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线性の茶
如果你已能意识到茶的开汤品饮是一个完整的“线性过程”,那我有必要提醒你,今天的内容将对你很重要。
虽然复杂起来,整个线性过程可以被我们延展到茶的种植生长管理,加工仓储等阶段,但我们今天只讲最后的“开汤品鉴阶段”,这也是其终极价值的体现阶段。
一道茶的线性过程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当茶体与水接触的第一个瞬间,便开始了一个线性的、不可逆的析出过程:
温润泡 … …
第一水 … …
第二水 … …
… …
每一水又在经历着一个注水 —— 茶体遇水充分浸出;出水 —— 茶体析出放缓,散热、氧化;再注水,再出水 … …
而品鉴部分也在经历着嗅热香、观汤色,待茶汤降至适宜温度(我们不喝烫茶),品饮,第二口,第三口。下一水,
品饮时的一口茶汤也遵循着:入口前,于口中,落口后,这三个阶段进行的。
而在专门体会汤感的“于口中”、“落口后”这两个环节,则又能感受到一口茶汤于口中,于味蕾上的线性变化,甚至于落口后的体感、喉韵表现。
以上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细化的微观,无一不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线性特征。
那么我骄傲的告诉你:“线性表现”是中国传统审美哲学的重要形式,被应用至各种艺术领域。
音乐,自不用说。
书法、绘画,无论从生成还是到欣赏,也都是保持着特定的线性特征。
诗歌、戏曲、小说更是线性艺术的代表。
甚至于古人之对弈也都一定是线性的。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会对“线性”如此偏爱呢?
完整的线性体验,其实就意味着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可以被中国哲学抽象地解读为是经历了一场轮回,—— 而人的一生本就是一场轮回,所谓的“不得解脱”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证得轮回的因果,或者说你还没有悟得轮回的究竟。
那如何“解脱”呢?多经历轮回,多证悟喽!积攒够了智识,或者说消净了业力,你自然也就能得以开悟,跳出轮回了。
所以你要积攒各种轮回,经历各种轮回,体悟各种轮回。于是各种艺术形式也就被拿来“借以轮回”了,这其中就包括茶。
你看,这显然是佛家思想的滥觞。
那儒家思想又是如何在茶的线性过程中得以呈现与诠释的呢?
首先,一道茶汤的完美呈现是要有严谨的流程与精细的操控做保障的,而这就是儒家的规矩、礼法。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儒家思想的背后有层级的概念。除“三纲五常”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居于不同社会层面时的处世标准,当然这得算是“高标准”了。
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生态体系内不同层级深度间相对独立却又充分互动的理想状态:“自己”的这个层面重在“修身”,这才能保证你在“氏族”这个层面上的“齐家”,而士人皆“齐家”才得以让“君未治,而国自兴”。“国治”方谈得上“平天下”。这是它们层级间的相互关系,但也不妨碍它们在各自层面追求“独自的美好”。
好的,那你是否发现,在完整的汤感体验过程中似乎也具备了这样的“层级关系”:不论是完整的一道茶,还是某一水,甚至于某一口,它们都具备各自层面的体验独立性,但综合在一起之后便成就了一个完美的完整体验。
而这种体悟则是通过“线性体验过程”来实现的。
茶之审美说到哪儿也不能少了道家思想的部分,但也没有必要再繁复铺陈地唠旧嗑儿。
既然茶的线性体验过程被中国人解读为了“轮回”,那么当这场“轮回”与其自身真实的“轮回”达成某种契合,使其产生“共鸣”,从而获得了一种“忘我”的巅峰体验与终极觉悟,而这也正是道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这种“忘我”之境看似超越了线性,但实际上它是来源于线性、升华于线性的。
所以,深入的理解“茶之线性”特征,将有利于你在呈现与体验中进入更高的层次。
注意!以上内容是可以在茶汤中被真实感知与体验的,并非纯粹的理论说教。
如果你还没有在茶汤滋味中体会到以上境界,那只能说你还没有喝到“对的茶”,—— 如果在你之前的那口茶汤中没有体会出以上内容,就不要再在那口水里咋吧了。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