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老境

老境

今生已是进余年,须惜金瑜每一天。

奏绩求功凭以后,争分夺秒补从前。

曾羞履历皆如朽,每恨光阴尽似烟。

老境唯图重建树,始能无愧后曾玄。

【注释】人到老年,想的最多的,应该是能够给后代留下一点什么,写这首七律,即是明志。记于2021年5月1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这一生已经是进入到了余下的几年,必须要珍惜如金似玉的每一天。要取得成绩建立勋功,凭借的是以后的岁月,只有争分夺秒,方能够最大限度地补救从前。曾经很羞惭自己的履历都如同已经腐朽,每每抱恨此前的光阴尽都如雾似烟。苍老的生涯中只有发愤图强,重新有所建树,才能够无愧于后辈的那些曾曾玄玄。

首联中的“金瑜”,指金和玉,亦比喻杰出的才能,见南朝梁代诗人江淹的《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企余重兰贝,清才富金瑜。”

颔联中的“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见太平天囯洪仁玕的《干王洪宝制》:“或为干城之选,则当奏绩於疆埸。”又见清代人马建忠的《巴黎覆友人书》:“故英得法助,奏绩於黑海之滨。”

尾联中的的“曾玄”,指曾孙和玄孙,亦泛指后代,见宋代诗人陆游的《八十四吟》诗:“七十人稀到,吾过十四年。交游无辈行,怀抱有曾玄。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城南春事动,小蹇又翩翩。”还有他的《若耶村老人》诗:“昔闻若耶村,意象乃物外。皤然阡陌间,来往几鲐背。无论百岁翁,甲子数至再,我来亲见之,殊未辍耕耒。曩事一一言,多闻杂谆诲,回头指丁壮,此是曾玄辈。有翁又过我,家有孙五代,指呼取斗酒,山果杂细碎。顾我使之年,惭缩不能对;恭惟大父行,不觉投杖拜。养生惟一啬,此在吾术内,翁能信践之,成就乃尔大!我今才耄及,耳目已愦愦,长庚虽余辉,敢与明月配?”又见明代诗人文徵明的《戊午元旦》诗:“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只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

(0)

相关推荐

  • 写给进入“老境”的朋友

    更新于 刚刚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 七绝《海边感想二首•其二》

    七绝 <海边感想二首·其二> 波光闪处水连山,更有云涛淡薄间. 老境那堪惊宠辱,英雄无奈不如闲. 注:波光,水波反射的光.宋 范成大<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其一&g ...

  • 李升华七律诗 自嘲

    自嘲 总冀前途成事功,何期往日与今同. 酆都祖路已非远,尘网宗家犹是穷. 冷眼长看蔬食物,贫身只做肉屏风. 莫非回首维生史,染病唯凭一口中? [注释]读唐李商隐<人日即事>诗,步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致老友

    致老友 一从离却柳条边,岁岁无逢沈酿川. 每守孤风听锦瑟,唯耽明月忆朋筵. 身家少借私亲力,生活多花冤枉钱. 十年雨雪时常问,谁人与我共婵娟?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 ...

  • 李升华七律诗 咏史

    咏史 当年徒是庆南巡,风里何曾满眼春. 一夜昙花空对月,两朝帝业枉传人. 乾坤几改翻成故,社稷三更不见新. 憧憬千帆须觅渡,天河哪处是梁津? [注释]读唐李商隐<春日寄怀>诗,依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思秦

    思秦 既在骊山修寝陵,岂能没世竟无称. 两千年里恭如主,三十帝中褒似冰. 万古嬴门延后裔,一篇秦赋颂先登. 彼时既认车同轨,此日谁思上蔡鹰? [注释]读唐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诗,步 ...

  • 李升华七律诗 穷庐

    穷庐 煮酒耽迷仁智居,彼时忧愤此安徐. 唯求神命知龟卜,只待仙游到宛渠. 俗耳重听张养浩,清心每敬宋潜虚. 穷庐也有读书趣:纸笔韩杯半碟鱼.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诗, ...

  • 李升华七律诗 李商隐

    李商隐 常钦商隐好才情,可谓当时间世英. 万首皆含动心句,千年每荡绕梁声. 风华虽毁李牛斗,笔彩却留琴瑟鸣. 鬼斧神工郢篇簇,谁人读罢竟无惊? [注释]读唐李商隐<赠田叟>诗,依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余英

    余英 立夏环看皆黛绿,唯存院内几余英. 窗前犹再两三萎,树上难重千百生. 已见无花空落落,徒留有瓣瘦精精. 一番感叹残痕里,谁忆欣欣曾向荣?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诗,步 ...

  • 李升华七律诗 北元

    北元 摧枯拉朽替京畿,虎踞龙盘建五旗. 血里乾坤难有世,史前社稷竟无遗. 登基已不思班马,开国何曾用吕伊. 江北江南皆色目,神州哪处少流离? [注释]读唐李商隐<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武威 ...

  • 李升华七律诗 无题

    无题 朗啸狂书每日同,笺毫久伴石虚中. 余生盛气虽濒老,满腹清词却未空. 已是求枝三绕鹊,犹迷伏枥五花骢. 不知辛丑诗文后,能否再吟杨柳风? [注释]读唐李商隐<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