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证实”与“证伪”
此前提到过,很多学科的前沿领域都更侧重“证伪”。因为原有认知被证伪则意味着整个领域的认知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里的重点是要被证伪的原有认知一定是该领域里的前沿思想、主流认知。
正面的例子此前说过,我们还是举个反例吧。
不久前人类拍摄到了黑洞的照片,这是在“证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虽然我们还是欢欣鼓舞,但想必也不及提出“广义相对论”去颠覆旧有的主流理论来得更有价值。
“证实”是一个完善、充实的过程,而“证伪 ”则是一个开疆拓土、刷新认知的过程。
有心者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单单在茶这个领域则反而要侧重于'证实’呢?”
原因很简单,物质层面的茶并非是茶的终极价值体现,——那口茶汤才是。
用我们之前的比喻就是:物质层面的茶只能被定义为“半成品”、定义为“食材”,而“成品”或“终极价值”则是最后的那口茶汤,这才是茶的主流价值体现。(参见《茶,原来你是个半成品……》)
既然是半成品,既然是食材,那么就有了“证实”的必要,——证实这是不是符合要求的半成品或食材。
于是就有了两种“证实”的思路,一种指向前端——审评,基于原料、工艺、仓储等因素的佐证;另一种则直接指向最终的品饮价值——标准开汤,只针对最终的汤感进行判定。
当我们考虑到茶的终极价值就是汤感滋味,以及终端消费者很少具备判定原料、工艺、仓储各因素的能力,甚至于他对于您所给出的各因素指标信任与否都还要打个“问号”,也就突显出直接用汤感滋味这个体验层面的终极价值来评判茶物质层面的品质,是多么简单直接!它符合科学所追求的“简洁之美”。
你可以通过罗列刘翔父母的优秀基因、教练员的专业度、饮食睡眠的科学性……,来推断其应该是一位优秀运动员;也可以世界大赛上直接拿回个冠军来,用结果直接证实。理智使得我们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更有效率。
好茶就应该呈现出优异汤感,就好比优秀运动员就应该拿成绩一样,多么朴素的道理。在这个逻辑指导下,那些把未来的汤感表现推给时间这个高成本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就越来越没有市场。讲什么“放放就好喝了!”、“越放滋味越好!”之类。
消费者也变聪明了,“我哪知道这茶能不能放好喝啊,——等您放好喝了,再拿出来卖我不迟……”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茶与红酒的区别。人们往往拿两者做对比,主要是因为两者在滋味的丰富上具备很多共性。但殊不知两者的本质差异在于物质层面的红酒开瓶倒出后即是“成品”,——就可以入口了。充其量会有一个醒酒的过程,且操作相对简单。故红酒滋味的稳定性 、一致性相对要好。
而物质层面的茶还只是个“半成品”,需要经过开汤这一“烹饪”过程将这个半成品加工成可以入口的成品——茶汤。而开汤技术相对于醒酒而言就要复杂太多了。鉴于此,一款茶被人们泡出了百味杂陈便成为了当下行业的常态。最要命的是居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理所当然”。
聊了这么多的“证实”,而我在开汤品鉴阶段也逐步涉足一些“证伪”的工作。就比如最佳的汤感表现,很可能就与您日常的习惯汤感存在着很大差异,或者说您日常的冲泡方式很难呈现出一款茶的最佳汤感。
好了这是后话,是需要边喝边体会的……
就到这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