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史话 轿子独轮车马车 消失了的交通工具

江河纵横,武汉水上交通历来较陆地发达。开埠前, 汉口没有像样的城市道路。三镇陆地,肩舆(即小轿)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开埠之后, 汉口租界平整宽阔的道路,影响推动了华界的道路建设与改造。清末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 独轮小车、轿子、马车、人力车仍然是市区的主要客运工具,出租汽车为数不多,民国后期三轮车后来居上。

轿子:舆夫上道便争先

“吹喇叭,抬轿子。”汉口陆地的公共交通最早是轿子。不仅达官贵人,普通老百姓的婚丧嫁娶也都离不开轿子。

民初,汉口河街(今沿江大道)二人抬的轿子已是形单影只,主要街道都有人力车守候乘客,左为旧江汉关。

小康人家的老人和妇女走亲戚、赴婚丧宴请、上坟踏青等也多租轿代步。武昌设有轿点48个,官轿点派有衙役当差营业,按照官吏职位的高低派出不同数量的轿夫、役使服务:制台,八抬八扛;抚台、道台、知府,四抬四扛;知县,四抬。汉口沿江、河渡口及内街均设有轿点(俗称轿码头),街头巷口则轿行较多,市民租用方便。汉口刚开埠时,外国人所看到的“除了那些步行者外,就是轿子以及偶然看见的独轮小车或骑马的人。”

客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对清末汉口生意红火的抬轿行业有这样的描述,“舆夫上道便争先,吆喝行人避路边;两轿相逢呼左手,情形恰似两来船。”歌妓到后湖游玩坐轿子,“歇着数乘空轿子,惹他门口人聚多。”有钱人家看病坐轿子,“轿子跟班兼药费,寻常小病莫缠他”。义勇消防救火也乘轿子,“轿子飞跑锣乱打,各帮会馆水龙来。”

抬轿的人俗称轿夫,亦称“红白扛”,当时视为最“下贱”的人,三代不准科举应试。当轿夫须经严格的考试,在轿内放一杯水,抬轿时不洒、不泼。轿夫的装束、语言和步伐均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前面的轿夫看到石头,便喊“有绊”后面的轿夫即应“有跪”;换肩时前边说“取”,后面说“有”。遇送葬,冰天雪地都要打赤脚穿草鞋;抬官轿时不许喊“号子”,遇有障碍,则以“行话”前呼后应,若违反规定会受到衙役打骂。

辛亥革命后,官轿被“革命”了,前二人后一人的“三人抬”与一前一后的“二人抬”盛行,雇佣方便,价格面议,每华里200至300文。1931年汉口大水后,轿子逐渐被人力车代替,轿夫转为人力车夫,“轿码头”成为人力车停车站。

1898年 独轮车

独轮车和马车:绝配

1898年英国出版的《扬子江风情》书中有一张照片独轮车载客的照片:一位推车人正在送雇主前往目的地,途中遇到外国人拍照,右边步行的是雇主的跟班,左边步行的是推车人的“副手”——上坡时拽着绳子拉。在外国人眼里,这也是交通工具,是中国人借助它旅行的形式之一。以前,人们称独轮车为鸡公车,因为满载时独轮车的木车轴会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山区很多老乡用这种车载物载人,无论多么窄的山路它都能过。茶马古道上的车辙槽子,很多路段是一代又一代鸡公车碾出来的。

1904年创办汉口和利冰厂的英国人科赛恩,在他第一次来汉口时,看到街上的中国人吃力地推着独轮车,以及中国人将冰压紧储藏,这两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时,国外类似的车,车轴都用金属材料代替了木质材料,在车轴的部位安装滚珠轴承,省力、耐磨,而中国的独轮车历经千年,一直沿用木轴,在材料工艺上没有丝毫的进步。

民国时期汉口的马车。

“食有鱼,出有车”,古时候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这个车,实际上是牛拉的车,直到1960年代武汉东西湖农场的汉江堤上,还用牛车运输棉花,老远都听得到牛车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音。

历史上,汉口的达贵官商自备马拉轿车代步。自清末逐渐演变为公共交通工具,武汉三镇有专门的车行出租马车。马车由半封闭的轿车式逐渐演变为敞开的皮篷式,以方便乘客上下;客运马车由一马拖带,设有5个座位,另驾驶员身旁可坐1人,两边踏步各站一人,最多可载8人。晚上新市场戏散后,不少人相约坐马车回家,再加两人共10人乘坐也不少见。马车亲民实用,一般市民花钱即可租用。这时的马车,已经是西洋传进来的,不是中国旧式的马车,有原装进口的也有本地仿制的,金属材料的轴和轴承代替了落后的没有轴承的木制轴,还配有中国马车过去没有的减震装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汉口六渡桥出现商营的龙飞车行,有10余辆轿式马车发租。宣统二年(1910年)汉口有马车40辆,1937年达到200辆,车行57家。1935年前,马车分“华界”与“租界”行驶,不能跨界,后废除这项规定,从硚口沿河大道到三元里为行驶路线,也可以包乘到其他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汽油短缺,汽车改烧酒精、木炭,武汉街头的汽车日渐减少。1944年初,日伪合办的公共汽车停驶,由马车代替按线路站点停靠行驶。到抗战胜利时,全市有马车290辆,是居人力车后的第二大公共交通工具。家居中山大道三德里的邹爹爹至今还记得1948年汉口公共汽车从大智门火车站开到集家嘴,天声市场旁边有马车的车站候客。

解放后,仍有马车在市区行驶。因公共汽车的快速发展,1950年6月起市内限制马车行驶,马车减少到130辆;1951年4月,市政府决定取消马车,安排马车工人转业。

编辑:关 耳

(0)

相关推荐

  • 八抬大轿:古代比劳斯莱斯都奢侈的交通工具,有钱你都坐不了

    引言 说起八抬大轿,我想大家并不陌生,虽然在生活中很少见到,但是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八抬大轿的戏份. 在当代社会中,八抬大轿作为一个成语而被人们熟知,多数情况是在对话的过程中,用来表达请人隆重讲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花轿

    乡村记忆--花轿 文/游传化 说起花轿,大家马上会想到迎娶新娘的轿子,其实不然.过去花轿种类繁多,款式不一,功能各异,乘坐也很有讲究.        "轿"字旁边之所以有" ...

  • 汉口史话 消失的人力车与顽强的“麻木”

    "一个伢的爹,拉包车,拉到巷子口,解泡小溲.警察看见了,三拳头.拉到火车站,丢炸弹,炸死了日本上十万."--汉口童谣 人力车,解放前叫黄包车.商贾的包车很阔气的,车杆两边有吊灯,车 ...

  • 汉口史话 消失了的汉正街泉隆巷

    汉口沿河大道江汉桥下,有一条明清古巷,叫泉隆巷--现在的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一头连着汉水的码头,一头连着汉正街.在武汉众多的巷子中,它最象里分,从巷子的布局到建筑的结构,约3米宽的巷道笔直而规矩,石库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老字号“谦祥益”

    500年汉口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商业史,"谦祥益"是众多老字号中的一员,折射出汉口市民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各位看官:信誉生财有道财源茂盛: 守法纪货真价实买卖兴隆. 在老汉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的老字号“谦祥益”(续)

    老百姓对"谦祥益"有句俗语,叫"谦祥益的房子--内外墙(强)".由于此店是经营布匹的,最怕火灾,而汉正街在历史上经常遭遇火灾,所以当初在设计做"谦祥益 ...

  • 汉口史话:阜昌井,武汉第一家机器工厂遗留的井。

    以机器动力代替人力.畜力进行生产活动,叫做近代工业.1861年汉口开埠对外通商后,最早的近代工厂出现于1873年,是俄国人在汉口开设的砖茶厂.现在,汉口最早的几个砖茶厂,除稍晚一点的俄商新泰砖茶厂尚有 ...

  • 汉口史话 亨达利的钟表—走得准

    亨达利洋行创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创始人是法商霍普.他那时在上海洋泾滨三茅阁桥开设了霍普兄弟公司,专门经营欧美侨民的生活用品.为了招徕高等华人,他便另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亨达利洋 ...

  • 汉口史话 新泰砖茶厂 最后的俄国砖茶厂

    一般研究著作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主要地因为苏维埃政府实行了外贸管制政策,加之俄国国内也有茶树种植,再加上锡兰.印度茶叶的竞争,以及国外的俄国茶商敌视苏维埃政权等原因,到1920年前后,俄国 ...

  • 汉口史话 花楼街太平会馆的来龙去脉

    汉口太平会馆究竟是何处商帮所建? 安徽太平府还是太平县? 汉口花楼街10号原新华织带厂系原太平会馆旧址.清太平会馆究竟为原太平府(今安徽芜湖)还是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商帮所建? 湖北作家刘富道 ...

  • 汉口史话 珞珈山街与珞珈山隔江相望

    珞珈山街南起兰陵路,北到黎黄陂路,全长约 145 米. 当年这是俄租界里面一条用英文命名的道路,也是整个汉口租界区内唯一一条英文路名,要知道,即便是汉口英租界的道路,也全部使用汉语路名,没有使用英文路 ...