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疼痛方剂
众所周知,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很多疼痛的病人,而目前临床当中一般用于治疗疼痛的大概有几种方法:正骨,推拿,针灸,中药。正骨推拿一般见效很快,但也容易反复,而针灸治痛,由于当今临床中掌握真正的针灸治痛的医者不多,尤其是对《内经》针法运用自如的医者更是少见。无论是医院或是私人诊所里,所能见到的一般都是哪里疼扎哪里,然后加上电针刺激,有的随经络扎几个穴位。这样的治疗有的有效,但更多的是疗效不稳定,给人一种误打误撞的感觉。而中药治疗疼痛,一般的医院或诊所大多都是用活血化瘀,或配合祛风去湿的药加以治疗,临床中的疗效仍然无法得到足够的肯定。
其实中医人,要想真正掌握好中医这门科学,对《内经》和《伤寒》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内经》就不必说了,成书于2000年前,已然登峰造极的针灸科学,自汉唐以后由于各种针灸学说和书籍以及理论的兴起,实际上已经是逐步衰落甚至名存实亡了,《伤寒》也好不到哪里去,自汉唐以后,各种中医理论的大行其道,也导致用中药治病的这门《伤寒》科学至今也逐步没落。。中医走到今天的地步,可叹可惜。
废话不多说了,切入正题,关于疼痛,大致可以分为外在疼痛(与脏腑无关),和脏腑性疼痛(由于脏腑生病而导致外在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外在疼痛在《伤寒》里面指的是表,即太阳和少阴这一表里循环。这种疼痛是和内脏病无关的,也即病人的里是和的,是正常的。。这个可以通过病人的症状和寸口脉即可知晓,治疗在外的疼痛,有几个方子:
麻黄汤
桂枝汤
桂枝新加汤
芍药甘草汤
桂枝加附子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真武汤
附子汤等等。。
这套方子,从太阳到太阳少阴,再到少阴,层次分明,秩序井然,只要把对了寸口脉,脉证合参,用准了方子都会显效,而且大多数都是一剂知的事情比如麻黄汤,脉浮紧,发热无寒,无汗,身疼,腰疼。。满足了这个脉象和症状,用之即效,是可以肯定的。。而桂枝汤,恶风,汗出,身疼,肌肉疼,只要脉证合一,用对了,同样也是一剂知其余的方子的脉证不一一熬术。
第二个类型就是脏腑性疾病导致的疼痛,也有几个方子: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小柴胡汤
理中汤
四逆汤等等
比如一个腰扭伤的病人,局部淤血阻络,你用了小承气汤或者桃核承气汤就会显效。有的甚至一副药不到,就好了。
而有的肩周炎,腰腿痛,如果合并有脉弦,或者口苦,等症状的人,你用了小柴胡汤就会见效。
至于慢性的腰痛,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寒客太阳经,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就可以见效,而还有些人是因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虚湿重的腰痛,这类病人,你用几剂理中汤就会显效。。曾经有个多年腰痛的病人,大便便秘,但是不干结,也无腹痛,做过很多的治疗,包括推拿,正骨,针灸,但都一时有效,容易复发。后来我给她用了理中汤,不到5剂,病人的腰痛就基本消失,大便也痛快了,至今随访依然健康,这个病人我还用到了人迎寸口脉,当时记得很i明显,这个病人寸口脉大于人迎脉大概3倍,好不犹豫的就用了理中汤。现在仔细想想,其实这个病人如果用针灸的话,也应该起到同样的疗效,具体方法为:补阳明经2个穴位,泻太阴经1个穴位。。只是很遗憾,我对《内经》针法了解不多,所以,对自己的针灸水平没有足够的信心
宗上所述,要想真正的为病人服务,是必须学习和钻研《内经》和《伤寒》的只有真正的深入进去,才会体会到治病的快乐。。虽然我目前还有很多的不足和欠缺。。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没有任何退路只有一颗不断进步的心。。最后要说的是,我的文笔不太好,所以,写的东西不够精炼,这个论坛,卧虎藏龙,希望我的这篇心得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借鉴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