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 .

痈    .
    痈者,壅也,是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痈之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痈
疽篇》对痈的特点、病因病机、预后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如“夫血脉荣卫,周流不休,上
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
肿。……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
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骨髓为焦枯,五藏不为伤,
故命曰痈。……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灵枢.脉度》篇又云;“六府不和。则
留为痈.”尔后历代医家对痈的论述颇丰,将生于脏腑与体表的痈,分为内痈与外痈,并
按痈所发生的部位分别加以命名,由于内痈与外痈在辨证施治上各有特点,而内痈如肺
痈等病已归于内科范畴,本节只叙述外痈。
    外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
(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9—12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
敛,或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造成陷证。中医的痈
证不同于现代医学所称的“痈”,痈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皮肤浅表脓肿和发生在各个部位
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而现代医学所称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将在第5节论
述).现代医学所称的脐尿管闭合不全,或卵黄管残留症并感染,虽性质不同,但中医书
籍均称为脐痈。故归在本节论述。
    痈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因发病部位不同,中医文献中有各种不同的命名,如:生
于头部的称顶门痈,生于下颏部的称颏痈,生于胸部的称幽痈,生于腰部的称腰痈,生
于上腹部的称中脘痈,生于下腹部的称腹皮痈、少腹痈,生于上肢的有肩痈(又名肩风
毒)、臑痈(又名藕包毒)、臂痈(又名冬瓜串)、腕痈,生于下肢的有坐马痈、大腿痈
(又名肚门痈、箕门痈、阴包毒)、膝痈、黄鳅痈等,均属西医的浅表脓肿范畴;另发于
耳根后的名耳根痈(又名耳根毒),颈后的鱼尾毒,颈部的颈痈,腋下的腋痈,肘部的肘
痈,胯腹部的胯腹痈(左名上马痈,右名下马痈),胭部的委中毒等,都是各部位的急性
化脓性淋巴结炎。还有生于手背与足背部的痈称为手发背与足发背.上述的病名虽说不
同,但均是皮肉间急性化脓性疾病。由于痈的发病部位不同,中医对其病因病机证治规
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故按颈、躯干、上下肢部位的顺序择其有代表性的痈分别进
行阐述,以其触类旁通。其特殊功能部位的痈,如发生于乳房、前后阴的乳痈、子痈、囊
痈、肛痈则在各相关章节论述。

颈    痈
    颈痈是指患发于颈部的痈肿,俗名痰毒。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
炎。《医宗金鉴》中称“夹喉痈”。《疡科心得集.辨颈痈锁喉痈论》对该病论述较详,如
“颈痈生于颈之两旁,多因风温痰热而发,盖风温外袭,必鼓动其肝木,而相火亦因之俱
动,相火上逆,脾中痰热随之。颈为少阳络脉循行之地,其循行之邪至此而结,故发痈
也。”其他文献中尚有将发于耳垂后者称“耳根痈”,发于项后发际二旁角处者称“鱼尾

毒”、急性瘰疬等记载.均是以痈发的部位而另命其名,其因机证治与“颈痈”基本相同,
故归在一起论述.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外感风温、风热,挟痰浊蕴结于少阳、阳明经络所致;或因肝胃火毒上攻,
挟痰凝结而成痈;亦有由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部疮疖等,或附近皮肤、粘膜破损后,
毒邪流窜而诱发。《外证医案汇编.风痰》云:“颈项痰核,不外乎风邪入络,忧郁气结,
气血失于流通,凝痰于络,俱在少阳、阳明部位。”
    颈痈若火毒壅盛,病邪鸱张,正气虚弱,痈肿向两侧蔓延,红肿绕喉;或上攻面颊;
或损及肝胃二经,压迫结喉;或绕项而生,下及胸腋,《疡科心得集》中称“锁喉痈”,
《医宗金鉴》称为“结喉痈”,《灵枢。痈疽篇》称之为“猛痈”。古人是因其病位与病势
凶险而冠其名,提示其病情较一般颈痈重,可危及生命,预后较差,相当于现代医学所
称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其病因症状与颈痈基本相同,可参照颈痈辨证施治。
    (辨病)
    1  临床表现  初起结块生于颈项一侧或两侧,或颌下、耳后、颏下,起病急促,肿
核大小不定,小者呈杏核大,大者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灼热,疼痛.逐渐漫肿坚
实,掀热疼痛。伴惩寒、发热、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若4—5日后发热不退,
肿势高突,皮色渐红,疼痛加剧如鸡啄,伴口干、便秘、溲赤,或兼见口舌齿龈肿痛,舌
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是欲成脓。至7—10日按之中软而有波动应指者,为内已成脓。
溃后脓出黄白稠厚,排脓畅通,肿退痛减,一般10~14日左右可愈合;亦有患者因体质
虚弱,溃后脓出稀薄,痈肿残存,迁延反复1—2个月,收口愈合较慢,多伴有精神不振,
神疲肢软,面色萎黄,舌苔薄,脉细。若治疗得当,正气来复,祛邪外出,脓液变稠,疮
面转现红活,将迅速收口愈合。
  2  诊断要点
  2.1  多见于儿童,发病前多有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部生疖肿等,或附近皮肤粘
膜有破伤病史.
  2。2  多生于颈旁两侧的颌下,亦可见于耳后、颈后、颏下。
  2.3  初起时局部肿、热、痛而皮色不变。肿块边界清楚,多具有明显的风温证全身
临床表现。    .
  3  鉴别诊断
  3.1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呈流行性发病,具有传染性,出现两侧腮部肿大,相
继而起,濡肿色白不化脓,酸胀少痛,检查腮腺内口红肿,腮肿进食时疼痛,约工周左
右可消退。    一
  3.2  馨核(慢性淋巴结炎)  亦多因头面、口腔等部疾患及皮肤粘膜破损引起,但
肿核较小,活动度大,很少化脓,压痛明显,无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辨证)
  1  风热痰结证  颌下痰核肿大,形如杏核或鸡卵,继而焮红热痛,伴发热恶寒,咽
痛咳嗽。若肿势扩大,可延及对侧颌下或颏卞,头痛头昏,口干,尿黄便结,舌红苔黄
腻,脉滑。
  2  气郁化火证  痈发于颈项一侧,来势较缓,渐渐肿大,若至鸡卵大小,皮色渐红,

肿胀疼痛,伴心烦胁痛、失眠易怒、口苦咽干,若肿块按之软而有波动,为脓成外透,穿
刺之可抽出脓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3  胃热壅盛证  颌下肿胀疼痛,皮肤焮红,或波及颏下,甚者可连及腮颊,开1:3困
难,口干口苦,齿龈肿痛。头痛发热,口气臭,唇干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少津,脉
洪数。
    4  气虚邪恋证  痈肿溃脓,疮面色暗,脓出稀薄,消散较慢,久不收口,精神不振,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弱,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疗]    .
    颈痈之治,应先其所因,伏其所主,因势利导,适时切开排脓,保持引脓通畅,遵
循表者疏之,郁者散之,热者清之,痰者化之的治疗法则。若赤肿疼痛,痛如鸡啄酿脓
者,宜透脓,常加穿山甲、皂角刺等,使邪去毒消正自安。若为正虚邪恋,排脓不畅,则
需托补排脓祛邪。切忌用苦寒冰伏之品,致使痈肿硬结,毒滞难化。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风热痰结证  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方选牛蒡解肌汤加减。热甚,加柴
胡、黄芩,便秘,重用牛蒡子,加瓜蒌仁、枳实。
    1。1.2  气郁化火证  治宜清肝理气,散结消肿。方选柴胡清肝汤加石决明、金银花、
穿山甲、皂角刺、夏枯草、玄参。
    1.1.3  胃热壅盛证  治宜清胃泻热,散坚消肿。方选清胃散或玉女煎加黄芩、蒲公
英、金银花、紫花地丁、板蓝根、连翘、牛蒡子等。
    1。1.4  气虚邪恋证  治宜补气祛邪,托毒生肌.方选托里排脓汤加柴胡、升麻、山
甲片、皂角刺,加重黄芪用量。
    1.2  成药  下列成药可选择应用。
    1.2.工  醒消丸,成人每次3—6g,一般连服7天后,停药3天,或蟾酥丸,每次3—
5粒,每日1—2次,均可用陈酒或温开水送下,小儿剂量酌减,孕妇忌服。
    1.2。2  银黄片,成人每次4片,每日3次;或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2次,小儿
药量酌减。
    1.2.3  六应丸,每次服10粒,每El 3次,小儿剂量酌减。
    1。2.4  内消瘰疬丸,每服9g;或麝香新消丸,每服3g,重急症可再进一服,,'JgL
量酌减,孕妇及肝肾功能有损害者忌服。
    2  外治法    .
    2.工  初起  铁箍膏或金黄散、玉露散,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2。2  成脓  适时切开排脓,顺皮肤纹理切开,应熟悉解剖,避免伤及神经、血管。
    2.3  溃后  先用八二丹、九一丹药线引流脓液,待脓尽腐去后,改用生肌散、生肌
白玉膏外敷,俟至疮口痊愈。
  [预防与护理]
  1  注意气温变化,适寒温,避风寒、风热、暑热之邪外袭。
  2  及时治疗乳蛾、龋齿、口腔溃疡及头面部疮疖。
  3  注意调节饮食,少食难消化易滞之物,如冷荤、煎炸等食品。初期、成脓期宜进

半流饮食。
    4  颈痈早期忌用苦寒冰伏之剂治疗,不宜挤压。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
    5  及时湿润外敷药、箍围药,使药力易于透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