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调整胃肠止泻通便类 大肠俞—阴陵泉

【单穴功用】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大肠之气转输、输注的处所,又是主治大肠病证的重要穴位,故名大肠俞。本穴具有调理肠胃、泄热通便、理气化滞、强健腰膝之功。用于治疗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小儿腹泻、腰脊强痛。

阴陵泉,又名阴之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经气所入,为合水穴。泉者水源也,内为阴,膝突如陵,泉出于下,故名阴陵泉。本穴具有建中宫、促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止泄泻之功。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小便失禁、阴茎疼痛、遗精、膝关节疼痛、带下、阴挺、月经不调、失眠、喘逆不得卧。

【伍用功能】

大肠为传导之腑,能吸收水分,主传导排泄糟粕。大肠俞为大肠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部位,有调理肠胃、泄热通便、理气化滞、强健腰膝之功;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水穴,脾主运化,能够制水,本穴有建中宫、促运化,调水液、行水湿、消水肿,降逆气,止泄泻之力。

大肠俞以通泄为主;阴陵泉以渗利为要。二穴相合,协同为用,清热化滞,消胀除满,利水消肿,止泻止痢之功益彰。

【主治】

1.急性泄泻。

2.急性痢疾。

3.水肿。

4.腰痛,证属寒湿为患者。

【操作法】

大肠俞:俯卧,先取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第4腰椎棘突下,为腰阳关穴,再从腰阳关旁开1.5寸处取穴。直刺0.5~1寸。

阴陵泉:正坐屈膝或仰卧,于膝部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从内向外直刺1~1.5寸。

【经验】

大肠俞—阴陵泉伍用,为吕老之经验。所治病证甚广,治水肿,急性泄泻时,多与小肠俞、三阴交伍用,以增强利水之功,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是也;治急性细菌性痢疾,可与天枢、足三里交替使用;治寒湿腰痛,宜与命门、腰阳关合用,针后加灸,或者重灸,用以增强散寒除湿之功。

水肿,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疾病。包括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病。中医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外邪侵袭,肺失宣降,三焦决渎无权,膀胱气化失常所致;虚证多由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