力,使手自腕及指尖可稍加力,腕以后则不可有力。如此作法,容易入门。”又曰:“不论怎样作法,总要勿忘勿助长,以动静互为枢纽,全身无不浑元一争,始得象外之妙,身外之意,拳外之拳。能否得之在于一试,经此一试得之者,可与言拳道矣。”
    芗斋先生曰:“力不可由内向外张,须由外向内引,其力方能外发。”所以,又曰:“应敌也手前进时不许向敌发,方能应机应时。”
    芗斋先生曰:“运力外发,因其用之不同,运力可分为三种,曰虚中、实中、化中。”又曰:“应敌周旋,顺应来势,形变不测,全体齐动,敏捷异常。而力之为用,其变化不外刚柔方圆,斜面螺旋以及蓄力、弹力、惊力等等。”
    芗斋先生曰:“世之论拳者,有某拳生某拳,或某拳克某拳之说,似亦有理,但仍基于招法之讲求。若绳以拳理,当两手相接对击时,岂能有暇及此?若以目之所见,心再思之,然后出手制之,实不敢信其能也,况敌之来势,逐迭更变,安有以某拳生某拳、某拳克某拳之说,而能致胜者欤?此欺人、误人,谬误之甚者也。倘能习得争力,守中不失,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尚未敢说定能制人。如察来势再思应付,出手论招,操拳论套法者,真可谓之门外谈拳者也。”
    芗斋先生曰:“全身力要浑无。”
    芗斋先生尝言:“作拳时意中如身之前后左右,均有敌人来与搏打。”又曰:“坐行进退,要与空气(假设之敌)争地位;习之既久若真对敌,则动不可当矣。”又曰:“闲居坐睡嬉戏,亦在练习。若习以定时或场所,岂得谓之真练习哉?”
    芗斋先生尝言:“挽转游身,如行空游水。”
    芗斋先生曰:“拳能得八面意,自然灵妙。”
    芗斋先生曰:“畏心存则侮。”
    芗斋先生曰:“应敌时要审要固,更须具有以下之神情和气势;头要撞人,手要打人,身要摧人,步要过人,足要踏人,神要逼人,气要袭人,得机发力,胜券定由我操,事所必然,岂可疑乎?所谓:'较技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难行。’进退动转有意莫带形,带形定不赢;气如龙虎而动无定势,应机发动,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犹连,神全则身自安,如斯临敌,安有不胜之理哉?”复曰:“应敌知机,方能发动制人,不必度来势之机会,自能揣敌人之短长,均在有意无意之间也。静以待动,动中处静,以退为进,以进为退,直出而侧入,斜进而竖击,柔去而惊抖,刚来而缠绕,力之外发,缩骨而出,缩即发也。发力时意欲透其骨,,而入其髓,意存数尺外,敌身为我意所束,岂能逃哉?”
    芗斋先生曰:“此由于较拳时,不能应机运用也。”
    芗斋先生曰:“两手结合,迎面伸出,前伸后撤,左右封固,务须守着中线。两足钻进抽撤,保住重心,并无定位,踢达如卷地风,纵横高低扬落进闪,随意变化。直奔敌人重心,莫为旁求。揣度情势,当进则进操其身,当退则退领其气,前后左右反转照顾,浑元一争。”
    芗斋先生曰:“应敌要诀,为身手齐到,所以进头、进手、须进身;内则提起精神,外则动作疾速;拳未动而力已蓄,打要远,力要绝(放字妙诀)。取胜尚须随意与运气,倘然不胜,必是心有怀疑矣。”

三、杂谈
(一)养生
    我国养生学历史悠久,惟多失传散佚,门派迭出,多至不可名状,而各有专家独造之功,以致奥精遂老手,各有其特长,所有理论,大都歧正相生,参互为用,而结果多自矛盾错综,辩证再辩证,发挥出人体及多种生物独赋特有之精神,盖人飞不如禽,走不如兽,故采鸟兽之长,补人身之短,都是在“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显倒互用,体会操存,逐渐得来些掣电轰雷,惊神泣鬼之术,而是学他的精神,特能所在,如果光学其形体,则风度、秉赋、性格、特有的良能,就完全销毁,这种方法是在“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永远保持有毛发如戟之意,大凡鸟兽多有无畏精神,它的智力不会增长,而特具的本能是永远存在的,鸟兽的头是灵活的,目尖锐,肩撑肘横,指弯爪拧,头颈更多增强顶缩力鹰目、猿神、猫行、马奔、鸡腿、蛇身,会其意,静如潮涌涨,动似风云走,先师云:“神如雾豹如窥管,气似灵犀牛可辟尘”,这种练功方法,肌肉里总含有活变动力,骨中存着横撑拧转动荡的精神力量,力的发作“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有定位无定位”、“被动自动”、“整体局部”可具体而微。
    练功时,不在于姿式如何,也不在于形式之繁简,更不在于次序之先后,而在于精神支配之虚实大意,以达舒适得力为上,有人问:“力量如何以为之活动?”上至头顶、下至肩足,都是牵一发而全身动,手足膝胯,都是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五脏之内亦都有所配合,此之谓“活力如蛇”“游泳相似”以有人问:“既云养生又何以为动力?”按养生与锻炼是一回事,养生基础已定,就须学习锻炼经稳定,内在舒适,虚灵守默,而应万变。大致是神好静而意分扰,意性本定,而欲来乱,实际都是虚象,应当是对境忘境,不堕于庸俗愚昧,居尘出尘,免沉于“得失惧忧”万念之中,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则神息,神息则万念俱忘,耳目心意俱忘,即诸妙之圆与所谓“耳目生意”颇相近似。
(二)论舞
    运动是平易近人的学术,然而情趣无穷,古人大都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础,到清初就破坏无余,从前不论文人武士,无不精心研讨,文人善拳技,武士多能文,自清以来,拳学虽被湮灭迨尽,而舞道更是久湮无闻,殊不知舞道是启发人类天赋良能活力的一种学术,也是抒发感情,振奋精神的最高艺术,并且可以却病养生,陶冶性情,更可使爱好者延年益寿。舞道内分四项,游龙、惊蛇、白鹤、挥浪。初练时浑身肌肉伸展,骨节起棱,头直、目正、神庄、声静、手指腕拧,有勾、搂、扭、错、裹、撑、横、卷之力,两足如在泥雪中求动,双膝提纵,力若抽丝,目光远望,手底留痕,掌握这些基本动作之后,方可进一步学练复杂舞法。

四、歌要(李见宇、孙闻青录)
(一)
    站桩时既愉快,又甜蜜,省力增力得力而舒适,继续再把技击谈几句,最便利,就是军士操的稍息,要在内外均整力合一,由虚空寻有力之真实,拳之道要,一大半在抽象求实际,内外浑噩要调息,神经支配一切力,毛发直竖意如戟,用力轻松,含意如铁石,高则扬其身,筋肉宜遒敛,低则缩其身,具体含着践捉拧裹待遇时机,间架配备合适,节段曲折面积存虚实,点力松紧,均衡与偏倚,无形变化,纵横高低,体察周身无乘隙,以及假借种切力,言之繁难已极。略举一二单简势,空中旗,浪中鱼,都是借镜之良师。他如动似山飞,静如海溢,神犹若灵犀。语虽抽象,神意要切实,想来真是无边际,作起来反觉很容易,只要处处留点意,并没甚么奇难事,不过聪明学识有关系,和个性之距离,与所需不所需。
(二)
    运动时,慢思量,内外安排妥当,变转轻移不慌忙。遍体筋撑骨棱尖而放,态似书生若女郎,伟大犹比楚项王,一声叱咤风云响彻云霄,神情豪放雄且壮,遇敌接触似虎狼,举步轻重,如履沟壑深千丈。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弹簧,齿扣足抓毛发似金枪,根根无不放光芒,神光离合旋绕在身旁,譬水之有波浪,徊旋不已,纵横在汪泮,无穷如天地,充实似太仓,悠悠扬扬舒且畅,一经触觉,立时紧即张,如同火药爆发状,炸力发出意不亡,无形机变却又深深暗中藏,闪展进退谨提防,打顾正侧,丝毫不虚让,势均力敌须看对手方,犹如鹰鹘下鸡场,翻江倒海不须忙,丹凤朝阳势占强,拨钻拧挫断飞蝗,勾错刀叉同互上,腿足提缩似螳螂,揣敌力量有方向,察来势之机会,度已身之短长,势如龙驹扭丝缰,谷应山摇一起撞。
(三)
    用工时,莫发急,应找个适宜的场地,利用大树的吸炭呼氧,和紫外线的杀菌力,再凝神静气的站立,身躯宜直,两足分开与肩齐,混身关节都含着似曲非直意,内空洞外清虚,两手要慢慢的轻松提起,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臂半圆腋半虚,左手不往鼻右来,右手不向鼻左去,往怀抱不粘身,向外推不逾尺,双手变化在范围里,不计好坏之姿势,更不重势之繁简与秩序,须体察全身内外得力不得力,守平庸,莫好奇,非常都是极平易,研学术从不分今古和中西,这种运动也算真稀奇,因为世人多不知,不用脑,不费力,并不消磨好时日,行站坐卧都可练习,这里边蕴藏着许多精金美玉,和无限的神思钻研起来生天趣,有谁能体会到这自娱能支配虚空宇宙力,锻炼的愉快难比喻,飘飘荡荡随他去,精力充满神不疲,注意顶心如线系,遍体松静力如泥,慧眼默察细胞系,如疯如颠如醉如迷,蓄灵独存悠扬相依,海阔天空涤万虑,那管它日月星球都转移,只要你肯恒心去站立,自有你想不到的舒适,这就是前辈不传的决秘。
(四)
拳本服膺 灵空松腾 平易近人 理趣丛生 一法不立 无法不容 拳本无法
有法也空 存理变质 陶冶性灵 信义仁勇 悉在其中 力任自然 矫健谦恭
吐纳灵源 体会功能 不即不离 礼让谦恭 力合宇宙 发挥良能 持环得枢 
机变无形 收视听内 锻炼神经 动如怒虎 静似蛰龙 神犹雾豹 力若犀牛 
蓄灵守默 应感无穷
(五)
拳道极微细 勿以小道视 开阔首重武 学术始于此 当代多失传 荒唐无边际
拳道基服膺 无长不汇集 切志倡拳学 欲复故元始 铭心究理性 技击乃其次
要知拳真髓 首由站桩起 意在悬空间 体认学试力 百骸撑均衡 曲折有面积
彷拂起云端 呼吸静长细 舒适更悠扬 形象若疯痴 绝缘摒杂念 敛神听微雨
满身空灵意 不容粘毫羽 有形似流水 无形如大气 神绵觉如醉 悠然水中宿
默默向天空 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身 陶溶物不计 灵机自内变 调息听静嘘
守静如处女 动似蛰龙迷 力松意须紧 毛发势如戟 筋肉遒欲放 支点力滚丝
螺旋力无形 遍体弹簧似 关节若机轮 揣摩意中力 筋肉似惊蛇 履步风卷席
纵横起巨波 若鲸游旋势 顶上力空灵 身如绳吊系 两目神凝敛 听内耳外闭 
小腹应常圆 胸间微含蓄 指端力透电 骨节锋棱起 神活逾猿捷 足踏猫距似
一触即爆发 炸力无断续 学者莫好奇 平易生天趣 身动似山飞 力涨如海溢
返婴寻天籁 躯柔似童孺 勿忘勿助长 升堂渐入室 如或论应敌 拳道微末技
首先力均整 枢纽不偏倚 动静互为根 精神多暗示 路线踏重心 松紧不滑滞 
旋转谨稳准 钩错互用宜 利钝智或愚 切审对方意 随曲忽就伸 虚灵自转移 
蓄力如弓江 着敌似电急 鹰胆虎视威 足腕如蹙泥 鹘落似龙潜 浑身尽争力 
蓄意肯忍狠 胆大心要细 劈缠钻裹横 接触揣时机 习之若恒久 不期自然至 
变化形无形 周身意无意 叱咤走风云 包罗小天地 若从迹象比 老庄与佛释
班马古文章 右军钟张字 大李王维画 玄妙颇相似 造诣何能尔 善养吾浩气
总之尽抽象 精神须切实

(0)

相关推荐

  • 王芗斋大成拳之运力,句句精言

    习拳得力之后,才能进言运用力量之妙.其在于周身之力运于内而灵之于外,神之为用,静为动之基,动为静之效,习拳致力于静,正是求功,气充力足,然后方能静不见其机,动不见其迹,能静者方能动,静乃万有变化之源, ...

  • 第三节 试声

    试声之前先补上活步试力的结尾 神龟出水.蛇缠手.游龙.鹤舞四项试力,是为力的运用而设,是试验力的运用和发挥,力的运用在于易感,因之习此四项试立力不能当做套路或招式来练,使精神和易感受束缚.为了探索某项 ...

  • 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诗词歌

    (2016-12-09 21:29:12) 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 吾喜欢激情豪放,摧人奋进,想象丰富,气势雄浑的诗词,如岳飞<满江红>.刘邦<大风歌>.苏东坡<赤壁怀古 ...

  • 【诗词学堂】诗体杂谈之分韵诗、宴集诗

    诗词学堂 分韵诗.宴集诗 自兰亭曲水流觞开始,文人雅士的聚会便经常有诗赋存世--其实据考证,屈原时代的楚国已经有宴集之上,分题为赋的萌芽.著名的<兰亭集序>便是<兰亭集>的序文 ...

  • 钟振振杂谈诗词阅读(一)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钟振振杂谈诗词阅读(二)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诗词杂谈

    初学者写诗词大致有这样几个基本过程: 一,笔生涩, 二,语句大体成形, 三,语粗浅,浮滑,芜杂. 四,渐工渐稳 提高调试法: 一多读书, 二多消化, 三多借鉴, 四下笔前好好构思布局, 五写好后多听听 ...

  • 钟振振杂谈诗词阅读(三)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钟振振杂谈诗词阅读(四)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钟振振杂谈诗词阅读(五)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六盘人文 ‖ 1490】诗词 · 宁夏泾源 杨炜 ——《​​随想杂谈四首》

        随想杂谈四首 文|宁夏泾源    杨炜 初冬 OFGRAIN 初冬寒雪,冰原世纪,茫茫千里舞银蛇,蜡像裹银装.但问苍天谁苦恼?伊人最知晓,原野消愁宿,一场冬雪两重天,一半是忧,一半是醉,好似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