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哒哒的梅雨季要来了:4种食材为你化痰祛湿

来源:生命时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王 骁

雨天,窗户玻璃内侧凝结起的水雾模糊了视线,滴水的毛巾和湿滑的地板令人不爽,洗涤后还未晾干的衣被摸起来潮乎乎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直观感到的“湿”。健康的人体有着强大的适应力,尽管身处潮湿环境感觉不适,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当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调节机能减弱时,这些环境里的“湿气”,就会明显影响身体,出现食欲减退、腹部胀满、身体沉重、大便稀溏、舌苔厚腻等表现,被中医称为“外感湿气”。如何祛湿?古人创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尤以食疗功效卓著。这里带大家认识一下食材里的祛湿能手。

生姜。10多年前,我在香港参会期间,曾在街边小店就餐,见菜单有一道“薏仁糖水”便点来一试。谁知喝第一口就差点喷出来,这道以味道清淡的薏仁为主料的糖水里加了很多生姜粒,使原本平常的糖水增添了浓浓的辛辣味,难以下咽。但喝完后发现,此前那种走在潮湿、炎热街头的憋闷不适感瞬间化解。细细想来,这道糖水中,生姜是“点睛之笔”,能让身体微微发汗,排出湿气,进而全身畅快,不得不叹服岭南人民的养生智慧。其实,生姜是一味常常被忽视的祛湿食物,加在自制汤粥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生姜较为温热,上火的人群最好慎用。

冬瓜。喝过广式老火汤的人都知道,粤菜馆里以冬瓜为主材的汤常常都不去皮。不是因为大厨懒惰,而是他们深谙养生秘诀,冬瓜皮是利水渗湿的好药,连皮带肉放入汤里有助发挥更好功效。另一个常被忽略的祛湿食物是冬瓜子。以冬瓜子入药在我国有千年历史,如果下次家里买冬瓜做菜,记得留下冬瓜子晒干,在体内有湿或面部浮肿时取15~30克煎水代茶喝。

芋头和荔枝核。提到湿,不得不提喜欢与其联手伤害身体的另一个“兄弟”——痰。什么是痰,举个例子,用锅烧水时,随着水温升高会产生蒸汽,类似于体内的湿气,弥漫无形。当蒸汽接触温度低一些的锅盖就会凝结成水珠,类似于过多的“湿”凝结在体内导致的体液蓄积产生水肿、积液等。如果这些凝结的液体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变得浑浊、黏稠甚至结块,就形成了痰。中医的“痰”不仅指咳嗽时咯出的黏稠半固体,也跟体内各种结节甚至肿瘤密切关联。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化痰散结的食材:1.芋头。这种天南星科植物的块茎有良好的化痰散结疗效,适当多吃些芋头能帮助缩小结节和包块。具体吃法是:每次取50~100克,蒸或煮熟食用。2.荔枝核。这种被人们普遍抛弃的厨余垃圾,也有不错的散结功效,每次取10克左右煎水服用。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